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09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09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09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线下二模)文综地理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 一、单选题 |
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将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近年采用该处置技术的某集团水泥厂在北京投产,但实际废物处理量远小于设计最大处理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在石灰岩矿附近布局相比,该水泥厂在北京布局的区位优势是
①政策支持②原料充足
③能源廉价④临近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为了充分发挥该水泥厂的废物处理能力,应该
A.延长工厂运作时间 B.增加工厂员工数量
C.推进垃圾分类回收 D.加大工厂设备采购
【答案】1.C
2.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1.由材料“是将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可知,该水泥厂有利于北京固体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有政策支持,①正确。与在石灰岩矿附近布局相比,北京原料并不充足,②错。北京经济发达,物价水平较高,能源并不廉价,③错。北京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水泥厂在北京布局能临近市场,④正确。①④正确,选C。
2.由材料“但实际废物处理量远小于设计最大处理量”可知,影响该水泥厂的废物处理能力的因素是废弃量,因此为充分发挥该水泥厂的废物处理能力,应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以获得更多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C正确。
【点睛】
根据材料定义及“但实际废物处理量远小于设计最大处理量”来判断影响水泥厂的主要因素。
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叶片有厚厚的外皮。非洲西南部沿海平原的箭袋树星空庄园是全球最佳的星空拍摄地之一,每年6-8月是该地最适宜拍摄星空的季节。下图为某摄影师以当地的箭袋树为前景,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拍摄该照片时,甲树位于摄影师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4.箭袋树树枝上覆盖一层明亮白色粉末的主要作用是
A.隔离高温空气 B.吸引昆虫授粉
C.增强阳光反射 D.防止植物蒸腾
5.该地每年6-8月最适宜星空拍摄的原因是
A.昼短夜长,观星时间较长 B.寒流流经,夜间较为凉爽
C.时逢夏季,大气透明度高 D.人烟稀少,灯光干扰较少
【答案】3.A
4.C
5.A
【解析】
【详解】
1.材料信息表明,题中照片是某摄影师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图。星星轨迹应由地球自转导致,轨迹的中心点应为地球极点对应天极点,材料信息表明,拍摄地点在非洲西南部沿海平原,位于南半球,因此拍摄的星空图应为南天极附近的区域,南天极位于拍摄者的正南方,则左边为东,右边为西,照片中的甲树位于南天极所示方向偏左,因此拍摄该照片时,甲树位于摄影师的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图中显示,南天极仰角不高,表示拍摄者所在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高,太阳辐射强烈,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过于强烈的太阳光不利于其生长,因此为了适应环境,箭袋树树枝上覆盖一层明亮白色粉末,而明亮的白色粉末可以增强阳光反射,避免叶片晒伤,C符合题意;隔离高温空气和防止植物蒸发腾是叶片上厚厚的外皮的主要功能,不是白色粉末的主要作用,排除A、D;明亮的白色粉末反射的强光有可能排斥昆虫靠近,不会吸引昆虫授粉,排除B。故选C。
3.该地位于非洲西南沿海平原,处于南半球,每年6-8月为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夜晚适宜观察星空,因此此时观星时间较长,A符合题意;当地寒流流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不是该地每年6-8月最适宜星空拍摄的原因,排除B;该地位于南半球,每年6-8月是冬季,排除C;当地人口密度不会有明显季节变化,因此人烟稀少、灯光干扰较少不是该地每年6-8月最适宜星空拍摄的原因,排除D。故选A。
【点睛】
春分日(3.21)和秋分日(9.23):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 :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秋分日(9.23)至春分日(3.21):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全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200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00--2010年,影响广西与安徽流入广东人口增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基数 B.地理位置
C.经济水平 D.饮食习惯
7.2010--2015年,关于广东人口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广东变为人口净流出省 B.云南流人广东人口增加
C.福建流人广东人口减少 D.河南流人广东人口不变
8.与2000--2010年相比,导致2010--2015年四川流人广东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部崛起用工增加②四川劳动力规模扩大
③四川人口总量减少④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6.B
7.B
8.D
【解析】
【分析】
6.读图可知,2000--2010年,广西与安徽相比,广西流入广东的人口增量远远大于安徽,这是由于广西与广东的距离更近,所以流入人口增量大,而安徽距离广东的距离远,所以,流入人口增量小,B正确。人口基数、饮食习惯对人口流动影响不大,AD错误,广西与安徽都是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不是造成广西与安徽流入广东人口增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B。
7.读图可知,2010--2015年,广东跨省流入人口年均增量有部分省区为负数,但广东依然为人口净流入省,A错误。读图可知,2010--2015年,云南流入广东的人口年均增量为正数,说明云南流人广东人口增加,B正确。读图可知,2010--2015年,福建流入广东的人口年均增量为正数,说明福建流人广东人口增加,C错误。读图可知,2010--2015年,河南流人广东的人口增量为负数,说明河南流人广东的人口减少,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四川流入广东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西部崛起用工增加,人口在当地就业,①正确。四川劳动力规模扩大不会造成流入广东的人口大幅度减少,②错误。四川人口总量并没有减少,③错误。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会导致流入广东的人口减少,④正确。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某实验团队在湖北省西北部山区茶园开展不同施肥(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机肥三种)措施下的氮排放对照实验。实验以当年9月至次年8月为一个周期,施肥时间为10月和2月。下图是实验周期内的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氮排放量逐月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实验统计数据表明,总体上氮排放量
A.秋季大于春季 B.不施肥大于施肥
C.春季小于夏季 D.有机肥小于化肥
10.能保证茶叶增产又尽量减少环境不良影响的措施是
A.减少施肥或不施肥 B.尽可能施用有机肥
C.在强降水天气施肥 D.一次施足全年肥料
11.古语云“明前茶,贵如金”,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①阳光照射时间长,虫害少
②阴天雨天雾天多,生长快
③茶树积累养分足,茶芽壮
④气温土温水温低,产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D
10.B
11.D
【解析】
【分析】
9.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氮排放量春季最大,秋季小于春季,春季大于夏季,AC错误;不施肥小于施肥,B错误;有机肥小于化肥,D正确;故选D。
10.施肥有利于保证茶叶增产,有机肥氮排放量较小,可尽量减少环境不良影响,故应尽可能施用有机肥,B正确,A错误;在强降水天气施肥易造成肥料的流失,C错误;一次施足全年肥料不利于吸收,D错误;故选B。
11.中国节气的清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茶树积累养分足,茶芽壮,③正确;气温土温水温低,产量少,④正确;清明前太阳直射点刚移到北半球,太阳照射时间较少,①错误;阴天雨天雾天多,生长慢,②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 二、综合题 |
1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参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喜温凉干燥、土质疏松的环境,生产周期一般为2-3年。甘肃省渭源县中北部盛产党参,因品质优良,曾享誉全国。近年来当地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党参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单产明显提高,而种植户的收益却增长缓慢。2018年某大型药企推行“企业+农户+基地”扶贫模式,在渭源县建设党参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由企业负责种苗、肥料的供应,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将精加工后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投入资金进行地方品牌推广。下图为渭源县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渭源党参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推测近年来当地种植户的收益增长缓慢的原因。
(4)说明该扶贫模式的优越性。
【答案】(1)高原地形,地势地伏较小,黄土广布。
(2)渭源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党参有机质的积累;黄土土质疏松,利于党参根系发育;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3)产量明显提高,市场供给过多;大量使用农药,有害物质残留;大量使用化肥,生产周期缩短,党参品质下降,价格下跌。
(4)企业负责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指导,有利于提高当地党参产量和品质;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增加收入(收入有保障)和提高生产积极性,农户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党参供应;促进基地基础设施和地方品牌建设,拓展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区域认知的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甘肃省渭源县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结合图示可知,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小,黄土高原由黄土堆积而成,所以黄土广布。
(2)据图可知,渭源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党参有机质的积累,由于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利于党参根系发育,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病虫害少,结合材料,党参的生长习性喜温凉干燥、土质疏松的环境,所以该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合党参生长,品质优良。
(3)据材料可知,近年来当地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 产量明显提高,市场供给过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党参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虽然单产明显提高, 但生产周期缩短,养分积累不足,且有农药残留,党参品质下降,价格下跌,种植户的收益增长缓慢。
(4)由材料可知,药企推行“企业+农户+基地”扶贫模式,在渭源县建设党参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由企业负责种苗、肥料的供应,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有利于提高当地党参产量和品质,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 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将精加工后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保证了销路,保障了收入,并投入资金进行地方品牌推广,完善了基地基础设施,扩大了市场。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作为世界容积最大的淡水湖,淡水资源储量达到23万亿立方米,年平均流入量601亿立方米。贝加尔湖湖水属于一类低矿化度软碳酸钙水,口感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和国际高质量天然饮用水标准。近年来,有人提议加大贝加尔湖天然饮用水的开发力度。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贝加尔湖水系分布和断层剖面示意图。
(1)简述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贝加尔湖水资源更新慢的原因。
(3)你是否同意加大贝加尔湖天然饮用水的开发力度,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岩层持续断裂下陷,形成狭长、深邃洼地;洼地持续扩大,形成巨大储水湖盆;纬度较高,流域内蒸发量长期小于降水量;陆地径流持续汇入湖盆,湖泊积水量不断增大。
(2)湖盆深,底层水交换更新难度大;湖泊储水量巨大,径流流入量和流出量远小于湖泊储水量,水体更新耗时长;径流主要汇入口与流出口集中在西南部,东北部湖水交换能力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流域内降水量较小,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湖面蒸发能力较弱。
(3)同意:贝加尔湖水储量巨大,资源丰富;水质好,适宜饮用;天然饮用水市场潜力大。或不同意: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开发难度大;远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物流成本高;可能破坏当地生物栖息地。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贝加尔湖水资源更新慢的原因及贝加尔湖天然饮用水的开发力度可行性等知识点。
【详解】
(1)据图二分析,贝加尔湖至少经历两次断裂,岩层持续断裂下陷,形成狭长、深邃洼地,易积水;洼地持续扩大,形成巨大储水湖盆,深度较深;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平均温度低,流域内蒸发量长期小于降水量;陆地径流持续汇入湖盆,外泄通道少,导致湖泊积水量不断增大。
(2)据图二分析,贝加尔湖湖盆深,最大接近5000米深度,底层水和表层水交换更新难度大;湖泊储水量巨大,交换周期长;径流流入量和流出量远小于湖泊储水量,水体更新耗时长;据图一分析,径流主要汇入口与流出口集中在西南部,东北部没有河流,湖水交换能力弱;深居内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年降水量小,流域内降水量较小,纬度位置较高,平均气温较低,湖面蒸发能力较弱。
(3)开放类试题,回答理由合理即可。若同意:贝加尔湖水储量巨大,“淡水资源储量达到23万亿立方米”,说明资源丰富;“贝加尔湖湖水属于一类低矿化度软碳酸钙水,口感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和国际高质量天然饮用水标准”,说明水质好,适宜饮用;随着世界环境质量变化,人类对天然优质饮用水需求量增加,市场潜力大。若不同意:该地区经济落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外运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距离市场远,物流成本高;大力开发可能破坏当地生物栖息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在“德国工业旅游排行榜”上,创建于1710年的梅森瓷器工厂排名第一。位于德国东部的小城梅森(如图所示)人口2.8万人,每年到梅森瓷器工厂参观的游客达到四、五十万。所有的梅森瓷器工厂技师,上岗前都要经历过三年半至十年的专业训练。他们受训的梅森绘画艺术学校建于1764年,堪称世界瓷器史上的首创。
分析梅森小城发展工旅游的优势,并说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答案】优势:梅森小城以梅森瓷器工厂项目为依托,梅森瓷器工厂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具有鲜明的个性,旅游资源的价值高;地处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游客消费能力强;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好,交通便利,服务质量高。
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梅森瓷器品牌知名度和新品种的推广,提升瓷器旅游产品的销售;增加餐饮、住宿、文创等旅游收益,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和对经济的影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主要考核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材料可知,梅森小城是以梅森瓷器工厂项目为依托,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梅森瓷器工厂创建于1710年,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具有独特性,游览价值高,吸引力强,位于德国,距离欧洲客源市场近,经济发达,游客消费能力强,发达国家的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好,交通便利,服务质量高,地区的接待能力强,由于每年到梅森瓷器工厂参观的游客达到四、五十万,增加了瓷器旅游产品的销售,提高梅森瓷器品牌知名度,所有的梅森瓷器工厂技师,上岗前都要经历过三年半至十年的专业训练,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餐饮、住宿、文创等旅游收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5.【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巢湖住于安徽省中部(如下图所示),多条河流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经裕溪河注入长江。巢湖与长江干流存在相互补给关系。与古巢湖相比,目前巢湖面积萎缩严重。
推测巢湖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原因:主要是西部河流带来泥沙大量淤积;长江汛期河水倒灌带来泥沙淤积;长江汛期河水顶托,湖区泥沙滞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措施:湖泊清淤;筑堤护岸,建闸拦沙,流域植树造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巢湖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及防治措施。
【详解】
据图分析,古巢湖和今巢湖相比,今巢湖西部地区面积变化最大,说明西部湖面萎缩最严重,应该主要是西部河流带来泥沙大量淤积导致萎缩;“经裕溪河注入长江、巢湖与长江干流存在相互补给关系”,夏季,长江汛期河水倒灌入湖,带来泥沙淤积;长江汛期河水顶托导致湖水外泄减少,湖区泥沙滞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减轻萎缩的措施可以针对泥沙沉积进行湖泊清淤,加深湖床深度;筑堤护岸,建闸拦沙,减少泥沙入湖,流域植树造林,减少河流含沙量。
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三模地理试卷(图片版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1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三模地理试卷(图片版有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2021年5月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答案pdf、福建省福州市2021年5月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及答案三检-splitted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