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5 匆匆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5 匆匆教案,共6页。
教学目标
会写本课 6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 3 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重点
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体会课文通过问句表达真情实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仿照课文段落,学习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触。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会写“藏、挪”等 6 个生字,理解“确乎、空虚”等 11 个词语。(重点)
梳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长歌行》中的惜时名句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 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看看他对时光流逝又有着怎样的感触。
二
相关介绍
出示课件: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背景介绍
《匆匆》作于 1922 年 3 月,正是五四运动处于低潮,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这时他由于“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他不愿虚度年华, 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匆匆》抒写的就是这种心境。
三
初读感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完成《课前预习单》。
(1)会读生字。
练
涔涔(cén)潸(shān)潸
44
语境记忆: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会写生字,并组词。
练
藏(收藏)挪(挪动)徘(徘徊)徊(徘徊)蒸(蒸饺)裸(裸露) 书写指导:“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写“藏”时注意第 5~8 笔的笔画顺序,“蒸”的“丞” 下面的横要写得稍长。其他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如,“徘、徊”
均与行走有关,是双人旁;“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是衣字旁;“挪”与动作有关,是提手旁。
(3)积累词语,选词填空。
练
确乎空虚不禁挪移觉察叹息徘徊微风何曾游丝赤裸裸
出示课件:
她()相信夏天已经来了,无所事事的日子让她觉得(),()中夹杂着燥热, 让人()心烦意乱。她放下手中的书,把椅子()到门口,径直走出门去。在小区 中()许久,她竟没有()到已经到了傍晚,看着小区花坛中()一样的牵牛花, 她发出了声声():这里的花()没有被社区管理员精心照料过,如今却这样疯长。 它们碧绿的藤蔓()地铺在地上,似乎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
四
细读课文
出示课件:
(一)指导品读第 1 自然段,说说第 1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师点拨:课文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的画面,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展现春天的美丽,
他紧接着提出了核心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不复返”和“再来”“再青”“再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作者又提出三个追问。这种对比和一连串的追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二)指导品读第 2 自然段到第 4 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点拨: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时间是怎样一去不复返的,在连续的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第 2 自然段和第 3 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是在
我们洗手、吃饭、睡觉等寻常之事中流逝的,在太阳的足迹中,对时光匆匆而逝的遗憾之情汩汩而来。紧接着作者又借助具体的例子,一连六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灼与惆怅。
(三)指导品读第 5 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点拨:再次提出核心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篇呼应,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
五
课堂小结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系情于物,尽情地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令人感奋,启人深思。
六
课后作业
学习《课后积累单》内容。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匆匆
第二部分:具体阐释,表情达意
第三部分:回扣题旨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品析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品读课文表达真情实感的词句。(重点)
仿照课文段落,学习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在《匆匆》中,朱自清以细腻的笔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二
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
核心问题:标题“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教师点拨:标题“匆匆”指的是“时间匆匆,一去不返”。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 表现了“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如“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三
品读释疑
思考: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教师点拨:第 1 自然段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
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怀念之情。第 4 自然段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 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情感。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 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突出并深化了主题。
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一滴水”, 和浩瀚的大海相比,突出了日子流逝无声无影,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糊涂地过着日子。这表现了时光毫不留情地离开“我”的情状,让人忍不住沉浸在时间匆匆而逝的遗憾中。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时,“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他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焦灼与遗憾。
四
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思考:品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师点拨:表情达意的意思是表达感情和思想。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作者把时间的流逝写得非常感人,他运用了一连串比拟性描写,“太阳他有脚啊”,他会挪移。在作者眼里,时间是有生命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他轻轻悄悄地来,匆匆忙忙地去,我们洗手、吃饭、默默时,他和我们形影不离,转眼间又无影无踪。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感到“茫茫然”, 想“遮挽”他,然而最后,只能“掩面叹息”。
方法归纳:
设置问题,牵引情感,层层紧扣,深化主题。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易逝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无奈。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时间具体化为洗手、吃饭、默默等瞬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为挽留不住时间而惋惜。
五
课文主旨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
六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第 3 题。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通过本课的讲授学生可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如细致观察并记录生活,抓住细节,
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等。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边读边批注,圈点勾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板书
春去春又来
日子一去不复返时光流逝
这是为什么?
匆匆
日子来去匆匆
思索人生 为何不复返
形象描写日子流逝
时间易逝 且行且珍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任务一,任务二,尝试创作,推荐篇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5 匆匆教学设计,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5 匆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伶伶俐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