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6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6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266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含解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中关于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操作合理的一组是
①蒸馏时,应先通冷凝水再加热
②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③少量液溴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形成液封
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40 mL1 ml·L-1的NaCl溶液
A.①②④⑥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⑤
2.下列有关试剂保存和使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AgNO3溶液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B.保存FeSO4溶液时可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硫酸
C.苯酚不慎滴到手上,用酒精清洗
D.配制1ml/LNaOH溶液时,将称好的NaOH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
3.用浓硫酸配制950mL2.50ml/L稀硫酸,包括计算、量取、稀释、转移、定容等多个步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图1仪器的规格应选择1000mL
B.图2稀释过程中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C.图3洗涤后需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按图4操作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
4.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5.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则可保存在水中
B.将含有FeSO4和(NH4)2SO4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C.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先检漏,且干燥后才能使用
D.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7.下列相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NH4Cl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NH4Cl溶液的pH
B.用NaCl配制0.5 ml·L-1的溶液,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C.HI、SO2、CO2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P2O5(非氧化性干燥剂)干燥
D.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出现白色沉淀,再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iO
8.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配制10%CuSO4溶液:称取5. 0 g CuSO4•5H2O,加入27.0 g水,搅拌溶解
B.在实验室中,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C.可以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这些仪器从食盐水中获取NaCl晶体
D.配制100 mL 的Na2CO3溶液可将固体放于天平左盘称其质量
9.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即加入沸石
B.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比较氯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过量Mg(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11.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结果偏低的是
A.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氨水时,用酚酞作指示剂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1ml·L-1氯化铵溶液的pH
C.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出后,未将量筒洗涤并收集洗涤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12.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相关操作合理的是
A.AB.BC.CD.D
1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容量瓶使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0%,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 g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D.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14.配制500mL0.100m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①③
C.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15.下列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Na2CO3溶液的pH值,测定值偏大
C.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铜制环形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16.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未知溶液pH值时,需将pH试纸用水润湿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吸出多余液体
C.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
D.氯酸钾固体在取用时不能进行研磨,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如图仪器和98%的硫酸()配制60mL约溶液
B.向热的溶液中滴加2滴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
C.向2%稀氨水中滴加过量的2%溶液,可以配成银氨溶液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1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蒸发皿加热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配制1.0 ml·L−1NaOH溶液
C.实验室模拟高炉炼铁反应时,需先用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酒精灯在桌子上歪倒着火,不能用湿布盖灭
19.25℃时,将10mL 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g/cm3)的硫酸稀释成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100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g,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
B.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mL
C.50%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l/L
D.俯视容量瓶颈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20.实验室现需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1ml•L﹣1的NaOH溶液480mL。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
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
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三、实验题(共4题)
21.某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l·L-1的NaOH溶液、稀硫酸各450mL。提供的试剂是:NaOH固体、18.4ml·L-1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蒸馏水。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___________g,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___________mL。浓硫酸溶于水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
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溶解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
C.在烧杯中溶解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D.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E.将量筒洗涤2~3次,并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F.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G.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4)若用0.01000ml·L-1K2Cr2O7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含Fe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00mLK2Cr2O7溶液,则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22.过氧乙酸(CH3COOOH)是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的液体,受热易分解。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等有强烈刺激作用。
(1)实验室配制500mL0.1ml/L过氧乙酸溶液时,除需使用烧杯和玻璃棒外,还要用到以下哪些仪器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分液漏斗 B.500mL容量瓶 C.普通漏斗 D.胶头滴管 E. 量筒
(2)某实验小组利用高浓度的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合成少量过氧乙酸,同时利用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0. 7°C )及时分离出水。已知乙酸丁酯的密度为0.88g/cm3,难溶于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CH3COOH+H2O2CH3COOOH+H2O ∆H7,用湿润的pH试纸测Na2CO3溶液的pH值,相当于对溶液稀释,测定值偏小,故B错误;
C.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所测体积偏大,故C错误;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铜制环形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热量损失较多,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错误;
选A。
16.D
【详解】
A.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测出的pH有偏差,故A错误;
B.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故B错误;
C.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CCl4密度大于水,则下层为紫色,上层几乎为无色,故C错误;
D.强氧化剂研磨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气体导致爆炸,则KClO3、KMnO4等强氧化剂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
A.用如图仪器和98%的硫酸()配制60mL约溶液,可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再根据溶液的稀释,可得,10mL的量筒可以量取,故A正确;
B.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胶体,故B错误;
C.向2%溶液中滴加2%稀氨水,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在继续滴加过量的2%稀氨水,沉淀刚好溶解停止加入,可以配成银氨溶液,故C错误;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值不准确,湿润的pH试纸有稀释溶液的效果,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8.C
【详解】
A. 在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若用蒸发皿蒸干氯化铝溶液,由于加热后HCl的挥发,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lCl3完全水解成氢氧化铝固体,再加热分解生成Al2O3,不能得到无水AlCl3固体,A项错误;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及洗涤、定容、摇匀、装液,由于容量瓶上有容积、温度和唯一刻度线,若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引起实验误差,B项错误;
C. 实验室模拟高炉炼铁反应时,装置中不能存在氧气,需先用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项正确;
D. 酒精灯在桌子上歪倒着火,可以用湿布盖灭,故D错误;
故选C。
19.C
【详解】
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则100mL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1.4g/cm310mL50%=7g,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由于稀释后硫酸溶液的密度未知,故无法计算所需蒸馏水的体积,B错误;
C.50%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l/L,C正确;
D.俯视容量瓶颈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D错误;
答案选C。
20.A
【详解】
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导致配置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A符合题意;
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与题意不符;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则配置溶液浓度不变,C与题意不符;
D.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配置溶液浓度偏低,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
21.①②⑤ 20.0g 27.2mL 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ACD 0.030ml/L
【详解】
(1)氢氧化钠为腐蚀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①不正确;不能在量筒中溶解NaOH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故②不正确;定容读数时,眼睛应该平视,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故⑤不正确;故观察图示不正确的是①②⑤;
(2) 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l·L-1的NaOH溶液、稀硫酸各450mL,需要选择500mL的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配制500mL1.0ml·L-1的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所需要18.4ml·L-1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的体积为VmL,则,解得V=27.2mL;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答案为:20.0g;27.2mL;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 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小,硫酸的物质的量偏低,溶液浓度偏小,故A选;
B.溶解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冷却后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B不选;
C.在烧杯中溶解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C选;
D.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D选;
E.将量筒洗涤2~3次,并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导致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E不选;
F.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F不选;
G.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G不选;故选ACD;
(4)依据方程式,设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c ml/L,则有:解得c=0.030ml/L,故答案为:0.030ml/L。
22.BDE 恒压滴液漏斗 将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使反应可以正向进行,提高产率。 减压可以降低共沸物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过氧乙酸分解;防止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 偏高
【详解】
(1) 实验室配制500mL0.1ml/L过氧乙酸的步骤有计算、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
(2) ①根据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H2O2的电子式;
②装置中油水分离器,可以将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使反应可以正向进行,提高产率;
③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受热易分解,减压可以降低共沸物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分解;
(3)①过氧乙酸被Fe2 +还原为CH3COOH,Fe2 +被氧化为Fe3 +,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CH3COOOH、K2Cr2O7共消耗c1 ml• L-1FeSO4溶液V1mL;设CH3COOOH的物质的量为xml,根据反应方程式、K2Cr2O7+6FeSO4+7H2SO4 = Cr2(SO4)3+3Fe2(SO4)3+7H2O+K2SO4,2x+6=,x=-3,则过氧乙酸含量为g. L-1。
③若用KMnO4溶液除H2O2时,不慎滴加KMnO4过量,过量的KMnO4氧化部分Fe2 +,则消耗K2Cr2O7的体积偏小,导致最终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偏高。
【点睛】
本题以过氧乙酸制备和含量测定为载体,考查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明确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掌握常见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和仪器使用,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3.电子天平 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 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黄色恰好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做2~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偏低 无影响 c 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
【分析】
(1) 方案一根据天平的感量确定称量仪器,当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 g时说明
已经达到恒重;
(2)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选取实验仪器;
(3)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滴有甲基橙的碳酸钠溶液呈黄色,当滴定终点时,溶液黄色恰好变成橙色;为减少误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平均值;
(4)能影响溶质物质的量的因素影响测定结果,否则不影响测定结果;
(5)写出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间存在的量的关系即可求出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其质量,将其比上样品的质量可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6)对于读数,为了使读书结果较精准,一般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 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题目中还要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
【详解】
(1) 方案一托盘天平的感量是0.1g,电子天平的感量是0.001g,所以称量药品时用电子天平,当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 g时说明已经达到恒重;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烧杯溶解固体药品,用玻璃棒搅拌固体溶解和引流溶液,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
(3)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滴有甲基橙的碳酸钠溶液呈黄色,当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溶液黄色恰好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为减少误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平均值,即做2~3次平行实验;
(4)滴定时若锥形瓶内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减少,所以测定结果偏低,若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对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无影响,所以对结果无影响;
(5)滴定20.00mL的待测液消耗的0.1ml/L的盐酸溶液为V mL,则消耗的n(H+)=n(HCl)=V×10-4 ml,根据离子方程式:H++HCO3-=H2O+CO2↑,可知n(HCO3-)=n(H+)=n(HCl)= V×10-4 ml,又取了m g的样品配成了100 mL溶液,测定时只取了20mL,所以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6)a.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实验存在较大误差,a不符合;
b.盐酸具有挥发性,若量器管中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挥发出来的HCl会与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得实验结果偏大,b不符合题意;
c.含有品红的硫酸溶液呈现红色,便于读数,且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几乎不溶于硫酸溶液中,使得实验结果更精确,c符合题意;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大,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 ②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点睛】
若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但锥形瓶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的滴定液的量不变,所以此操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4.C G 防止FeCl3和FeCl2水解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NH4+、Cl-、OH-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等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详解】
(1)因称量时需要天平、药匙;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准确量取溶液确定所需酸式滴定管、洗耳球,故答案为:CG;
(2)因FeCl3和FeCl2能发生水解,加入盐酸能够抑制其水解程度,故答案为:防止FeCl3和FeCl2水解;
(3)步骤③中加入氨水,发生反应FeCl3+3NH3·H2O=Fe(OH)3↓+3NH4Cl,故答案为: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因溶液中含有氨水、氯化铵,所以离子有NH4+、Cl−、OH−;洗涤沉淀的方法为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故答案为:NH4+、Cl−、OH−;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滤渣,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5)因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W2-W1)g××=7(W2-W1)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A.蒸发结晶制备晶体
B.分离苯和溴苯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D.配制100mL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固体
B
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时刻关注着滴定管的读数
C
萃取溴水中的溴
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需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m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氯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之后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D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测量Cl2的体积
加热熔融NaOH固体
制取干燥的氨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细练0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