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细胞分裂图像
1.()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甲
乙
(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2)图甲中C、D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分别属于图乙中的 、 阶段(填标号)。 易错
(3)图乙中④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填数字标号)阶段。
(4)图甲中A、C细胞分别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 、 。图甲中A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
(5)在发育过程中,该动物的细胞中最多有 条X染色体。
易错点2 不能理解交叉互换的本质和结果
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该细胞( 易错 )
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B.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
易错点3 混淆“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的计算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易错 )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12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易错点4 不能正确分析遗传图谱
4.()某家系的单基因遗传病和部分血型情况如图所示,家系中无染色体片段交换等发生,Ⅰ-1携带致病基因,Ⅱ-1无致病基因。人群中O型血占0.49,IA基因占0.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1为A型血的概率为1/13
C.Ⅲ-2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1
D.Ⅱ-1和Ⅱ-2再生一个患病儿子且为O型血的概率为5/26
5.()如图为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深度解析 )
A.家系调查是绘制该系谱图的基础
B.致病基因始终通过直系血亲传递
C.可推知Ⅱ-2与Ⅲ-3的基因型不同
D.若Ⅲ-3与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概率为1/4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2.B | 3.B | 4.D | 5.C |
|
|
|
|
1.答案 (1)A、C (2)① ② (3)受精作用 ① (4)0 8 AAaaBBbb (5)4
解析 图甲中A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表示卵细胞或极体;C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D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E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乙中,①②③属于减数分裂;④表示受精作用;⑤⑥⑦属于有丝分裂。(1)同源染色体是指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观察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可以推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C。(2)图甲中C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属于图乙中的①阶段,图甲中D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图乙中的②阶段。(3)图乙中④阶段由于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图乙①阶段。(4)据图可知,图甲中A、C细胞分别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0、8。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甲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基因组成是AAaaBBbb。(5)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4条X染色体。
易错警示
细胞图像的识别方法——“三看”识别法
2.B 由于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由于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且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A与a基因,说明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由于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不含四分体,C错误;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且细胞质较多的部分的基因组成是Aabb,所以该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D错误。
易错警示
若生殖细胞配子中出现一条染色体有两种颜色,例:绝大部分为白色,只在一端有一小段黑色,我们推测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3.B 由图中Ⅱ-5和Ⅱ-6患甲病,所生女儿Ⅲ-3正常,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所生儿子患有乙病,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则Ⅲ-1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Ⅲ-5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出患病男孩(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1/2×1/4=1/8,B错误。单纯考虑甲病,Ⅲ-1的基因型为aa,Ⅲ-4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3+2/3×1/2=2/3;单纯考虑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故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可知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2/3×1/8=1/12,只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8)=7/12,C、D正确。
易错警示
男孩(女孩)患病概率≠患病男孩(女孩)概率
(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存在性别差异,因此,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患病”与“男孩(女孩)”是两个独立事件,因此需把患病概率×性别概率,即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2)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男孩患病概率”是指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此时不考虑孩子性别概率;“患病男孩概率”则是所有孩子中患病的男孩的概率,此时考虑孩子性别概率。二者主要是概率计算的范围不同,即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4.D Ⅰ-1携带致病基因,没有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Ⅱ-1无致病基因,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Ⅱ-2,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Ⅲ-1为O型血(ii),则Ⅱ-1和Ⅱ-2均要提供i基因,Ⅱ-2可以是A型血(IAi)、B型血(IBi),Ⅱ-1可以是A型血(IAi)、B型血(IBi)、O型血(ii),由于人群中O型血占0.49,则i基因占0.7,又由于IA基因占0.1,则IB基因占0.2,Ⅱ-1为A型血的概率为0.1×0.7×2÷(0.1×0.7×2+0.7×0.7+0.2×0.7×2)=2/13,B错误;假设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d,则Ⅲ-2为XdY,Xd来自Ⅱ-2(XdXd),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和Ⅰ-2,C错误;从遗传病角度来说,Ⅱ-1(XDY)与Ⅱ-2(XdXd)生一个患病儿子(XdY)的概率为1/2,从血型情况来看,Ⅱ-1(2/13 A型血IAi、4/13 B型血IBi、7/13 O型血ii)与Ⅱ-2(1/2 A型血IAi、1/2 B型血IBi),生出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5/13,则Ⅱ-1和Ⅱ-2再生一个患病儿子且为O型血的概率为1/2×5/13=5/26,D正确。
5.C 分析系谱图:题图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Ⅱ-5),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家系调查是绘制系谱图的基础,A正确;致病基因始终通过直系血亲传递,B正确;根据Ⅳ-1(或Ⅳ-4、Ⅳ-5)患病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XBXb,进一步可推知Ⅱ-2的基因型也为XBXb,即Ⅱ-2与Ⅲ-3的基因型相同,C错误;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患病概率为1/4,D正确。
归纳总结
“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