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能力提升含解析专题
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6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6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人工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
C.自然选择学说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D.所有选择过程中,人类都起着主导作用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生物就可能产生新类型
D.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相应的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3.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桦尺蛾工业黑化是其受到煤油烟污染被熏黑的
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4.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 )
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
B.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5.下列例子中,能分别体现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是( )
①叶海马的身体具有叶状扁平突起,在水中展开时与海藻极为相似
②具有保护色的鸟卵会被嗅觉灵敏的动物发现
③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但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
④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叶柄和花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⑤秋冬季节,桦树的树叶变黄,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⑥老鼠听觉灵敏、奔跑如飞,有时能躲过猫的袭击,迅速钻进洞内,但蛇却可以根据其头部的“热定位器”,准确地找到鼠洞,登门食之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④⑤、②③⑥D.③④⑤、①②⑥
6.下列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的是( )
A.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D.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
7.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 )
A.适应的普遍性B.适应的相对性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物的变异性
8.下列关于生物适应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适应性可以理解为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只要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就能长期生存和繁衍
9.下列属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胚胎学证据的是( )
A.不同的脊椎动物具有相似的骨骼内部结构模式
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都经历了有鳃裂和尾的阶段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10.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定向地产生了白色的变异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
C.尺蛾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加快本地物种的进化速度
B.自然选择可能导致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C.个体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则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变异是不定向的,故生物进化与变异的方向不可能一致
12. (多选)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 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中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了定向突变
B.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型进行了选择
C.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D.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的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三、填空题
13.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验结果如下表:
用达尔文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这一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3.环境对螳螂起了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
14.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 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 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_________(地区)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
结论:__________
(4)分析与评论: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不一定对人类有益,A错误;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是适合环境的,而人工选择保留的变异是符合人类需要的,B错误;自然选择学说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C正确;人工选择过程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错误。
2.答案:D
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遗传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生物就可能产生新类型。拉马克认为生物生活的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相应的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故选D。
3.答案:D
解析: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用进废退的观点,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错误;桦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北极熊的体色为白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正确。
4.答案:C
解析:A、B、D选项都是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5.答案:C
解析:叶海马伪装成海藻,能避免被天敌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鸟卵会被嗅觉灵敏的动物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毛色为白色的老鼠在雪地中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降雪推迟后,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体现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莲藕根状茎、叶柄和花柄内的气腔,可以满足莲藕水中呼吸的需要,体现了生物适应的普遍性;桦树落叶可以减少蒸腾作用,保持体内水分,是对寒冷和干旱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物适应的普遍性;老鼠钻进洞内能躲避猫的袭击,但是却可以被蛇找到鼠洞,登门食之,体现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6.答案:A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的基本思路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A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适应的相对性。
8.答案:D
解析:生物的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A正确;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正确;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C正确;每种生物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不一定能长期生存和繁衍,D错误。
9.答案:B
解析:胚胎学是指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B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是环境选择了生物,不是生物选择环境,A错;是高处的树叶选择了长颈和长前肢,B错;尺蛾工业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是共同进化,正确。
11.答案:ACD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导致本地某些物种的灭绝,A错误;自然选择导致不适应的个体被淘汰,适应的个体大量繁殖,使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生物进化与变异的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D错误。
12.答案:CD
解析: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表型进行选择,B错误;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二者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使得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的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D正确。
13.答案:1.变异性; 不定向; 2.生存斗争; 动力; 3.选择; 定向的
解析:1.不同的性状是由不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说明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新基因的产生是通过基因突变而来的,它具有不定向的特点。
2.捕食关系是生物生存斗争的表现,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环境对生物起的作用是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定向的,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14.答案:(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
(2)非工业污染区
(3)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置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 量占优势
(4)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1)根据题干信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可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
(2)在非工 业污染区,树干呈浅灰色,浅色的桦尺蛾能适应环境而生存,黑色的 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而不能很好地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树变黑,黑色 的桦尺蛾能适应环境,而浅色的桦尺蛾不能适应环境,因此不同污 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树上不同体色的桦尺蛾被鸟类捕食 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在 工业污染区和非工业污染区中释放黑色蛾和浅色蛾,然后进行回收 实验验证。科学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 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步骤,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单一变量 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环境,因此应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 污染区B。
(3)根据表内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A内,浅色蛾的 回收率是52 +400 = 13% ,黑色蛾的回收率是150 +500 =30% ;在 非工业污染区B内,浅色蛾的回收率是60+500 = 12%,黑色蛾的 回收率是30+ 600 = 5%,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 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4)人们观 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的 原因是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树上不同体色的蛾被 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所以工业污染区树 皮变黑,黑色蛾与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捕食,数量较多。
环境
绿色螳螂
褐色螳螂
经过时间
数目
被鸟吃掉的数目
数目
被鸟吃掉的数目
绿色草地
20
0
45
35
19天
褐色草地
25
25
20
0
11天
地区
项目
浅色蛾
黑色蛾
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17天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6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6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基础训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