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作业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6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作业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6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作业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7306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巩固练习,共8页。
1.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B.高度分化的细胞处于离体状态时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D.配子不能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它所含的基因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3.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薄、分裂旺盛
B.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C.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经脱分化和分裂形成
D.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下图是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四倍体兰花叶片eq \(――→,\s\up7(①))愈伤组织eq \(――→,\s\up7(②))胚状体eq \(――→,\s\up7(③))植株
A.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B.①阶段需要生长素而③阶段需要细胞分裂素
C.此过程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
5.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体细胞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6.驱蚊草散发的气味可在一定范围内驱除蚊子,驱蚊草是由天竺葵体细胞和香茅草体细胞杂交得到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方法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培育过程中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激、离心等方法
C.培育手段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它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的有性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7.下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C.经过程④获得的细胞的全能性提高
D.过程⑤细胞的全能性降低,最终失去全能性
8.(多选)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用化学诱导剂PEG诱导二者融合
C.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之后形成整个植株,这一过程中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
D.上述杂种植株属于二倍体
9.下图甲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图乙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2)图甲a代表________过程。图甲中的②和图乙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由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称为________。
(3)图乙中D培养物已经形成幼体。请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对图乙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B中为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新植株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
(5)某高二生物兴趣小组用芦荟的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以后继续长大,正常根和芽却迟迟不能形成。你认为导致该情况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
B.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
D.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
10.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遗憾的是该杂种植株并非是想象中的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
(1)材料中所用到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应用了原生质体融合和________________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步骤所示用________________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3)图中②过程细胞两两融合时,可出现________种融合细胞,要促进杂种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激素。
(4)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要经过细胞的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过程。
(5)利用马铃薯和番茄的________________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取单倍体植株的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再用________处理之后也可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等级考选学做】(学业水平三、四)
11.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光照
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12.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13.(多选)有关传统植物杂交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两者涉及的变异类型依次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两者的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两项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均不存在生殖隔离
D.与传统植物杂交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4.(多选)20世纪70年代,以植物细胞克隆为代表的细胞工程诞生。随后,植物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以确立和发展,标志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只需要灭菌和适温恒温的条件
B.试管苗可以直接移栽入土
C.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D.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高pH融合法等
15.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常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______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素养养成练】
16.紫罗兰(2n=14)花色丰富、抗虫性强、种子油富含X-3-亚麻酸。为了让油菜(2n=38)具有紫罗兰的诸多优良性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为了培养紫罗兰—油菜,科研工作者选取二者的下胚轴细胞,并用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处理去除细胞壁,从而获得原生质体。再用PEG诱导二者融合,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分别用4种浓度的PEG对两种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注 a.由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二源融合,多于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多源融合;b.紫罗兰—油菜是由一个紫罗兰原生质体和一个油菜原生质体融合后培养产生的。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为提高紫罗兰—油菜的成功率,应选用的最佳PEG浓度为______%。
②图中二源融合原生质体最多为________种,想确定二源融合原生质体是否为紫罗兰和油菜融合而成,需要借助____________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3)筛选出所需的杂种细胞后,还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获得杂种植物,该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相关植物激素的名称),使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再分化,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
课后分层检测案5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1.解析: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和外界条件下才能表现全能性。
答案:C
2.解析:配子也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花药离体培养证明配子也具有并且能表现出全能性,细胞表达全能性的首要前提是处于离体状态。
答案:C
3.解析: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是由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在无光条件下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无叶绿体。
答案:D
4.解析:愈伤组织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是单倍体。
答案:C
5.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①;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再分化过程形成根、芽,最终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即②⑧⑥⑦③⑨;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即④,故A正确。
答案:A
6.解析:驱蚊草是通过天竺葵体细胞和香茅草体细胞杂交而得到的,在此技术中仍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过程。
答案:C
7.解析:过程①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过程②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为聚乙二醇;杂种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而愈伤组织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所以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高于杂种细胞;无论是已分化的还是未分化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答案:D
8.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A正确;可用化学诱导剂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之后形成植株,C正确;甲、乙都是二倍体,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是四倍体,D错误。
答案:ABC
9.解析:(1)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2)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再分化成胚状体或丛芽,因此图甲a代表脱分化过程。图甲b为再分化过程,图甲中的②和图乙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由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称为愈伤组织。(3)A中是愈伤组织,B是消毒后的外植体,C是再分化形成了根、芽等器官,D是形成植物幼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或芽→完整植物体,即B→A→C→D。(4)图乙中B中为胡萝卜根尖细胞,根尖细胞含有该植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故含有控制叶片绿色性状的基因,因此培养成的新植株的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5)若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愈伤组织不能正常生长,A错误;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愈伤组织不能正常生长,B错误;用芦荟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能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但不能再分化形成正常根和芽,说明再分化过程出现问题,而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比例,因此,导致正常根和芽迟迟不能形成的原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C正确;若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则不能正常形成愈伤组织,D错误。故选C。
答案:(1)植物细胞全能性 (2)脱分化 愈伤组织 (3)B→A→C→D (4)原生质体融合、绿色 含有控制叶片绿色性状的基因 (5)C
10.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最终得到杂种植株,要应用到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除去细胞壁时,为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利用酶的专一性,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特异性地去除细胞壁。(3)甲、乙2种细胞融合时,可能会出现3种融合细胞:甲甲融合,乙乙融合,甲乙融合,其中甲乙融合类型的细胞才是最终需要的杂种细胞,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杂种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完整植株。(5)二倍体的单倍体植株一般不可育,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才可育。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3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4)脱分化 再分化 (5)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或低温)
11.解析:过程①表示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再分化,过程③表示诱导生根和细胞增殖;过程①需要避光,过程②③需要光照,以利于芽中形成叶绿素;过程③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具有高度不育的特点。
答案:C
12.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培养材料的伤害;形成的愈伤组织需先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在细胞融合诱导剂作用下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根阶段的培养基中通常应含有生长素类调节剂。
答案:B
13.解析:传统植物杂交为有性杂交,涉及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植物体细胞杂交涉及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有性杂交时不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有性杂交一般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打破了生殖隔离,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答案:AD
14.解析: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除了需要无菌和一定的温度条件,还需要激素等条件,A错误;移栽前先打开封口膜或瓶盖,让试管苗在培养箱内生长几日,用流水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B错误;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C正确;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高pH融合法等,D正确。
答案:CD
15.解析:(1)过程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常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过程②PEG的作用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以作为显微镜下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若要筛选出具有高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应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环境中。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叶绿体 (3)形态和数目 黑腐病菌
16.解析:(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要去除植物细胞壁应该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①根据柱形图中的横坐标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EG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EG浓度为30%时,二源融合率高,且多源融合率低,因此为提高紫罗兰—油菜的成功率,应选用的最佳PEG浓度为30%。②图中二源融合原生质体最多为3种(紫罗兰原生质体自身融合、油菜原生质体自身融合、紫罗兰原生质体和油菜原生质体融合)。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需要借助显微镜。(3)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再分化,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
答案:(1)纤维素 果胶 流动性 (2)①PEG浓度 30 ②3 显微镜 (3)植物组织培养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作业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解析版docx、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作业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同步练习题,共17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