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春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下)同步练习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功率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功率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功率
知识点 1 对功率的理解
1.做的功与做这些功所用 的比叫作功率。功率是描述做功 的物理量。功率用符号 表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功率的单位是 ,简称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功率与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B.由P=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的功多,功率就大
C.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的功多
D.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就比乙的功率大
3.甲起重机的功率小于乙起重机的功率,当两台起重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做功慢 B.甲比乙做功用时短
C.甲比乙做功少 D.乙比甲做功用时短
知识点 2 功率的计算
4.一木块重30 N,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10 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 m,则该过程中拉力对木块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 ( )
A.1 J 0 W B.150 J 15 W
C.50 J 5 W D.200 J 20 W
5.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6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 N,则发动机的功率为 W。
6.如图6-2-1所示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 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升0.4 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 N/kg)
图6-2-1
【能力提升】
7.如图6-2-2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B为斜面AC的中点,设物块在AB段时重力做功为W1,做功功率为P1;在BC段时重力做功为W2,做功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图6-2-2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8.一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6-2-3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6-2-3
A.物体10 s时的速度等于4 s时的速度
B.0~6 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0~6 s内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大于6~12 s内物体所受到的拉力
D.0~6 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 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9.(2020随州)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如图6-2-4所示),其中AB=CD=10 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 m/s和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 N和2 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6-2-4
A.该物块在CD段的惯性比在AB段的大
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 J
D.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 W
10.(2020南充)(多选)如图6-2-5所示,重为2 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5 N的物体B挂在动滑轮下,每个滑轮重为1 N(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B恰好可以匀速下降。现对A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使B上升,当B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2-5
A.B匀速下降时,物体A受到3 N的摩擦力
B.拉力F的大小为4 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6 W
D.B匀速上升0.6 m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2.4 J
11.如图6-2-6所示,重500 N的物体,在10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 s。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图6-2-6
12.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 、 。
(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字母)。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军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P
(3)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功率的表达式是P= 。
(4)在测量登楼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时,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三楼,共用了10 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g取10 N/kg)。
A.3 W B.30 W C.300 W D.3000 W
考|题|展|示
13.(2020昌平二模)(多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如图6-2-7甲所示。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A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6-2-7
A.物体A在2~6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A在0~2 s内受到的摩擦力为10 N
C.拉力F在6~8 s内所做的功为80 J
D.拉力F在6~8 s内做功的功率为80 W
二、功率
1.时间 快慢 P P= 瓦特 瓦
2.D
3.A [解析]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小说明做功慢。
4.C [解析] 拉力对木块做的功:W=Fs=10 N×5 m=50 J;功率:P===5 W。
5.1.2×105
6.240 96 [解析] 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Fs=Gh=mgh=60 kg×10 N/kg×
0.4 m=240 J,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P====96 W。
7.C
8.B [解析] 由图像可知,0~6 s和6~12 s两个过程中物体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 m,6~12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 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因此0~6 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6~12 s内的速度,即4 s时的速度大于10 s时的速度,故A错误;
由图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同一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0~6 s内物体所受到的拉力等于6~12 s内物体所受到的拉力;0~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 m,6~12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1 m,由W=Fs可知,0~6 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故B正确,C错误;
由于0~6 s内物体的速度大于6~12 s内物体的速度,且拉力相同,根据P=Fv可知,0~6 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 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
9.D [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由题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的速度之比为2∶5,AB段和CD段距离相等,根据v=可知,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2,故B错误;物块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FABsAB=fABsAB=1 N×10 m=10 J,故C错误;物块在CD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P=FCDvCD=fCDvCD=2 N×5 m/s=10 W,故D正确。
10.BC [解析] 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3段,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B对A的拉力:FA===2 N;B匀速下降时,物体A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向右的拉力FA和向左的摩擦力f,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即f=FA=2 N,故选项A错误;对A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B匀速上升时,A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拉力FA和摩擦力达到平衡,由于A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变,F=f+FA=
2 N+2 N=4 N,故选项B正确;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A=3vB=3×0.3 m/s=0.9 m/s,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A=4 N×0.9 m/s=3.6 W,故选项C正确;B匀速上升0.6 m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W=Fs=F×3h=4 N×3×0.6 m=7.2 J,故选项D错误。
11.150 [解析]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0.5 m/s=1.5 m/s,则拉力做功的功率:P=Fv=100 N×1.5 m/s=150 W。
12.(1)皮卷尺 停表 (2)B (3) (4)C
13.BC [解析] 由图丙可知,物体A在2~6 s内做加速运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物体A在0~2 s内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等于拉力F,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F=10 N,即摩擦力f=10 N,故选项B符合题意;物体在6~8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F'=20 N,拉力做的功为W=F's=F'vt=20 N×
2 m/s×2 s=80 J,故选项C符合题意;物体在6~8 s内,拉力做功的功率:P===40 W,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五、透镜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完成图8-5-4中的光路图,有媒体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一、杠杆综合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