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1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种群的概念的理解
1.(2020天津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
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D.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题组二 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2.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发生改变
B.种群中的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C.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但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却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甲地区人群多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乙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的基因频率是 ;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的基因频率是 。
(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 ,乙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 。
(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 。
题组三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4.(2021山西太原期末)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D.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5.(2021广西柳州高二期末)科研人员在一片生长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变异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这些变异植株发生的变异均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变异是不定向的,进化是定向的,进化速度决定了变异速度
C.变异不一定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也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变异植株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
题组四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2020江西吉安高二期末)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的体色有黑色和浅色两种表现型。在19世纪中叶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后来由于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得树皮被熏成黑褐色,到了20 世纪中叶,黑色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环境虽然改变,但桦尺蠖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B.桦尺蠖接触了黑色树干后,产生了黑色变异
C.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
7.(2021四川广安高二期末)寨卡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媒病毒,为了有效控蚊,某研究机构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图是研究期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图中箭头1时开始使用灭蚊剂,箭头2时停止使用灭蚊剂,A基因控制野生性状,a基因控制突变性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该灭蚊剂的抗性基因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为适应性性状
C.灭蚊剂的使用使蚊子种群中产生了抗性突变
D.若从此不再使用该灭蚊剂,a基因一定会消失
答案全解全析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基础过关练
1.A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多个池塘中的全部鱼不在同一区域,不是同一个种群,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C正确;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D正确。
2.B 一般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发生改变,A正确;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只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B错误;一个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3.答案 (1)96.5% 3.5% 50.5% 49.5% (2)上升 下降 (3)上升
解析 (1)甲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5%+1/2×3%=96.5%,a的基因频率为1-96.5%=3.5%;乙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3%+1/2×95%=50.5%,a的基因频率为1-50.5%=49.5%。(2)甲地区基因型为aa的个体会因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而幼年夭折,a的基因频率将下降,A的基因频率将上升;乙地区流行疟疾,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易被淘汰,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将下降。(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AA的基因型频率将上升。
4.C 生物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其中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因此也不会导致生物进化,A正确;一般情况下,花药内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某一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但是整个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并不低,且基因突变能形成新基因,因此其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正确。
5.C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均无法观察到,A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速度不由进化速度决定,B错误;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变异不一定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不是分子水平的变异,D错误。
陷阱分析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C 环境对桦尺蠖进行了选择,使得黑色桦尺蠖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蠖数量逐渐减少,这说明桦尺蠖种群发生了进化,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黑色变异本来就存在,环境起到选择的作用,使得黑色桦尺蠖数量增多,B错误;树干变黑会使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被捕食的机会增多,从而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C正确;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
陷阱分析
自然选择和变异的方向不一定是相同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7.A 使用灭蚊剂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不断升高,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不断下降,所以a是灭蚊剂的抗性基因,A正确;使用灭蚊剂时,a基因控制的性状具有灭蚊剂抗性,此时a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适应性性状,停止使用灭蚊剂时,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如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此时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是适应性性状,B错误;灭蚊剂的作用是选择出具有抗性的个体,并没有使蚊子发生抗性突变,C错误;停止使用灭蚊剂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下降,而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升高,如果从此不再使用该灭蚊剂,由于存在Aa个体,因此a基因不会消失,D错误。
1.A
2.B
4.C
5.C
6.C
7.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巩固练习,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