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冀教版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的切线,B为切点,连接,与交于点C,D为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C、点B重合),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2、如图,⊙O的半径为2,PA,PB,CD分别切⊙O于点A,B,E,CD分别交PA,PB于点C,D,且P,E,O三点共线.若∠P=60°,则CD的长为( )
A.4 B.2 C.3 D.6
3、如图,从⊙O外一点P引圆的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是A,B,若∠APB=60°,PA=5,则弦AB的长是( )
A. B. C.5 D.5
4、在中,,cm,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与直线AB相切.则r的取值正确的是( )
A.2cm B.2.4cm C.3cm D.3.5cm
5、如图,BE是⊙O的直径,点A和点D是⊙O上的两点,过点A作的切线交BE延长线于点C,若∠ADE=36°,则∠C的度数是( )
A.18° B.28° C.36° D.45°
6、如图,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三点,且ABCD,BO=3,CO=4,则OF的长为( )
A.5 B. C. D.
7、的半径为5 , 若直线与该圆相交,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能是 ( )
A.3 B.5 C.6 D.10
8、已知的半径为5cm,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4cm,则点P和圆的位置关系( )
A.点在圆内 B.点在圆外 C.点在圆上 D.无法判断
9、如图是一个含有3个正方形的相框,其中∠BCD=∠DEF=90°,AB=2,CD=3,EF=5,将它镶嵌在一个圆形的金属框上,使A,G, H三点刚好在金属框上,则该金属框的半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CD边上,连接AE,将沿AE翻折,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连接AF,在AF上取点O,以O为圆心,线段OF的长为半径作⊙O,⊙O与AB,AE分别相切于点G,H,连接FG,GH.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四边形EFGH是菱形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若⊙O的周长为8π,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2、半径为3cm的圆内有长为的弦,则此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______.
3、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P在上,则∠BPC的度数为_____.
4、如图,已知PA、PB是⊙O的两条切线,点A、点B为切点,线段OP交⊙O于点M.下列结论:①PA=PB;②OP⊥AB;③四边形OAPB有外接圆;④点M是△AOP外接圆的圆心.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5、在同一平面上,外有一点P到圆上的最大距离是8cm,最小距离为2cm,则的半径为______cm.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D,点O在上,以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于点E、F.
(1)试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与点B的坐标分别是(1,0),(7,0).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一点P,给出如下定义:如果∠APB=45°,那么称点P为线段AB的“完美点”.
①设A、B、P三点所在圆的圆心为C,则点C的坐标是 ,⊙C的半径是 ;
②y轴正半轴上是否有线段AB的“完美点”?如果有,求出“完美点”的坐标;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2)若点P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则当∠APB的度数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 .
3、如图,在中,,平分,与交于点,,垂足为,与交于点,经过,,三点的与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半径.
4、如图,是的直径,是半径,连接,.延长至点,使,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半径的长.
5、数学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在矩形中,,,是的中点,是边上一点,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当等于多少时,与矩形的边相切?”.
小明的思路是:解题应分类讨论,显然不可能与边及所在直线相切,只需讨论与边及相切两种情形.请你根据小明所画的图形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1,当与相切于点时,求的长;
(2)如图2,当与相切时,
①求的长;
②若点从点出发沿射线移动,连接,是的中点,则在点的移动过程中,直接写出点在内的路径长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如图:连接OB,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BA=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COB,然后再根据圆周角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OB,
∵是的切线,B为切点
∴∠OBA=90°
∵
∴∠COB=90°-42°=48°
∴=∠COB=24°.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掌握圆周角等于对应圆心角的一半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解析】
【分析】
,先证明,得出,,得出,过点作,在中,设,则,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连接,
在和,
PA,PB,分别切⊙O于点A,B,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又,
,
,
,
过点作,如下图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点为的中点,
,
在中,
设,则,
,
,
解得:,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掌握切线的性质来求解.
3、C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切线长定理得到PA=PB,再利用∠APB=60°可判断△APB为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
解:∵PA,PB为⊙O的切线,
∴PA=PB,
∵∠APB=60°,
∴△APB为等边三角形,
∴AB=PA=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B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过C作CD⊥AB,交AB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C与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利用面积法求出CD的长,即为所求的r.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过C作CD⊥AB,交AB于点D,
在Rt△ABC中,AC=3cm,BC=4cm,
根据勾股定理得:AB==5(cm),
∵S△ABC=BC•AC=AB•CD,
∴×3×4=×10×CD,
解得:CD=2.4,
则r=2.4(cm).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
【分析】
连接OA,DE,利用切线的性质和角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详解】
解:连接OA,DE,如图,
∵AC是的切线,OA是的半径,
∴OAAC
∠OAC=90°
∠ADE=36°
AOE=2∠ADE=72°
∠C=90°-∠AOE=90°-72°=18°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能求出∠OAC和∠AOC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连接OF,OE,OG,根据切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OB平分,OC平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之间的关系得出,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再由三角形的等面积法即可得.
【详解】
解:连接OF,OE,OG,
∵AB、BC、CD分别与相切,
∴,,,且,
∴OB平分,OC平分,
∴,,
∵,
∴,
∴,
∴,
,
∴,
∴,
故选:D.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圆的切线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理解题意,作出辅助线,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7、A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l和⊙O相交⇔d<r,即可判断.
【详解】
解:∵⊙O的半径为5,直线l与⊙O相交,
∴圆心D到直线l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是0≤d<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记住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
8、A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O的半径为5cm,点P与圆心O的距离为4cm,5cm>4cm,
∴点P在圆内.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长时,点在圆内;当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时,点在圆上;当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长时,点在圆外.
9、A
【解析】
【分析】
如图,记过A,G, H三点的圆为则是,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记的交点为 的交点为 延长交于为的垂直平分线,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再设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如图,记过A,G, H三点的圆为则是,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记的交点为 的交点为 延长交于为的垂直平分线,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为正方形,则
设 而AB=2,CD=3,EF=5,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而
又 而
解得: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接圆圆心的确定,圆的基本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确定过A,G, H三点的圆的圆心是解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由折叠可得∠DAE=∠FAE,∠D=∠AFE=90°,EF=ED,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AG=AH,∠GAF=∠HAF,进而求出∠GAF=∠HAF=∠DAE=30°,据此对A作出判断;接下来延长EF与AB交于点N,得到EF是⊙O的切线,AN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HE=EF可对B作出判断;在RtEFC中,∠C=90°,∠FEC=60°,则EF=2CE,再结合AD=DE对C作出判断;由AG=AH,∠GAF=∠HAF,得出GH⊥AO,不难判断D.
【详解】
解:由折叠可得∠DAE=∠FAE,∠D=∠AFE=90°,EF=ED.
∵AB和AE都是⊙O的切线,点G、H分别是切点,
∴AG=AH,∠GAF=∠HAF,
∴∠GAF=∠HAF=∠DAE=30°,
∴∠BAE=2∠DAE,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延长EF与AB交于点N,如图:
∵OF⊥EF,OF是⊙O的半径,
∴EF是⊙O的切线,
∴HE=EF,NF=NG,
∴△ANE是等边三角形,
∴FG//HE,FG=HE,∠AEF=60°,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FEC=60°,
又∵HE=EF,
∴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AG=AH,∠GAF=∠HAF,
∴GH⊥AO,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Rt△EFC中,∠C=90°,∠FEC=60°,
∴∠EFC=30°,
∴EF=2CE,
∴DE=2CE.
∵在Rt△ADE中,∠AED=60°,
∴AD=DE,
∴AD=2CE,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及推论,切线的判定,菱形的定义,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等,正确理解翻折变换及添加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4
【解析】
【分析】
由周长公式可得⊙O半径为4,再由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公式可得正六边形ABCDEF中心角为,即可知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则可求得六边形ABCDEF边长.
【详解】
∵⊙O的周长为8π
∴⊙O半径为4
∵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
∴正六边形ABCDEF中心角为
∴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
∴正六边形ABCDEF边长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公式,正n边形的每个中心角都等于,由中心角为得出正六边形ABCDEF为6个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组成的是解题的关键.
2、60°或120°
【解析】
【分析】
如下图所示,分两种情况考虑:D点在优弧CDB上或E点在劣弧BC上时,根据三角函数可求出∠OCF的大小,进而求出∠BOC的大小,再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出∠D、∠E大小,进而得到弦BC所对的圆周角.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考虑:D在优弧CDB上或E在劣弧BC上时,可得弦BC所对的圆周角为∠D或∠E,如下图所示,
作OF⊥BC,由垂径定理可知,F为BC的中点,
∵BC=,
∴CF=BF=BC=× =,
又因为半径为3,
∵OC=3,
在Rt△FOC中,cos∠OCF= =÷3=,
∴∠OCF=30°,
∵OC=OB,
∴∠OCF=∠OBF=30°,
∴∠COB=120°,
∴∠D=∠COB=×120°=60°,
又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E=120°,
则弦BC所对的圆周角为60°或120°.
故答案为:60°或12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3、45°##45度
【解析】
【分析】
连接OB、OC,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OC的度数,利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得到答案.
【详解】
解:连接OB、O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OC=90°,
∴∠BPC=,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内接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熟记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4、①②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切线长定理判断①,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②,利用切线的性质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判断③,利用反证法判断④.
【详解】
解:如图, 是的两条切线,
故①正确,
故②正确,
是的两条切线,
取的中点,连接,则
∴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则共圆,故③正确,
M是外接圆的圆心,
与题干提供的条件不符,故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
故填①②③.
【点睛】
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长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四边形的外接圆等知识点,综合运用圆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5或3##3或5
【解析】
【分析】
分点P在圆内或圆外进行讨论.
【详解】
解:①当点P在圆内时,⊙O的直径长为8+2=10(cm),半径为5cm;
②当点P在圆外时,⊙O的直径长为8-2=6(cm),半径为3cm;
综上所述:⊙O的半径长为 5cm或3cm.
故答案为:5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解答题
1、 (1)BC与⊙O相切,理由见详解
(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先证明OD∥AC,即可证得∠ODB=90°,从而证得BC是圆的切线;
(2)由题意直接根据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论.
(1)
解: BC与⊙O相切.
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
∴∠BAD=∠CAD.
又∵OD=OA,
∴∠OAD=∠ODA.
∴∠CAD=∠ODA.
∴OD∥AC.
∴∠ODB=∠C=90°,即OD⊥BC.
又∵BC过半径OD的外端点D,
∴BC与⊙O相切;
(2)
∵,∠ODB=90°,,
∴,
在Rt△OBD中,
由勾股定理得:,
∴S△OBD= OD•BD= ,S扇形ODF= ,
∴阴影部分的面积=.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扇形面积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1)①(4,3)或C(4,−3),,②,
(2)
【解析】
【分析】
(1)①在x轴的上方,作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B,易知A,B,P三点在⊙C上,圆心C的坐标为(4,3),半径为3,根据对称性可知点C(4,−3)也满足条件;②当圆心为C(4,3)时,过点C作CD⊥y轴于D,则D(0,3),CD=4,根据⊙C的半径得⊙C与y轴相交,设交点为,,此时,在y轴的正半轴上,连接、、CA,则==CA =r=3,得,即可得;
(2)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设此时圆心为E,则E在第四象限,在y轴的负半轴上任取一点M(不与点P重合),连接MA,MB,PA,PB,设MB交于⊙E于点N,连接NA,则∠APB=∠ANB,∠ANB是△MAN的外角,∠ANB>∠AMB,即∠APB>∠AMB,过点E作EF⊥x轴于F,连接EA,EP,则AF=AB=3,OF=4,四边形OPEF是矩形,OP=EF,PE=OF=4,得,则,即可得.
(1)
①如图1中,
在x轴的上方,作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B,易知A,B,P三点在⊙C上,
圆心C的坐标为(4,3),半径为3,
根据对称性可知点C(4,−3)也满足条件,
故答案是:(4,3)或C(4,−3),,
②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线段AB的“等角点”。
如图2所示,当圆心为C(4,3)时,过点C作CD⊥y轴于D,则D(0,3),CD=4,
∵⊙C的半径,
∴⊙C与y轴相交,
设交点为,,此时,在y轴的正半轴上,
连接、、CA,则==CA =r=3,
∵CD⊥y轴,CD=4,,
∴,
∴,;
当圆心为C(4,-3)时,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2)
当过点A,B的圆与y轴负半轴相切于点P时,∠APB最大,理由如下:
如果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设此时圆心为E,则E在第四象限,
如图3所示,在y轴的负半轴上任取一点M(不与点P重合),
连接MA,MB,PA,PB,设MB交于⊙E于点N,连接NA,
∵点P,点N在⊙E上,
∴∠APB=∠ANB,
∵∠ANB是△MAN的外角,
∴∠ANB>∠AMB,
即∠APB>∠AMB,
此时,过点E作EF⊥x轴于F,连接EA,EP,则AF=AB=3,OF=4,
∵⊙E与y轴相切于点P,则EP⊥y轴,
∴四边形OPEF是矩形,OP=EF,PE=OF=4,
∴⊙E的半径为4,即EA=4,
∴在Rt△AEF中,,
∴,
即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
3、 (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连接,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从而,得到,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可证是的切线;
(2)证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的半径.
(1)
证明:连接,
∵,
∴,
∴是直径,是的中点.
∵平分,
∴,
∵,
∴,
∴,
∴.
又∵,
∴,
∴,
又∵经过半径的外端,
∴是的切线.
(2)
解:∵,
∴,
在与中,
,,
∴.
∴,
在中,,,
∴.
设半径为,则,,
即,
∴.
∴的半径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是解(1)的关键,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2)的关键.
4、 (1)证明见解析
(2)⊙O半径的长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度的数量关系,可得,即,进而可证是的切线;
(2)由题意知,,由可得的值,由,知,,得,在中,,求解即可.
(1)
证明:∵是的直径
∴
∴
∵
∴
∴,
∴
∴是的切线;
(2)
解:∵,
∴
∵
∴
∵,
∴
∴,
∵
∴
∴,
在中,,即
∴
∴半径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正切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5、 (1)BP=2
(2)①4.8;②9.6
【解析】
【分析】
(1)连接PT,由⊙P与AD相切于点T,可得四边形ABPT是矩形,即得PT=AB=4=PE,在Rt△BPE中,用勾股定理即得BP=2;
(2)①由⊙P与CD相切,有PC=PE,设BP=x,则PC=PE=10-x,在Rt△BPE中,由勾股定理得x2+22=(10-x)2,即可解得BP=4.8;②点M在⊙P内的路径为EM,过P作PN⊥EM于N,由EM是△ABQ的中位线,可得四边形BPNE是矩形,即知EN=BP=4.8,故EM=2EN=9.6.
(1)
连接PT,如图:
∵⊙P与AD相切于点T,
∴∠ATP=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90°,
∴四边形ABPT是矩形,
∴PT=AB=4=PE,
∵E是AB的中点,
∴BE=AB=2,
在Rt△BPE中,;
(2)
①∵⊙P与CD相切,
∴PC=PE,
设BP=x,则PC=PE=10-x,
在Rt△BPE中,BP2+BE2=PE2,
∴x2+22=(10-x)2,
解得x=4.8,
∴BP=4.8;
②点Q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M是AQ的中点,点M在⊙P内的路径为EM,过P作PN⊥EM于N,如图:
由题可知,EM是△ABQ的中位线,
∴EM∥BQ,
∴∠BEM=90°=∠B,
∵PN⊥EM,
∴∠PNE=90°,EM=2EN,
∴四边形BPNE是矩形,
∴EN=BP=4.8,
∴EM=2EN=9.6.
故答案为:9.6.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与圆的综合应用,涉及直线和圆相切、勾股定理、动点轨迹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M的轨迹是△ABQ的中位线.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4页。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优秀巩固练习,共34页。
冀教版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冀教版第29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