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2版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文
展开学习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 命题间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① 的陈述句叫做命 题,其中②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③ 的语句叫做假命 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i)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⑦ 的真假性;(ii)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⑧ .▶提醒 在判断命题之间的关系时,要先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比较每个 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四种命题关系的相对性.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q,则p是q的⑨ 条件,q是p的⑩ 条件.(2)若p⇒q,且q⇒/ p,则p是q的 条件.(3)若p⇒/ q,且q⇒p,则p是q的 条件.(4)若p⇔q,则p是q的 条件.(5)若p⇒/ q,且q⇒/ p,则p是q的 条件.▶提醒 不能将“若p,则q”与“p⇒q”混为一谈,只有“若p,则q”为真命 题时,才有“p⇒q”.
知识拓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A={x|p(x)},B={x|q(x)},则关 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又可以叙述为:(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2)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4)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若A⫌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6)若A⊈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x2-3x+2=0”是命题. ( )(2)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没有关系. ( )(3)命题“若p不成立,则q不成立”等价于“若q成立,则p成立”.( )(4)若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则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 ( )(5)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q”. ( )(6)一个命题非真即假. ( )
2.“若x>1,则x>0”的否命题是 ( )A.若x>1,则x≥0 B.若x≤1,则x>0C.若x≤1,则x≤0 D.若x<1,则x<0
3.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的是 ( )A.若q,则p B.若¬p,则¬q C.若¬q,则¬p D.若p,则¬q
4.(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P34复习参考题1T5改编)已知a>0,b>0,则“ab> 1”是“a+b>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易错题)“ln x<0”是“x<1”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因为ln x<0,所以0
考点一 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典例1 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①“若xy=1,则lg x+lg y=0”的逆命题;②“若a·b=a·c,则a⊥(b-c)”的否命题;③“若b≤0,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需注意:(1)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2)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
2.(1)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要给出推理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 举出反例.(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 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时,可间接判断.
1.原命题:设a,b,c∈R,若“a>b,则ac2>bc2”,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 命题中,真命题共有(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解析 原命题:若c=0,则不成立即为假命题,由等价命题同真同假知其逆否命 题也为假;逆命题:设a,b,c∈R,若“ac2>bc2,则a>b”.由ac2>bc2知c2>0,∴由不等式的基本 性质得a>b,∴逆命题为真,由等价命题同真同假知否命题也为真,∴真命题共 有2个.故选C.
2.以下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若lg2a>0,则函数f(x)=l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是真命 题;②命题“若a=0,则ab=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③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④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等价.
考点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1.(2020四川达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已知条件p:a>b,条件q:a2>b2,则p是q 的 ( )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当a=1,b=-2时,a2
解析 (1)充分性:已知存在k∈Z使得α=kπ+(-1)kβ,(i)若k为奇数,则k=2n+1,n∈Z,此时α=(2n+1)π-β,n∈Z,sin α=sin(2nπ+π-β)=sin(π-β)=sin β;(ii)若k为偶数,则k=2n,n∈Z,此时α=2nπ+β,n∈Z,sin α=sin(2nπ+β)=sin β.由(i)(ii)知,充分性成立.(2)必要性:若sin α=sin β成立,则角α与β的终边重合或角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 对称,即α=β+2mπ或α+β=2mπ+π,m∈Z,即存在k∈Z使得α=kπ+(-1)kβ,必要性也成立,故选C.
3.(2020山东潍坊高三模拟)“a=2”是“∀x>0,x+ ≥a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x>0时,x+ ≥2,∴“∀x>0,x+ ≥a”等价于a≤2,而a=2可以推出a≤2,但a≤2不能推出a=2,∴“a=2”是“∀x>0,x+ ≥a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4.集合A={x|x>1},B={x|x<2},则“x∈A或x∈B”是“x∈(A∩B)”的 条件.
名师点评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p,q成立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判断原命题的逆否命 题的真假.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考点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典例2 (1)设α:1≤x≤3,β:m+1≤x≤2m+4,m∈R,若α是β的充分条件,则m的取 值范围是 .(2)已知条件p:2x2-3x+1≤0,条件q:x2-(2a+1)x+a(a+1)≤0.若¬p是¬q的必要不充 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解题“2关键”:(1)把充分、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2)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2.解题“1注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 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能否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 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1.(2020陕西山阳城区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集合B={x|x2-(2m+1)x+m2+m<0},p:x∈A,q:x∈B,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集合A= = ={x|-2
高中数学高考2018高考数学(文)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2018高考数学(文)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共21页。
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详解),共21页。
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含详解),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