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滑轮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滑轮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9页。
知识点 1 滑轮组及其特点
1.图5-3-14甲和乙都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而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滑轮组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而图 滑轮组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图甲滑轮组有 根绳子承担物重,而图乙滑轮组有 根绳子承担物重,图 滑轮组更省力些。
(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高度h,那么图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 ,图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
图5-3-14
2.如图5-3-15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50 N,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0 kg的重物在2 s内匀速提升2 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50 N
B.重物上升的速度是1 m/s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2 m/s 图5-3-15
知识点 2 滑轮组的画法
3.如图5-3-16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图5-3-16
4.如图5-3-17所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图5-3-17
【能力提升】
5.如图5-3-18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分别施加拉力F1和F2,在相同时间内将相同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18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滑轮组
C.甲、乙两滑轮组均属于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6.如图5-3-19所示,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状态,则( )
图5-3-19
A.G1=2G2 B.G1=G2 C.2G1=G2 D.G1=3G2
7.如图5-3-20所示,某同学重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同学利用图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力不能超过(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 )
图5-3-20
A.1000 N B.1200 N C.900 N D.1100 N
8.(多选)如图5-3-21所示,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 N,物体A的速度v=0.2 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21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 N
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 N
D.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是0.6 m/s
9.如图5-3-22所示,重力为510 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200 N,动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22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 N
B.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是100 N
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 N
D.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0.06 m/s
10.图5-3-23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选填“A”或“B”);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子的拉力F= N。
图5-3-23
11.如图5-3-24所示,滑轮组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工人用300 N的力将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共用了10 s,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天花板受到定滑轮的拉力为 N。(已知每个滑轮重力相同,忽略绳重和摩擦)
图5-3-24
12.(2020威海)如图5-3-25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 kg,物体重1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
图5-3-25
13.如图5-3-26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 N的拉力将重4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图5-3-26
(1)动滑轮的重力。
(2)若重物再增加150 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 N,则此滑轮组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考|题|展|示
14.(2020房山一模)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如图5-3-27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图5-3-27
详解详析
第2课时 滑轮组
1.(1)甲 乙 (2)2 3 乙 (3)2h 3h
2.D [解析] 重物的重力:G=mg=40 kg×10 N/kg=400 N,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作
用在绳自由端移动的拉力:F=1n(G+G动)=13(400 N+50 N)=150 N,故A正确;重物上升的速度:v=ht=2m2s=1 m/s,故B正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2 m=6 m,故C正确;绳子自
由端的移动速度:v'=st=6m2s=3 m/s,故D错误。
3.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
5.B
6.A [解析] 图中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等于G2,最后一根绳子是由定滑轮引出的,有2根绳子承担G1,在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时,F=1nG物,所以G2=12G1,即G1=2G2。
7.C [解析] 由图可知,n=2,因G人=500 N
9.A [解析] 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12(G轮+f地)=12(20 N+200 N)=110 N,故B错误;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F=510 N-110 N=400 N,故A正确、C错误;因为n=2,故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物体运动速度的2倍,即v绳=2v=2×0.02 m/s=0.04 m/s,故D错误。
10.B 30 [解析] A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B滑轮的轴与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4,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子的拉力:F=G总n=120N4=30 N。
11.400 1000 [解析] 忽略绳重和摩擦,由F=1n(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300 N-500 N=400 N,
G定=G动=400 N,天花板受到定滑轮的拉力:
F拉=2F+G定=2×300 N+400 N=1000 N。
12.如图所示
[解析] 动滑轮的重力:G动=mg=2 kg×10 N/kg=20 N,
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当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时,能够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Gmax=3F-G动=3×50 N-20 N=130 N,
当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时,能够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G'max=2F-G动=2×50 N-20 N=80 N,
由于80 N<100 N<130 N,所以滑轮组上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
13.(1)动滑轮的重力:G0=3F-G=3×200 N-480 N=120 N。
(2)若重物再增加150 N,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G'+G03=480N+150N+120N3=250 N。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 N,则此滑轮组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
G最大=3F最大-G0=3×500 N-120 N=1380 N。
14.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初中北京课改版一、杠杆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一、杠杆综合训练题,共7页。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四、机械能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四、机械能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7页。
初中物理三、功的原理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三、功的原理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