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19(2022新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7460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材简析】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旨在通过观察研究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体会生物的进化现象。聚焦板块:首先介绍了化石以及化石对研究古代生物的作用,引出本课研究的话题: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探索板块:探索部分包括 2 个活动。探索活动 1 是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本课选取了恐龙和猛犸象两种古代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索活动 2 是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一是观察化石,二是依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研讨板块: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是探索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研讨问题 1“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研讨问题 2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拓展板块:拓展活动是根据教科书上给出的简要步骤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可以用橡皮泥做活动材料,也可以选用黏土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古代生物多样性,利于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和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恐龙化石资料卡片、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资料卡片、装橡皮泥容器、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教学过程】一、聚焦:事迹激趣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同学们,这是1999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从化石存留的遗体、遗迹中,科学家得知昆明鱼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2.你还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预设:恐龙) 你是怎样知道的?(预设:博物馆看到恐龙化石)还有其他生物吗?3.揭示课题:古代生物多种多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生物多样性》。(板书课题)二、探索1:观察古生物化石,比较与现存生物异同(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恐龙化石资料卡片、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资料卡片]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一。(1)先阅读有关恐龙化石的资料卡片。(2)思考: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 2.学生对阅读、思考结果进行交流汇报。(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恐龙的哪些信息?(2)提问: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3.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二(1)阅读有关猛犸象化石和现代大象的资料卡片。(2)思考: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学生对阅读、对比结果进行交流汇报。(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猛犸象的哪些信息?(2)提问:它与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三、探索2: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预设5分钟)1.请同学观察这些古生物化石。2.根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并判断他们可能是什么古生物。3.教师出示化石的正确名称。四、研讨:探索活动的概括和总结(预设5分钟)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2.提问:我们知道了,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六、拓展:制作生物化石模型(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装橡皮泥容器、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等]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将橡皮泥压平。(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2.学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3.将制作好的生物化石模型展示在展示窗。【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多种多样的动物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