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
考点36酸碱指示剂(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36酸碱指示剂(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初识酸和碱
1.食醋有酸味,是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一些水果有酸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各种果酸。
2.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都属于碱。
知识点二:酸碱指示剂
1.发现: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的花瓣上,一会儿发现紫罗兰花瓣变红色,对这一偶然发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思考,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自制酸碱指示剂:取牵牛花或月季花或紫甘蓝,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然后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即得酸碱指示剂。
2.定义: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为指示剂。
3.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1.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混合时,是酸或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或碱溶液变色。
2.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或碱性,而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溶液或一定是碱溶液。
判断酸碱指示剂的方法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规律巧记口诀:
判断酸碱指示剂,显示颜色不同计;
与酸或碱液作用,显示颜色要看重;
颜色相同不可用,不同颜色可选用;
常用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记心中;
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色不变;
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1.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和遇中性溶液无色,现象一致,但原理不同!遇酸不变色是因为与酸反应生成无色物质;遇到中性溶液无色,是因为与中性溶液不反应,所以无色。
2.只有能溶于水的酸或碱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Fe(OH)3、Mg(OH)2不溶于水,因此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21·辽宁沈阳·中考真题)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绒,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纱线,可以鉴别,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鉴别,故选项B说法错误。
C、稀硫酸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C说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D正确。
故选:B。
2.(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葡萄糖和蛋白质溶液:取样,加入碘水,观察是否变蓝
B.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杂质加入过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分离MnO2和KCl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D.检验CO2中是否混有HCl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答案】C
【详解】
A、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和蛋白质遇碘不变色,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产生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离二者,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C。
3.(2021·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加入任何试剂即可达到目的
C.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硫酸铜,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可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答案】B
【详解】
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A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铜,可以除去硫酸铜,但是又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钡,因为加入的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C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D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4.(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稀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都呈无色,不能鉴别,方法错误;
B、生石灰变质生成氢氧化钙,然而生石灰滴加酚酞试液,生石灰也会与酚酞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检验生石灰是否变质,不能用加入酚酞溶液,方法错误;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该方法错误;
D、足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方法正确。
故选:D。
5.(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列试剂中,能将稀H2SO4和Na2SO4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溶液B.稀盐酸C.NaCl溶液D.K2CO3溶液
【答案】D
【详解】
A、稀H2SO4显酸性,Na2SO4溶液呈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稀盐酸与稀H2SO4和Na2SO4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无法鉴别,故B错误;
C、NaCl溶液与稀H2SO4和Na2SO4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无法鉴别,故C错误;
D、K2CO3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而Na2SO4溶液与K2CO3溶液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6.(2021·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中学中考真题)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其pH=7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
【答案】C
【详解】
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形成的混合物,错误;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为盐,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8.(2021·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食盐水B.炉具清洁剂C.苹果汁D.酱油
【答案】B
【分析】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详解】
A、食盐水的pH=7,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B、炉具清洁剂的pH=12>7,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苹果汁的pH=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35溶液的配制(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44化学肥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巧学妙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40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