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22 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展开《运动物体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物体的快慢》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以探索物体运动快慢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赛跑,怎样知道谁跑的快呢?”提示学生准备卷尺等材料。基于学生的学校生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呈现了三幅学生在跑道赛跑的场景图,分别体现的是相同距离跑了不同时间、相同时间跑了不同距离、不同时间又跑了不同距离。使学生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等”的呈现,使学生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活动二: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呈现了自行车、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图片及两个卡通人物说出的泡泡语“我从资料上看到,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和“从北京到上海,我选择乘坐高速列车”。引导学生体验和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出行时要选择合适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列车时刻表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查阅列车运行时间及各地之间的距离,发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规律。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见的交通工具入手,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比较分享,熟练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能认识常见交通工具的速度。但对如何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准确建立速度的概念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运动会上同学们赛跑场景的观察中,提出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
2.能依据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比较中,选择正确的外出旅游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结合高速列车的速度提升,意识到人类的需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重 难 点】速度概念的建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卷尺等
教师准备:课件、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PPT 2 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
2.提出问题:在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赛跑,怎样知道谁跑到快呢?
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判断谁跑的快。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测量距离的工具。
二、导入新课
1.[PPT 3 出示]学生赛跑的图片
(1)提出问题: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你们觉得这三次赛跑中谁跑得快呢?(男生叫小明,女生叫小花)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
板书课题: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探究过程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测量跑的时间和距离
(1)[PPT 4 出示]测量同学跑50米所用的时间。
(2)[PPT 5 出示]测量同学8秒钟跑的距离。
(3)[PPT 6 出示]测量同学用不同时间,跑出的距离。
2.分析、比较谁跑的快
(1)距离相同时,比时间。
提出问题: 50米跑是怎样决出名次的?谁能和大家说明一下?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在运动会上,我们确实是通过比较竞赛运动员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
(2)时间相同时,比距离
提出问题:跑相同时间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不错,在平时我们也经常通过比较运动员在相同时间所跑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
[PPT 7出示] 距离相同 比时间 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 比距离 距离长的快
(3)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提出问题:跑不同时间,不同距离,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转化成第1个或第2个问题)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人们确实是把这种问题转化成了第1个或第2个问题来解决的:
A: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物体通过的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计算方法:路程÷时间
B:比较物体通过单位路程(1米、1千米……)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计算方法:时间÷路程
人们通常是采用A: 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的。这就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
速度=路程÷时间
[PPT 8出示] 运动得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
4.测速度的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根据速度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想法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同时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进行计算。常用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
(二)交通工具的选择
1.[PPT 9出示]常用交通工具速度资料:
人:4-20公里/小时(刘翔比赛中是30公里/小时!马拉松的平均速度24公里/小时!)
自行车:10-40公里/小时(在比赛中最高可达60公里/小时)
摩托车:30-100公里/小时(在比赛MOTOGP中可达320公里/小时)
汽车: 40-180公里/小时(在F1大赛中最高记录好像是380公里/小时)
火车;80-300公里/小时(磁悬浮列车可达430公里/小时)
机:500-1800公里/小时(某些高速侦察机可超过3600,相当于一秒钟跑一公里!!)
在生活的一般速度可定为:人5公里/小时,自行车15公里/小时,摩托车60公里/小时,汽车8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300公里/小时,飞机1000公里/小时。
(2)提出问题
A:北京到上海路程大约是1200公里,王明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去旅游,你认为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李强有急务要从北京去上海,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
B:王老师家离学校10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
C:16岁的小明家离学校1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
(3)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
(4)教师小结:交通工具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任务需求、时间成本、财力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才能选择出最佳的交通工具。
四、拓展活动
1.[PPT 10出示]课下查阅列车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
分析各个车站之间的距离和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用的时间,计算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的运行速度,比较速度的变化。
【板书设计】
运动物体的快慢
距离相同 比时间 时间少的快
时间相同 比距离 距离长的快
速度=路程÷时间
运动得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
科学四年级上册21 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21 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21 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21 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22 物体运动的快慢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22 物体运动的快慢表格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人新课,学习新知,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