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专项测评练习题(无超纲)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34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专项测评练习题(无超纲)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34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专项测评练习题(无超纲)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341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若点在点的北偏西,点在点的西南方向,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2、已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并且满足,若cm,则线段AB的长为( )
A.4cm B.36cm C.4cm或36cm D.4cm或2cm
3、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m与直线n相交于点D B.点A在直线n上
C.DA+DB<CA+CB D.直线m上共有两点
4、小明爸爸准备开车到园区汇金大厦,他在小区打开导航后,显示两地距离为,而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的长度分别为、、(如图),这个现象说明(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垂线段最短
C.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5、若的补角是,则的余角是( )
A. B. C. D.
6、如图,在的内部,且,若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可能是( )
A.340° B.350° C.360° D.370°
7、①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②平角等于180°;③一个角是70°39',它的补角是19°21';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
8、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α与∠β相等的是( )
A. B.
C. D.
9、如图,已知线段n与挡板另一侧的四条线段a,b,c,d中的一条在同一条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
A.a B.b C.c D.d
10、在一幅七巧板中,有我们学过的( )
A.8个锐角,6个直角,2个钝角 B.12个锐角,9个直角,2个钝角
C.8个锐角,10个直角,2个钝角 D.6个锐角,8个直角,2个钝角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北京时间21点30分,此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度是____________.
2、西北方向:_________;西南方向:__________;东南方向:__________;东北方向:__________
3、若一个角度数是115°6′,则这个角的补角是___________.
4、∠AOB的大小可由量角器测得(如图所示),则∠AOB的补角的大小为_____度.
5、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___边形.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已知线段AB
(1)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①延长线段AB到C,使;
②延长线段BA到D,使;
(2)在(1)条件下,请直接回答线段BD与线段A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在(1)条件下,如果AB=2cm,请求出线段BD和CD的长度.
2、如图,已知平分平分.
(1)求的度数.
(2)求的度数.
3、规定: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当CA=3CB时我们称C为的“三倍距点”,当CB=3CA时,我们称C为的“三倍距点”, 点A所表示的数为a,点B所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a+3)2+|b﹣5|=0.
(1)a= ,b= ;
(2)若点C在线段AB上,且为[A,B]的“三倍距点”,则点C表示的数为 ;
(3)点M从点A出发,同时点N从点B出发,沿数轴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当为M,N两点的“三倍距点”时,求t的值.
4、如图1,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O为原点,AB表示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
(1)若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求线段OT的长度;
(2)如图2,若Q为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Q、B出发以个单位/s,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C在线段AQ上,D在线段BQ上),运动的时间为ts.若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请求出AQ的长;
(3)如图3,E、F为线段OB上的两点,且满足,,动点M从A点、动点N从F点同时出发,分别以3个单位/s,1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右运动,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得成立?若存在,求此时MN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如图,线段AB的长为12,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C=4,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由题意得:再求解 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由题意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方向角的含义,角的和差关系,掌握“方向角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分点D在点B的右侧时和点D在点B的左侧时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求解.
【详解】
解:当点D在点B的右侧时,
∵,
∴AB=BD,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BC=,
∵,
∴,
∴BD=4,
∴AB=4cm;
当点D在点B的左侧时,
∵,
∴AD=,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AC=BC=,
∵,
∴-=6,
∴AB=36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计算,分两种情况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D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相交、点与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A、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则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点在直线上,则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则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则此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相交、点与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练掌握直线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完成解答.
【详解】
由题意知,17.8km是两地的直线距离,而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度是两地的非直线距离,此现象说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这个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差值为90°,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α的补角等于130°,
∴∠α的余角等于:130°-90°=4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正确得出余角和补角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6、B
【解析】
【分析】
根据角的运算和题意可知,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AOB+∠BOC+∠COD+∠AOC+∠BOD+
∠AOD,然后根据,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
∠AOB+∠BOC+∠COD+∠AOC+∠BOD+∠AOD=3∠AOD+∠BOC
∵,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
∴A、当3∠AOD+∠BOC=340°时,则= ,不符合题意;
B、当3∠AOD+∠BOC=3×110°+20°=350°时,则=110°,符合题意;
C、当3∠AOD+∠BOC=360°时,则=,不符合题意;
D、当3∠AOD+∠BOC=370°时,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7、B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的表示方法,平角,补角,线段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①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正确
②平角等于180°,正确
③一个角是70°39',它的补角应为:,所以错误
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的表示方法,平角,补角,线段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分析】
A、由图形可得两角互余,不合题意;
B、由图形得出两角的关系,即可做出判断;
C、根据图形可得出两角都为45°的邻补角,可得出两角相等;
D、由图形得出两角的关系,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解:A、由图形得:α+β=90°,不合题意;
B、由图形得:β+γ=90°,α+γ=60°,
可得β﹣α=30°,不合题意;
C、由图形可得:α=β=180°﹣45°=135°,符合题意;
D、由图形得:α+45°=90°,β+30°=90°,可得α=45°,β=60°,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角的余角相等,三角尺中角度的计算,掌握三角尺中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分析】
利用直尺画出遮挡的部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利用直尺画出图形如下:
可以看出线段b与n在一条直线上.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射线,直线,利用直尺动手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副七巧板图形,查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个数即可.
【详解】
5个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直角,10个锐角,1个正方形,4个直角,1个平行四边形,2个钝角,2个锐角,
在一幅七巧板中根据12个锐角,9个直角,2个钝角.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分类,平面图形,掌握角的分类,平面图形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10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3、9点所在直线和6、12点所在直线垂直,通过角度的乘除和和差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
∵3、9点所在直线和6、12点所在直线垂直
∴北京时间21点30分时,分针和x的夹角为:
∴此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度是:
故答案为:10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度的乘除和和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 射线OE 射线OF 射线OG 射线OH
【解析】
略
3、64°54'
【解析】
【分析】
根据补角的定义(若两个角之和为,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补角的定义,理解补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4、14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出∠AOB=40°,再根据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AOB=40°,
则∠AOB的补角的大小为:180°−∠AOB=140°.
故答案为:140.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八
【解析】
【分析】
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组成(n-2)个三角形,依此可得n的值,即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n-2=6,
解得:n=8,
故答案为:八.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将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三、解答题
1、 (1)①画图见解析;②画图见解析
(2)BD=1.5AC;
(3)cm,cm
【解析】
【分析】
(1)①先延长 再作即可;②先延长 再作即可;
(2)先证明 从而可得答案;
(3)由 结合 从而可得答案.
(1)
解:如图所示,BC、AD即为所求;
(2)
解:
(3)
解:∵AB=2cm,
∴AC=2AB=4cm,
∴AD=4cm,
∴BD=4+2=6cm,
∴CD=2AD=8cm.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的和差运算,熟练的利用作图得到的已知信息求解未知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
2、 (1)60°
(2)10°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2∠AOB,即可求解;
(2)先求出∠COE的度数,再求出∠DOE的度数,最后根据∠COD=∠COE-∠DOE计算即可.
(1)
∠AOB =,OB平分∠AOC
∠AOC =2∠AOB=2=
(2)
∠AOE=,∠AOC =
∠COE=∠AOE-∠AOC=-=
又OD平分∠AOE
∠DOE=∠AOE==70°
∠COD=∠COE-∠DO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角平分线把已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
3、 (1)
(2)3
(3) 或或
【解析】
【分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得: 再解方程可得答案;
(2)由新定义可得 从而可得答案;
(3)当运动时间为秒时,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根据新定义分两种情况讨论:当时,则 当时,则 再解方程可得答案.
(1)
解:
解得:
故答案为:
(2)
解: 点C在线段AB上,且为[A,B]的“三倍距点”,
点对应的数为:
故答案为:3
(3)
解:当运动时间为秒时,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当时,则
或
解得:,而无解,
当时,则 即
或
解得: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平方与绝对值非负性的应用,绝对值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熟练的利用方程解决动点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4、 (1)5
(2)5
(3)存在,9或0
【解析】
【分析】
(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5,b=10,得到AB=10-(-5)=15,由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得到BT=5,根据OT=OB-BT求出结果;
(2)由运动速度得到BD=2QC,由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得到BQ=2AQ,即可求出AQ;
(3)先求出BF=4,EF=2,AE=9.当时,得到9-3m+4-m=9,当时,得到3m-9+4-m=9;当m>4时,得到3m-9+m-4=9,解方程即可.
(1)
解:∵,
∴a+5=0,b+2a=0,
∴a=-5,b=10,
∴点A表示数-5,点B表示数10,
∴AB=10-(-5)=15,
∵T为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
∴BT=5,
∴OT=OB-BT=5;
(2)
解:∵C、D两点分别从Q、B出发以个单位/s,个单位/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C在线段AQ上,D在线段BQ上),
∴BD=2QC,
∵C、D运动到任意时刻时,总有,
∴BQ=2AQ,
∵BQ+AQ=15,
∴AQ=5;
(3)
解:∵,,
∴BF=4,EF=2,AE=9,
设点M运动ms,
当时,如图,
∵EM=9-3m,BN=4-m,,
∴9-3m+4-m=9,
解得m=1,
∴MN=9-3m+2+m=9;
当时,如图,
∵EM=3m-9,BN=4-m,,
∴3m-9+4-m=9,
解得m=7(舍去);
当m>4时,如图,
∵EM=3m-9,BN=m-4,,
∴3m-9+m-4=9,
解得m=;
∴MN=15-3m+m-4=0;
综上,存在,此时MN的长度为9或0.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数轴上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
【解析】
【分析】
根据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知:,
∴
∴线段MN的长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有关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点E,在一幅七巧板中,有我们学过的,如图,射线OA所表示的方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如图,一副三角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列生活,上午10,如果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