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四五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5 白鹅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598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四五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5 白鹅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598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设计
展开课程名称
《 白鹅 》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四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白鹅》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专题,编排了3篇文学作品,每一篇作品都各具特色。《白鹅》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作的方法,感受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鹅的外形特征已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但课文并非写鹅的外形特征,而是写鹅的性格特征,学习这一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文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白鹅高傲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趣味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笔。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白鹅》这篇课文与以往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不同,学习这一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文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习本文时,我主要采用以学为本、学会方法、运用方法的方式来设计,摆脱以往的“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练笔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根本上上尊重学生。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混合教学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
教师准备:101课件
教学资源:101教育资源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导入
1.猜谜语导入
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走路摆架子,
说话伸脖子。
2.读唐诗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二、出示标题
三、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思考:作者笔下的白鹅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强调高傲)
2.思考: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白鹅的高傲?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姿态:伸长头颈 左顾右盼
感受:高傲、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作用是什么?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强调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更能显现鹅的高傲。)
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读中悟: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5~7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画下来,好好地体会鹅“高傲”。
五、说一说: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六、写法探讨:本文运用了哪几种最主要的修辞手法呢?(对比、反语)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七、小结:谈感受
八、小练笔:同学们,试着运用本文正义反说的写法描写一种动物,表现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动手试一试吧!
导入
1.出示谜语。
个别提问:谁能猜出这一个谜语描写的是哪一种动物?
2.出示唐诗。
师:大家集体读一读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诗《鹅》,读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这只鹅因为骆宾王的一首诗而名扬天下,成了一只千古名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另外的一只鹅。
二、出示标题
三、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需要我们抓握的是什么呢?大家来读一读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问:作者笔下的白鹅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强调高傲,并让学生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问: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白鹅的高傲?
对,抓住了鹅的姿态和作者的感受来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3..问: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作用是什么?
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读中悟: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5~7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画下来,好好地体会鹅“高傲”。
哪位同学找出有关的句子,说一说吧。
与学生讨论、交流有关句子。
说一说: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六、写法探讨:问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最主要的修辞手法呢?(对比、反语)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七、学习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八、同学们,试着运用本文正义反说的写法描写一种动物,表现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动手试一试吧!
导入
1.生个别猜谜语。
2.生集体读唐诗。
3.生个别回答问题。
集体读标题
集体读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小组展示、师友展示和个别展示)
关于过渡句:学生先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再个别进行回答。
读中悟: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有关的句子。
接着进行角色扮演朗读,从中体会本课的写作特点。
小组派代表回答找到的句子,回答后与老师讨论、交流有关句子。
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
写法探讨: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展示
畅谈感受
学生进行堂上小练笔
导入
利用101课件以动画的方式出示谜语,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101课件出示唐诗,直观性更强。
二、利用101课件出示标题
三、利用101出示教学目标,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利用101教育资源把问题出示,把重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出示,把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出示,更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抓住学习要点,有目的地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利用101课件插入课文重点段落,运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标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更能加深学生对重点词句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六、利用101课件动画设计不同的回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利用101课件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出示,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八、利用101教育资源的展示平台把学生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效率更高。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文的教学设计从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设计上看,文本内容的解读都抓住了主要特色,即细腻地描绘了白鹅高傲的特点和运用了漫画式的表达方法——正话反说,明贬实褒。其次,从导入方法来看,都能考虑丰子恺先生文与画配合,相得益彰的特点,从画到文,奠定基调。第三,从重点词句的品味上来说,能根据句子的表达特色,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切的读悟写策略,如层层递进,读演结合,对比感悟等。
七、课后反思
《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我在教学本课时,利用101教育资源制作课件,首先以猜谜语和读唐诗的方式导入,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我觉得很好,但是,在导入部分如果能把图片先隐藏起来,让学生猜了以后,再出示图片,效果会更好。
接着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懂得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让学生学有目的,学有方向,接着,我采用101动画插入的功能,让学生根据所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在学习重点段落时,要求学生在体会文章内容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许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开始出现升级,再教学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的学生们都认真地表演,表现的很不错,运用这种方式,在对比中突出了鹅的高傲,使学生对鹅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的喜爱之情。但是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忽略了学生的朗读语调,感情不到位,自己没有亲自示范,这一点以后我一定要改正。
接着是“说一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但是时间过于仓促,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刻就草草了事,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得注意。
在理解对比和反语手法在文章种的应用的环节中,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方式去让学生找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一环节很好,学生们都有很有兴趣,也懂得了什么是反语,懂得了采用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最后畅谈自己的感受,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小练笔,方法很好,但小练笔的时间也过于仓促,练习还不到位,以后在教学中还得多加注意,要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
此外,我也发现了在课文朗读方面,时间不够,太过平淡,不够生动,不能用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读课文,没有展示出作者的妙趣横生,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以后会改正缺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我的课堂更加有趣生动。
2021学年5 琥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琥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3 天窗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5* 小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5* 小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引入, 学习新课,读说结合,训练表达,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