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1.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解析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1页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2页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3页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1页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2页
    专题21  《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1.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1.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1《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21《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①在脰②,剑既在心,维③子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④吾以利而倍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⑦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选出下列句了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崔杼谓晏子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顺为正者 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 刃 钩 之 直 兵 摧 之 婴 不 革 矣
    4.(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5.(甲)文孟子用“________”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①袂②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公》)
    (注释)①蒙:掩蔽。②袂(mèi):衣袖,袖子。③辑屦(jí jù):趿(tā)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昏花的样子。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 (2)黔敖左奉食,右执饮______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行天下之大道。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8.(乙)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⑤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节选自《礼记·檀弓》)
    (注)①饥:饥荒。②野敖:齐国富商。③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从:跟着,追着。
    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必敬必戒(戒:谨慎)
    B.威武不能屈(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C.以待饿者而食之(食:食物)
    D.黔敖左奉食(奉:同“捧”,端着)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顺为正者 ②以至于斯也 ③往之女家 ④曾子闻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
    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C.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快要饿死的地步,也可以吃“嗟来之食”。
    D.乙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证明甲文中“贫贱不能移”的观点。
    【2020内蒙古通辽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
    文言文阅读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白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渣重积的样子。
    8.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岂不诚为大丈夫哉________
    ②以顺为正者________
    ③被发行吟泽畔________
    ④遂自投汨罗以死_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0. 【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11. 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独自“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____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作答),最后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自投汨罗而死,这也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___________”。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广东省中考真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2020·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豫让①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②。何也?观其漆身吞炭③,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④,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改动)
    (注释)①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最初投于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门下,因为不得重用而改投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曾两次计划为智伯报仇,均未成功。②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还存在不忠的成分。③漆身吞炭:豫让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把他释放了,但他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将全身涂上漆,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准备第二次行刺。④斩衣三跃:第二次刺杀未遂后,豫让被赵襄子的侍从包围,无奈之下,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剑以成全他,刺完后伏剑自杀。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富贵不能淫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C.让之死固忠矣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及观斩衣三跃 及鲁肃过寻阳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溪深而鱼肥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C.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D.观其漆身吞炭 其真无马邪?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20.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谆谆然而告之曰
    21.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则顺从的(1)“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2)“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大丈夫”“国士”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不懈奋斗,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时代要求不同,“国士”的内涵会各有侧重:唐代“国士”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代“国士”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的“国士”可能侧重于社会责任与担当。(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为国家分忧、为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的“国士”,请你写出其中一位,并简述其事迹:_______。
    【2020·河南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二)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③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这里指被流放。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 由:________
    1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4.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语段(一)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15.根据你对语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2020·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柳下惠不羞污君①,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②而不怨,厄穷而不悯③。
    (《孟子》)
    (注释)①污君:坏的君王。②佚:散失。③悯:愤懑。
    1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戒之曰(谨慎)B.与民由之(遵从)
    C.不羞污君(以……为羞)D.进不隐贤(在朝廷做官)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此之谓大丈夫
    (2)柳下惠不羞污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你认为柳下惠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吗?请说明理由。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2分)
    (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5.谈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



    【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古诗文联读(16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①,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②。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④,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⑥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释】: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 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6.(2 分)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准则,标准。
    D.得志,与民由之 [由]缘由,理由。
    7.(2 分)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天下惧 / 学而不思则罔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妾妇之道也 / 不闻天子之诏
    D.独行其道 / 不独亲其亲
    8.(2 分)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9.(2 分)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10.(2 分)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11.(3 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12.(3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______
    (2)或败奔______
    (3)同敞危坐不去______
    (4)适同敞自灵川至______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行天下之大道/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中以是服同敞。
    (2)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二章》)
    【乙】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②艺:种植。③曩:从前。④发:打开。⑤橐:布袋的一种。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
    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
    C.御史诣学宫(诣:到)
    D.属吏咸伏谒(咸:都)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倒悬之/父命之
    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
    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14.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相关试卷

    30.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马说》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30.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马说》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31《马说》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31《马说》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6.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6.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7《小石潭记》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27《小石潭记》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4.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4.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三年中考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4《周亚夫军细柳》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24《周亚夫军细柳》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