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浮力(测试)-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展开专题12 浮力(测试)(原卷版)
(时间6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
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
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2.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沉在水底”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木块很轻,铁块很重;
B.当静止时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当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D.当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3.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
A.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B.空中上升的气球
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 D.水中下沉的石块
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 ,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5.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
A.一样大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甲的最小
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如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
A. B.C.D.
7.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区域走向浅水区域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子,以下感受和分析中合理的是( )。
A.脚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D.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
8.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9.将实心的合金球和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如图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合金球沉底,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这时合金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2N,若已知合金球和木球体积之比为1:8,则( )。
A.合金球的重力为 3N;
B.合金球所受浮力为 2N;
C.合金球的密度为 3×103kg/m3;
D.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总浮力相差 4N
10.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不计质量与体积)的下端固定在足够高的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20cm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长方体A高为4cm,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内部底面积为200cm2,(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1N,弹簧长度就伸长0.1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0.25g/cm3;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0N;
C.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的拉力4N;
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刚浸没水中,容器中水的质量为4kg
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一长方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这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变化情况,g取10N/kg.则( )。
A.金属块的质量为0.4kg;
B.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是2N;
C.AB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D.AC过程中,金属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最大压强为800Pa
12.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甲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小于乙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
二、填空题(28分)
13.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4.7N的正方形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19.6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N。
14.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A、VB,质量分别是mA、mB,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 ,FB=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15.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10N/kg)
16.水中的鱼通过调节腹内鱼鳔中的空气多少实现浮沉,实质上是靠改变 (“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时,浮力大小 ,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将 。
17.在一足够高的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原长10cm,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木块的边长为10cm,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如图所示,此时弹簧长度为6 cm(已知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所受力的变化量为1N)。现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液体,当木块A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则木块A的密度为 kg/m3,在木块A正上方再放置一合金块B,静止时液面刚好浸没B。已知合金块B的体积为100cm3,高为4cm,则合金块B的重力为 N。(弹簧的体积忽略不计)
18.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则: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进入水中的体积 ;物体B的密度 。
三、试题探究题(10分)
19.某组同学利用如下器材和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
(2)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 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3)在进行步骤C时看到的现象是: 。
(4)DE两步可以算出小桶中水的重力,这个重力跟 相等。
(5)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如图不同,这个步骤是 (选填代号即可)。
四、综合题(26分)
20.(9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喜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水面位始终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漫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的质量;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21.(12分)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 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 g/cm3;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 。
22.(5分)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多大?
(2)如果容器中装的是另外一种液体,尺寸仍如图,若容器底受到的压强为3200Pa,则另外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2功和机械能(测试):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2功和机械能(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1浮力(测试):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1浮力(测试),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测练专题12 浮力(讲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测练专题12 浮力(讲练)(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认识,75×103kg/m3;,汽艇和热气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