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及反思
展开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认识正方体的棱长,会计算棱长总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 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相对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4. 有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
二、探究新知
1.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一个正方体,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2)合作学习。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3)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长方体
正方体
2. 正方体的棱长的总和。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棱长=棱长总和÷12
3.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比较。(面、顶点、棱长)
4. 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包含着正方体)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长方体的经验,用迁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1)正方体是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
(2)正方体还可以说是( ),它有( )条棱,并且他们的长度都( ),有( )个顶点。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4分米,棱长总和是( )分米。
(4)至少(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 判断。
(1)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而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同的长方形。 ( )
(2)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引出三条棱,它们的长度一定相等。( )
(3)有4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3. 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
(1)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 (2)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几条?
(3)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
4.计算。
(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6厘米,那么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厘米。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
5. 完成练习五第4、5题。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并根据它们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四、思维拓展
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
五、总结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五第7、8、9题。
教后思考:
小学长方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长方体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课时划分 共13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