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作业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272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作业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272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 4k m高原区。据此回答1-2问题。
1.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
A.提升收购价格 B.改造自然条件
C.改进耕作制度 D.科学培育良种
2.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说明( )
A.自然条件恒定不变的
B.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迁移影响的结果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在埃及沙漠中宛如一条“绿色走廊”,是长绒棉盛产区。下图是埃及位置图,完成第3-4题。
3.长绒棉主要产于埃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
4.尼罗河谷地长绒棉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B.地形平坦,土壤贫瘠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热量充足,生长期短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留存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淘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做低,称为“低做堰”。宝瓶口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深淘滩”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快内江的河流流速
B.减少进入内江的泥沙
C.疏浚航道,便于航行
D.增加枯水期进入内江的水量
6.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低做堰(飞沙堰)”能够发挥的作用是( )
①枯水期增加进入宝瓶口的水量 ②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
③减少对过往船只的阻碍,便于航行 ④降低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内江”和“宝瓶口”位置选在河流凹岸主要原因是( )
A.减轻河流对工程设施的侵蚀
B.河流凹岸水位较深,有利于在内江沿岸建设码头
C.有利于泥沙在内江河床沉积,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含量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利用飞沙堰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地中海东岸以色列国土狭小,45%的面积是沙漠,但以色列却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完成第8-10题。
8.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 )
A.建温室大棚改造热量条件 B.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
C.沙漠变肥沃的土壤,改善土壤条件D.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改善地形条件
9.冬季是以色列鲜花的销售旺季,该季节种植鲜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小 D.气温较高
10.目前,以色列鲜花总产量一半以上来自新培育的品种。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 )
A.发达的经济 B.农业科技发达
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综合题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在这里设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农业特色产业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现在的毕节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有“中国贡茶之乡”之称。近年来,浙江省、福建省等茶园面积缩减,且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省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市气候统计图。
(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材料,小麦种植范围从平原地区扩大到高原地区,小麦可以适应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是科学培育良种,D正确;高原自然条件没有改造,耕作制度主要取决于气温条件,没有很好的改进办法,B、C错误;提高收购价格不是扩大到高原种植的原因,A错误。故选D。
2.C
【解析】.从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可看出科学技术条件的改善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故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C正确;材料只体现小麦种植范围的变化,没有人口迁移,B错误;自然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球变暖可以带来热量条件的改善,修建梯田等可以改变地形条件,A错误;市场、交通、科技等农业区位因素都可以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D错误。故选C。
3.B
【解析】据材料可知,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降水少,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满足长绒棉的生长。
4.C
【解析】
长绒棉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长绒棉品质优良,C项正确。
5.D
【解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位于成都平原的灌溉工程,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是灌溉水源的主要通道,建设在河道拐弯处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江泥沙沉积,保障灌溉水源的水量,“深淘滩”是对内江进行清淤,加深内江水道,从而增加枯水期内江水量,保障枯水期灌溉水源水量,故D项正确。
6.B
【解析】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因离堆的顶托作用,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可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部分被漩涡甩出飞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凤栖窝沉淀,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②正确,①错误;“低做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灌溉,故③错误;“低做堰(飞沙堰)”是在建设时将堰做低,可以在洪水期时将多余的洪水排入外江,④正确,故B项正确。
7.C
【解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是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工程,“内江”和“宝瓶口”位置选在河流凹岸,河水流速较快,可减少内江泥沙沉积,增加水量,保障灌溉水源,利用飞沙堰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故C项正确。
8.C
【解析】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让沙漠开满鲜花要改造的是水分条件,应修建水利工程和利用技术措施改造水源,C正确。故选C。
9.A
【解析】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冬季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A正确;地形平坦没有季节差异;夏季高温少雨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BCD错误。故选A。
10.B
【解析】新增育品种需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1. (1)降水天数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毕节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应明显;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3)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1)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根据毕节市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地降水天数多,阴天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最热月低于25℃,热量欠充足;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旱灾频发。
(2)结合材料可知,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说明毕节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近年来,浙江省、福建省等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省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有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3)结合材料可知,毕节市位于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建设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脚印”说明了,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