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3.2 中心法则、细胞分化的本质、表观遗传-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3.1 染色体变异-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3.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3.3 人类遗传病-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4.1 生物进化理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4.2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4.2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练习题,文件包含42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备作业-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解析版doc、42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备作业-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新苏教版2020必修2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1.根据生物进化的顺序,推测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物化石应该是( )A.单细胞细菌 B.多细胞水螅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2.科学家测定了某保护区MG、CE、DP、DW四种鸟类的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由此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这属于进化的( )A.比较胚胎学证据 B.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 D.化石证据3.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4.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A.通过相互选择,不同生物的基因库最终相同B.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C.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一般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8.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他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到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他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取食花蜜的细长口器是适应环境产生的定向变异B.“丁”字形雄蕊结构是鼠尾草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雌、雄花蕊成熟时间不同不利于遗传多样性的形成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9.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比较胚胎学以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一般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一般越复杂、越高等。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 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 的进化顺序。(2)鱼类终身存在的鳃裂,在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这属于 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研究比较人的上肢,马、鲸、龟、猫的前肢,蝙蝠的翼手,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这属于 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3)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菌类、动物、植物和人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 ,通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在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 。这项比较是从 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10.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下(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出现了358种鸣禽,体现了 多样性,且从图中可知其中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很可能是 (填数字)两个物种。(2)研究表明,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促进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 隔离,与此同时⑥⑦原种群出现不同的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此外,种群分布区域扩大更容易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不同种群的 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积累形成 隔离,该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X,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3)高海拔生活的鸣禽大多耐低氧能力特别强,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据调查,高海拔区域本来无鸣禽种群,由于区域扩大导致原始种群迁入高海拔区域,迁入初期耐低氧个体(基因型为aa)比例较少,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4)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种鸣禽与其他物种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生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小麦链孢霉酵母菌氨基酸差异/个01101321354344
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1.根据生物进化的顺序,推测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物化石应该是( )A.单细胞细菌 B.多细胞水螅C.低等多细胞藻类植物 D.高等多细胞被子植物2.科学家测定了某保护区MG、CE、DP、DW四种鸟类的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由此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这属于进化的( )A.比较胚胎学证据 B.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 D.化石证据3.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4.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A.通过相互选择,不同生物的基因库最终相同B.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C.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一般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8.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他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到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他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取食花蜜的细长口器是适应环境产生的定向变异B.“丁”字形雄蕊结构是鼠尾草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雌、雄花蕊成熟时间不同不利于遗传多样性的形成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9.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比较胚胎学以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一般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一般越复杂、越高等。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 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 的进化顺序。(2)鱼类终身存在的鳃裂,在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这属于 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研究比较人的上肢,马、鲸、龟、猫的前肢,蝙蝠的翼手,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这属于 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3)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菌类、动物、植物和人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 ,通过比较人与不同生物在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 。这项比较是从 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10.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下(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出现了358种鸣禽,体现了 多样性,且从图中可知其中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很可能是 (填数字)两个物种。(2)研究表明,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促进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 隔离,与此同时⑥⑦原种群出现不同的 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此外,种群分布区域扩大更容易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不同种群的 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积累形成 隔离,该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X,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3)高海拔生活的鸣禽大多耐低氧能力特别强,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据调查,高海拔区域本来无鸣禽种群,由于区域扩大导致原始种群迁入高海拔区域,迁入初期耐低氧个体(基因型为aa)比例较少,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4)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种鸣禽与其他物种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生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小麦链孢霉酵母菌氨基酸差异/个01101321354344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