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2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2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2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课时 拉马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章达标检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考前必背知识点-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其他 1 次下载
第2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物进化的证据越来越多
1.(2020江苏镇江高一期末)下列可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的是 ( )
A.地层中的化石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比较胚胎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
2.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深度解析)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
D.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3.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是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属于生物进化的 ( )
A.比较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4.造成同源器官形态、功能差异的原因是 ( )
A.进化水平不同
B.祖先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
D.变异方式不同
5.(2021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期中)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的依据,主要原因是 (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6.下列哪组结构相似能说明相应的两种生物具有共同的起源 ( )
A.蝙蝠的翼手与蝴蝶的翅
B.人的上肢和鲸的胸鳍
C.鲤鱼的胸鳍和鲸的胸鳍
D.蝴蝶的翅和家鸽的翅
7.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的比较胚胎学证据是 ( )
A.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B.胚胎早期出现鳃裂
C.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又回到水中生活
D.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存在大量水生脊椎动物的化石
8.(2020山东滨州高一下期末)Taslr2基因控制合成甜味感受器蛋白,研究人员发现狮子、老虎等多种猫科动物的Taslr2基因都缺失247个碱基对,所以这些动物无法感受甜味刺激。这为研究猫科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 ( )
A.古生物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生物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
题组二 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9.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多种地雀,后被统称为达尔文地雀。经研究表明,各个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为 ( )
A.分歧进化 B.趋同进化
C.协同进化 D.以上都不是
10.(2021江苏南通启东高一学情调研)协同进化不会发生在 ( )
A.猎豹和斑马之间
B.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之间
C.好氧型生物和环境之间
D.杂草和水稻之间
11.生物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遗传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2.五界说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 ( )
A.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B.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C.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D.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13.下面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种群是有益的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协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即新物种的形成
能力提升练
题组 掌握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1.(2021江苏淮安清江中学高一月考,)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 )
A.通过相互选择,不同生物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
C.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
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
2.(2021江苏常州武进高级中学高一阶段测试,)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1998~2008年间,在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1 060种新物种,其中有12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3.(2021江苏淮阴高级中学模考改编,)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减少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天然溪流可以定向改变三刺鱼种群的基因频率
C.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是两种三刺鱼协同进化的结果
4.(2021山东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月考,)1973年,有位进化生物学家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都可能对其他相关物种构成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下列关于对红皇后假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
B.协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C.各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与环境无关
D.一个物种的进化会促使其他各种物种发生进化
5.(2021湖南常德月考,)昆虫取食或机械性损伤都会引起烟草植株释放大量烟碱,烟碱对昆虫具有广谱性的毒性。科学家发现,以烟草叶片为食的烟草天蛾幼虫在用含有高浓度烟碱的食物饲喂后,仍然能够生存,只是生长速率降低。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经X射线诱变后选择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幼虫有助于研究烟草天蛾对烟碱适应性的分子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C.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D.可以通过X射线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
6.(多选)()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着全面的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五界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
B.原生生物都是一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没有核膜将其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C.病毒虽然是非细胞生物,结构简单,但能借助多种细胞进行繁殖
D.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带走该物种拥有的独特基因,从而危及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A | 2.B | 3.B | 4.C | 5.B | 6.B | 7.B | 8.D |
9.A | 10.B | 11.B | 12.C | 13.D |
|
|
|
1.A 化石、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胚胎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都能给生物进化提供证据,但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2.B 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教材P119)。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A、C、D三项都是化石。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不属于化石,B符合题意。
轻松记忆 口诀法记忆利用化石来研究生物的进化
地层形成有早晚,化石形成有特点;
地层越深越简单,生物年代越久远。
由深到浅变复杂,生物进化是必然;
化石证据最直接,研究进化规律现。
3.B 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是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更符合比较解剖学的内容。
4.C 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向不同方向适应进化,造成形态、功能的差异。
5.B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6.B 人的上肢和鲸的胸鳍具有较为相似的内部结构,即骨骼结构,故人和鲸具有共同的起源。
7.B 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出现鳃裂,鳃裂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器官,故可以说明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8.D 由题意可知,与甜味感受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中在狮子、老虎、英国矩毛猫等多种猫科动物的体内均缺失247个碱基对,这显然是通过研究分子来确定三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故这为研究猫科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9.A 由题意知是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应为分歧进化。
10.B 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属于同一物种,不可能发生协同进化,B符合题意。
11.B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教材P127),B错误。
12.C 五界说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单细胞生物和没有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这些生物处于分化的低级阶段,它们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13.D 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种群是有益的,因为捕食者把被捕食群体中的老、弱、残体捕获了,留下来的是种群内更加优良的个体,从而更加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繁衍,B正确;野兔与鹰之间的捕食关系,使得二者在相互选择中实现了协同进化,据此可知,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单指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C | 2.C | 3.B | 4.A | 5.D | 6.ACD |
|
|
1.C 不同生物不会出现相同的基因库,因为本身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也会出现相互选择,B错误;在相同的环境,不同种生物也会出现相似的形态结构,C正确;不同生物不会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D错误。
2.C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也可能是互助的方式,如兰花与专门给它传粉的蛾,A错误;新物种不断形成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单指新物种的形成,B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若干物种,C正确;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3.B 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能进行几代杂交,说明二者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以导致生物进化,故天然溪流可以定向改变三刺鱼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溪流型三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增强,故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是溪流型三刺鱼和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4.A 根据题目,红皇后假说认为一个物种的进化可能是另外一个物种导致的,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与环境有关,B、C错误;若该物种的进化未改变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没有对其他相关物种构成竞争压力,可能不会促使其他物种发生进化,D错误。
5.D 烟草天蛾对烟碱的适应性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烟草天蛾幼虫可以利用其从食物中摄取的烟碱抵抗寄生生物(如绒茧蜂幼虫)来保护自己,所以烟碱可以改变绒茧蜂种群的基因频率,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烟碱敏感型烟草天蛾的出现可增加遗传多样性,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X射线不能定向诱导烟草天蛾发生烟碱敏感型突变,D错误。
6.ACD 从五界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即生物的进化导致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A正确;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而细胞内没有核膜将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的是原核生物,B错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结构简单,但能借助多种细胞进行繁殖,C正确;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带走该物种拥有的独特基因,从而危及生物的遗传多样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