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2.玩泥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2.玩泥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第二课《玩泥巴》,此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而设置的课程。
本课用泥土为制作材料,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去发现运用压、捏、搓、团等基本方法,组合简单的立体模型,知道陶器,瓷器是由泥土通过加工而成。教学内容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在空间和质感上得到全新的认识,玩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研究、创造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对新课标及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制作泥塑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玩泥巴、做泥塑的过程中感受活动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4、重点:使学生掌握玩泥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
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玩泥巴、做泥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探索兴趣。一年级学对泥土有过做泥塑的体验,但没有太多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活动1 创设情境 生成主题 活动2筛泥土
活动3泥塑创作 反馈评价 活动4 欣赏图片 拓展延伸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一个捏好的泥塑。一次性包书纸若干张、筛子(筛孔大小不同)、塑料盆、矿泉水瓶装适量的水。PPT
学生材料:每组泥土若干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Flash动画与PwerP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创设
情境
活动1 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由四个小朋友玩泥巴的图片导入,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说说自己玩过泥巴吗?是怎么玩的?导入课题《玩泥巴》
观看图片分别汇报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
学生说说自己玩过泥巴吗? 怎么玩的?
用泥巴做了什么?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本节课题。
幻灯片 图片出示
二、
筛泥土
活动2 筛泥土
教师出示一个捏好的小章鱼让学生欣赏,之后出示一幅带杂质的泥土图片。让学生观察PPT展示两幅泥土图片,。细土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怎么做到的?让学生思考,介绍神器筛子,筛子的使用方法。
筛泥土用时5分钟,教师强调1按照拣——捻——筛 的顺序;2分工合作,人人参与;3筛完坐正,注意卫生。筛完:筛到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注意:筛子上的颗粒不要倒,就放在旁边。学生操作,我在旁边巡视指导。
欣赏老师的小章鱼,观看图片,通过观察分析知道树枝石头等不是泥土要把它们挑拣出来,大的土块用手捻碎。
通过观察,汇报第二幅细土更适合做泥塑。
思考如何能得出这么细的土,并分别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通过观察筛孔不同的筛子,知道不同的筛子可以筛除不同的土,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通过连线,得出筛孔越小,筛出的土就越细。
生仔细听老师讲解筛泥土的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动手筛泥土。
一个捏好的小章鱼,学生先操作教师后示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分组创作,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不仅激发了劳动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学生提出问题后,通过同学帮助,教师指导,来一同解决问题。
幻灯片图片播放
三、
泥塑
创作
用时10分钟,分为两步:第一步,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尝试捏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
第二步请学生提出在动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第一步:学生制作 发现问题
第二步:师生互助 解决问题
分组创作 反馈评价
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通过运用捏、压、搓、团、揉等基本方法,组合简单的立体模型。
学生制作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由2名学生端起作品到讲台前,参加展评。反馈评价分为两步。
首先,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组长介绍本组设计思路。然后,通过教师点评,小组举手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学生先操作教师后示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通过同学帮助,教师指导,来一同解决问题。
分组创作,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不仅激发了劳动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中体验到,感受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因此,要及时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幻灯片图片
四、
欣赏
图片
活动4:欣赏图片和欣赏上色后的泥塑作品。
欣赏图片,学生课下给自己的泥塑作品着色。
激发学生课下继续创作的动力。
幻灯片和音乐播放
五、
拓展
延伸
拓展延伸
此时,教师导语:一块块普通的泥巴,用你们的双手,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我们该如何把这些美丽的作品保存起来呢?首先,通过1、观看幻灯片,知道泥塑需要再加工,烧泥塑变陶器和瓷器。
2、我国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通过泥土加工而成图片展示,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秦陵兵马俑。
欣赏泥塑图片,知道泥塑需要再加工,高温烧制泥塑变陶器和瓷器。观看陶器和瓷器的图片 。
通过图片、视频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了解中国的泥塑文化,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动手制作课要提高生活及教学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
幻灯片和视频播放
七、板书设计
2.玩泥巴
拣——捻——筛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结构上,我共设计4个活动环节。每个环节都注重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并由教师进行有效指导。这也体现了科学课的课程理念,要让师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通过活动3中的反馈环节,每组学生的作品都主题鲜明,生动形象。作品获得了师生的肯定,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中国的泥塑文化,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石头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活动一,活动二,了解石头的用途,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下册12 动物·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预期学习结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及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下册10.形形色色的动物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说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