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化学试卷(7)【含答案解析】
展开H 1 C 12N 14 O 16 P31 S 32 Cu 64 Zn 63.5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2.(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B.保持干燥、外加保护层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C.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都是玻璃仪器
D.我国研制出吸附能力超强的“碳海绵”(如图),它很轻、可用于吸附油污
3.(2分)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8.4g 铝B.8.4g氧化钙C.8.4g 锌D.8.4g碳酸镁
4.(2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气体,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乙表面有银析出,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
5.(2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2分)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Na+、OH﹣B.CO32﹣、K+、Cl﹣、Ca2+
C.H+、Ba2+、Cl﹣、SO42﹣D.K+、OH﹣、SO42﹣、Cu2+
7.(2分)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8.(2分)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9.(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10.(2分)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11.(2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2.(2分)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13.(2分)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稀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
C.用水区分NH4NO3和固体NaOH 两种固体
D.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区别CO和CO2
14.(2分)人体中一些液体pH的如下:唾液(6.6﹣7.1)、胃液(0.9﹣1.5)、血浆(7.35﹣7.45)、尿液(4.7﹣8.4)。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B.胃液C.血浆D.尿液
15.(2分)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B.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食用
C.腌制的泡菜虽然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D.有的指甲油中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
16.(2分)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B.BC.CD.D
17.(2分)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NH4NO3B.Ca(H2PO4)2C.CO(NH2)2D.K2CO3
18.(2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19.(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20.(2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21.(2分)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
A.Na2SO4、CuSO4、NaCl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D.(NH4)2SO4、NH4Cl、NaCl
22.(2分)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
A.Fe与ZnB.Mg与CuC.Na与AlD.Al与Fe
23.(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添加越多越好
B.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C.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
D.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二.填空和简答题
24.(10分)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C+E→B+D .
25.(8分)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26.(8分)A、B、C、D、E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A是氯化钡.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为 ,E为 .
(2)A与B反应的方程式为 .
(3)滤液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7.(4分)广东盛产荔枝,其部分营养成分如右表.请回答:
(1)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种,每日100g荔枝中含糖类物质 g.
(2)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病;
(3)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三.实验探究题:
28.(14分)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
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
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四.计算题(10分)
29.(10分)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解答】解:A、活泼金属:镁、铝;铜是不活泼金属,故A错;
B、金刚石、石墨、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熟石灰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
D、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B。
2.【解答】解:A、由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故A说法正确;
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接触。所以,保持干燥、外加保护层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故B说法正确;
C、在配置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要用到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故C说法错误;
D、由于“碳海绵”的吸附能力超强,所以,可用于吸附油污。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设与8.4g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 98 2
8.4g X Y
X=14.7g,Y=0.3g。
由计算可知,当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时,生成0.3g氢气,左盘中实际增加的质量为:8.4g﹣0.3g=8.1g;
A、当加入8.4g铝时,铝过量,应该以硫酸的质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设加入8.4g铝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Al+3H2SO4═Al2(SO4)3+3H2↑
294 6
14.7g X
X=0.3g,
由计算可知,当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铝时,生成0.3g氢气,右盘中实际增加的质量为:8.4g﹣0.3g=8.1g;
B、当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8.4g氧化钙时,反应后没有气体逸出,右盘中实际增加的质量为8.4g;
C、当加入8.4gX锌时,锌不过量,应该以锌的质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设加入8.4g锌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8.4g X
X=0.26g,
由计算可知,当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锌时,生成0.26g氢气,右盘中实际增加的质量为:8.4g﹣0.26g=8.14g;
D、当加入8.4g碳酸镁时,硫酸过量,应该以碳酸镁的质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设加入8.4g碳酸镁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MgCO3+H2SO4═MgSO4+H2O+CO2↑
84 44
8.4g X
X=4.4g
由计算可知,当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8.4g碳酸镁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右盘中实际增加的质量为:8.4g﹣4.4g=4.0g;
由以上计算可知,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铝。
故选:A。
4.【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而乙不反应,说明甲>H>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 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说明乙>Ag>丙,所以甲、乙、丙的活动性为甲>乙>丙。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和银的前边,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有铜。A正确;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B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不一定没有硝酸铜。C错误;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D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pH为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CO32﹣、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故A正确;
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所以,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故B正确;
C、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Zn~H2和Fe~H2,可知65gZn生成2g氢气,56gFe生成2g氢气,因此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不同,故C不正确;
D、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
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说法正确;
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
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错;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还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C错;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一种物中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故A说法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故C说法错误;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由溶解度的概念,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故A说法正确;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由其涵义可知,在20℃时,136g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食盐36克。故B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故C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正确,因为是该温度下b、c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原来就是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溶质按一定的比例析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错误,c不饱和,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与硝酸不反应,所以该方法能除掉碳酸钠,但引入了硝酸钠新的杂质,故该方法不可取;
B、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时,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方法可行;
C、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利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可以区分两者;
D、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色,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可以区别CO和CO2;
故选:A。
14.【解答】解:A、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D、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15.【解答】解:A、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需适量补充,故A错误;
B、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也不能食用,故B错误;
C、亚硝酸盐有毒,所以腌制的泡菜尽量少食用,故C错误;
D、甲醛有毒,所以有的指甲油中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故D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A、由于盐酸能与较活泼金属镁、铁、锌等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反应。故B符合题意;
C、由于盐酸能与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碳酸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盐酸能够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起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解答】解:A、NH4NO3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Ca(H2PO4)2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正确;
C、CO(NH2)2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2CO3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B。
18.【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K+、Ca2+、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在硫酸铵溶液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铜离子和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A、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可把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可分离,方法正确。
B、除去KOH溶液中的少量KCl,加入适量稀盐酸,会把原物质KOH除去,故方法错误;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会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故方法错误。
D、除去O2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方法不可行,因为CO和氧气混合遇热可能会爆炸,即使不发生爆炸,CO还原氧化铜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带入新的杂质,方法错误。
故选:A。
20.【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氨气,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氨气,与硝酸铵生成氨气,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故该方法错误;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呈蓝色,所以观察可知硫酸铜,将硫酸铜分别滴入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够与硫酸铜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可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再将NaOH溶液分别滴入MgCl2溶液,H2SO4溶液中MgCl2溶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故可鉴别出MgCl2溶液,剩余的溶液即为H2SO4溶液,故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由于碳酸钠能够与Ca(OH)2溶液、BaCl2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可以鉴别出碳酸钠和盐酸,但无法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钡,故不加任何试剂无法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
故选:B。
21.【解答】解:A、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氢氧化钡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硫酸铜,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B、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则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鉴别,因此只使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观察颜色,浅绿色的为氯化亚铁,然后向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无现象的是硝酸钠,只使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
D、使用氢氧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且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铵,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可以鉴别;
故选:B。
22.【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Mg﹣H2:24g﹣2g,即24g镁完全反应生成2g氢气,则36g﹣3g,即36g镁完全反应生成3g氢气;同理可知:Al﹣H2:27g﹣3g; Fe﹣H2:56g﹣2g,84g﹣3g;Zn﹣H2:65g﹣2g,则97.5g﹣3g;Na﹣H2:46g﹣2g,则69g﹣3g;利用平均值法得知要生成3克氢气,合金的质量应该符合:金属A的数值<60g<金属B的数值。
A、84g和 97.5g均大于60g,所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故A正确;
B、36g小于60g,Cu不与酸反应,不产生氢气,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B错误;
C、27g<60g<69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C错误;
D、27g<60g<84g,所以合金的组成可能,故D错误;
故选:A。
23.【解答】解:A、食品添加剂要放适量,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故A说法错误;
B、骨质疏松症是缺钙造成的,奶制品、豆类、虾皮中富含有钙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回收废弃塑料既减少了白色污染,又节约了资源,故C说法正确;
D、食品中六大类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二.填空和简答题
24.【解答】解:(1)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B,C是氧化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物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和E能反应说明C具有还原性,且是碳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不能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所以B→C可以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C+CO22CO,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E→B+D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Fe3O4+4CO3Fe+4CO2.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2)C+CO22CO;化合反应;Fe3O4+4CO3Fe+4CO2.
25.【解答】解:(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故填:25.
(2)a点表示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故填: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B物质.
故填:B.
(4)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因此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故填:降温结晶.
26.【解答】解:A是氯化钡,能够与B的蓝色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所以B是硫酸铜;
则滤液Ⅰ中含有A和B产生的氯化铜、过量的稀硝酸,滤液Ⅰ与过量的D反应产生蓝色沉淀E是氢氧化铜,其中的滤液Ⅱ能够和B﹣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硫酸钡沉淀和蓝色沉淀E﹣氢氧化铜沉淀,故滤液Ⅱ中含有过量的D溶液﹣氢氧化钡;
(1)D为Ba(OH)2,能够和硫酸铜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E;
故答案为:Ba(OH)2; Cu(OH)2;
(2)A﹣氯化钡与B﹣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故答案为:CuSO4+BaCl2=BaSO4↓+CuCl2;
(3)滤液III中存在的溶质有:滤液Ⅰ中的氯化铜与氢氧化钡产生的氯化钡,再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的氯化铜;过量的稀硝酸和氢氧化钡产生的硝酸钡,再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的硝酸铜,硫酸根离子被钡离子沉淀,氢氧根离子被铜离子沉淀;
故答案为:Cl﹣、NO3﹣.
27.【解答】解:(1)由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表可知,在荔枝含有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能够向人体提供能量,每日100g荔枝中含糖类物质16.6g;
(2)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
(3)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元素,不是原子、分子、单质.所以D正确.
故答为:(1)3,16.6; (2)坏血; (3)D.
三.实验探究题:
28.【解答】解:【实验验证】(1)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
(2)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其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讨论】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且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若氢氧化钠全部变成碳酸钠,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1)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碳酸钠,当不再产生沉淀时,说明碳酸钠已被全部消耗掉;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反思】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由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的缘故,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1)溶液显碱性;
(2)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Na2CO3+2HCl═2NaCl+H2O+CO2↑;
【讨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不再产生沉淀;
(2)CuSO4+2NaOH═Na2SO4+Cu(OH)2↓;
【反思】2NaOH+CO2═Na2CO3+H2O。
四.计算题(10分)
29.【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60g+5.4g﹣163.2g=2.2g
故答案为:2.2;
(2)第三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与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4g×3+100g+60g﹣169.6g=6.6g
设前三次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6.6g
x=15.9g
y=10.95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8.1%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8.1%。
(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00%=10.95%
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0.95%。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
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
(100克中含)
糖类16.60g 蛋白质0.90g
脂肪0.20g
维生素A 2.00ug
维生素C 41.00ug
钙 2.00mg 鉀 151.00mg
铁 0.40mg 硒 0.14ug
…
操作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操作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溶液显碱性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Na2CO3+2HCl═2NaCl+H2O+CO2↑
操作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溶液显碱性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Na2CO3+2HCl═2NaCl+H2O+CO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中化学试卷(7)【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中化学试卷(7)【含答案解析】,共2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化学试卷(6)【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化学试卷(6)【含答案解析】,共2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化学试卷(5)【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化学试卷(5)【含答案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