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学案设计
展开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课程目标
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图说考点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
[新知预习]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
(1)得氧、失氧的分析:
(2)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结论:氧化还原反应是反应过程中 的化学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
(1)化合价变化的分析:
(2)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结论:氧化还原反应是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 的化学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1)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①电子得失的分析
②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的 。
(2)有电子对偏移的反应:H2+Cl22HCl
①氯元素化合价 ,共用电子对 氯原子,发生 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 ,共用电子对 氢原子,发生 反应。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对的 。
(3)总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 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
(2)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3)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 →具有 性→被 →生成 产物,发生还原反应。
(2)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 →具有 性→被 →生成 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即时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
(2)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
(4)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失电子的原子被还原。( )
(5)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6)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
(7)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 )
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CaCO3+2H+===Ca2++CO2↑+H2O
B.OH-+H+===H2O
C.HCO+H+===CO2↑+H2O
D.2Na+2H2O===2Na++2OH-+H2↑
3.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C.Fe2O3+3CO2Fe+3CO2
D.MgCl2(熔融)Mg+Cl2↑
核心素养——合作·探究·分享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例1]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把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中的:①得氧失氧,②化合价升降,③电子得失,进行关联记忆理解。
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提升1] 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Cu+2FeCl3===2FeCl2+CuCl2
B.CO2+C2CO
C.Fe2O3+2AlAl2O3+2Fe
D.CO2+NaOH===NaHCO3
关键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即: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记忆口诀:
氧→得→降→还→还→还 还→失→升→氧→氧→氧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例2] 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双线桥”和“单线桥”两种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2KNO32KNO2+O2↑
(2)Fe+H2SO4===FeSO4+H2↑
(3)C+H2O(g)CO+H2
(4)CH4+2O22H2O+CO2
[提升2] 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CuO+H2Cu+H2O
(2)2Al+6HCl===2AlCl3+3H2↑
关键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两种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
基本步骤——“三步曲”。
注意:①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②必须注明“得”“失”;③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要守恒。
如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情况。
基本步骤——“三步曲”。
如
注意:①不需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②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③单线桥箭头从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原子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原子。
学考评价——夯实·测控·演练
1.(双选)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可能是还原产物,也可能是氧化产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一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只要能导电的物质就一定是电解质
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2.硫单质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的变化是(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4.对于反应3CO+Fe2O32Fe+3CO2,请回答:
(1)氧化剂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2)被氧化的元素是 ,还原产物是 。
(3)生成3 mol CO2转移电子 mol。
5.在下列反应中: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aO+H2O===Ca(OH)2
D.2H2O2H2↑+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填字母,下同),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练后感悟
(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反应2H2S+SO2===3S↓+2H2O,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反应Cl2+2NaOH===Na+NaO+H2O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学业基础
新知预习
得到氧 失去氧 有氧得失 升高 降低 有变化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得失 降低 偏向 还原 升高 偏离 氧化 偏移 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氧化 还原 降低 氧化 还原 还原 升高 还原 氧化 氧化
即时自测
1.答案:(1)× (2)× (3)× (4)× (5)× (6)√ (7)× (8)×
2.答案:D
3.答案:C
核心素养
例1 【解析】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答案】 B
提升1 解析:A项中FeCl3中的Fe,B项中CO2中的C化合价都是降低的,所以FeCl3和CO2都发生还原反应;C项中的Al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D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例2 【解析】 先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化合价,再用“双线桥”表示。
【答案】 (1)
(2)
(3)
(4)
提升2 解析:(1)H2失电子,CuO中Cu得电子,电子转移方向H2→Cu,电子转移数目为2。(2)Al失电子,H+得电子,电子转移方向Al→H+,转移数目为6。
答案:(1)
(2)
学考评价
1.解析:S+O2SO2,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NO2、N2O4都是氮元素的氧化物且氮均为+4价,B错误;能导电的物质如铜,不是电解质,C错误;Fe2O3+3CO2Fe+3CO2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D正确。
答案:AD
2.解析:该反应中单质硫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为0价,一部分升高到+4价,一部分降低到-2价,故在反应中硫单质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答案:C
3.解析:本题给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互关系,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清楚这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A项是置换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属于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是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D
4.答案:(1)Fe2O3 CO (2)碳或C Fe (3)6
5.解析:H2O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故当生成H2时,H2O作氧化剂;当生成O2时,H2O作还原剂;当同时生成H2和O2时,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答案:B A D C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导学案,共4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