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练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练习题课件ppt,文件包含2011平均数课件pptx、2011平均数练习题doc、2011平均数学案doc、2011平均数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1平均数(1)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问题一:全面调查的步骤有哪些?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问题二:可以用哪些方式来描述一组数据?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问:要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要了解哪些具有数据特征的量呢?二、情境导入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918-1958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0毫米;1959-1969这11年间,平均每 年倾斜1.26毫米,那么1918-1969这52年间,你知道比萨斜塔平均每年倾斜约多少毫米吗?(精确到0.01毫米)。三、新课教学1.平均数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么,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有该如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呢?课本问题1.对于问题(1),我们之前学习过,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应聘者的成绩求取平均值,即能得到两者的综合成绩。(学生计算回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会侧重其中一点考虑,这个时候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看一个第二个小问题。对(2)理解发现,(2)中更侧重于读写,因此,在求平均数时,我们不能像上一个那样,而应该将不同项目的比例考虑进去。对两者的成绩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乙的成绩更好,因此,(2)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乙。刚刚的(2)中,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这其中,2、1、3、4分别称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而相应的平均数则称为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想一想,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那么甲、乙谁被录取?(学生计算回答)通过刚刚的计算,大家能总结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吗?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特殊的地方就在于算术平均数的各项权都是相等的,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求取这两种平均数呢?(学生讨论回答)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当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通过刚刚的计算,和之前的两个问题相比较,我们能够发现权的作用,权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例1吧。课本例1讲解。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选手A的95分是演讲能力,B的95分是演讲内容,而根据题意可知,演讲内容所占的权重比演讲能力所占的权重大,所以A的95分就不如B的95分在综合成绩中占的分值大.在此更能显示出“权”的重要性。通过刚刚的计算,我们理解了权的重要性,那么权的意义由多大呢?权代表了数据的重要程度;权衡轻重或分量大小。既然学习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吧。【练习】一组6个数1,2,3,x,y,z的平均数是4,求x,y,z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首先,我们判断这个问题是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解决的。现在,大家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计算回答)【知识巩固】1、1.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单位共有13人参加捐款,其中小王捐款数比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错误的是( D )A.小王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B.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最多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十二位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一定比第七名多2、某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分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笔试、面试和最后得分的满分均为100分,竞聘教师的最后得分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3:2的比例计算.在这次招聘考试中,某竞聘教师的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0分,则该竞聘教师的最后成绩是( C )A.43分 B.85分 C.86分 D.170分3、若m个数的平均数为x,n个数的平均数为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是( D )A. B. C. D. 4、某校团支部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举行了一次体操比赛,总分10分,纪律占25%,队形、服装占25%,体操的准确、整齐占50%,七年级(2)班这三项所取得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9.8,9.5,9.6.求七年级(2)班的最后得分。解:∵纪律占25%,队形、服装占25%,体操的准确、整齐占50%,∴七年级(2)班的最后得分为9.8×25%+9.5×25%+9.6×50%=9.625分。5、某学校八年级三名学生数学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如下表: 平时期中期末学生甲909585学生乙908595学生丙809097(1)分别计算三人的平均成绩,谁的平均成绩好?(2)老师根据三个成绩的“重要程度”,将平时、期中、期末成绩依次按30%、30%、40%的比例分别计算3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按这种方法计算,谁的平均成绩好?解:(1)∵学生甲的平均成绩=90学生乙的平均成绩=90学生丙的平均成绩=89 ∴学生甲和学生乙的平均成绩好(2)∵学生甲的平均成绩=90×30%+95×30%+85×40%=89.5学生乙的平均成绩=90×30%+85×30%+95×40%=90.5学生丙的平均成绩=80×30%+90×30%+97×40%=89.8 ∴学生乙的平均成绩好. 【拓展提升】1、某次歌唱比赛,最后三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如表: 比赛成绩/分比赛项目王晓丽李真林飞扬唱功989580音乐常识8090100综合知识8090100(1)若按算术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各是谁?(2)若按6:3:1的加权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各是谁?(3)若最后排名冠军是王晓丽,亚军是李真,季军是林飞扬,则权重可能是多少? 解:(1)王晓丽的平均分:(98+80+80)=86,李真的平均分: (95+90+90)= ,林飞扬的平均分:(80+100+100)= ,冠军是林飞扬、亚军是李真、季军王晓丽(2)王晓丽:=90.8,李真:=93,林飞扬:=88,冠军是李真、亚军王晓丽、季军林飞扬;(3)如果按8:1:1的加权平均分,则王晓丽:=94.4,李真:=94,林飞扬:=84,则冠军是王晓丽,亚军是李真,季军是林飞扬,所以按8:1:1的权重。【课堂小结】1、加权平均数:权:表示数据重要程度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教材中在让学生体会了上述加权平均数后,给出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但这里的“权数”往往是用连比的形式或是所占百分比的形式体现了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且用一道例题改变其中的权数,讨论哪个人会被录用的问题,通过此例反映了权数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显然权重不同,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不同。由此发现,对“权数”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约了计算公式的运用。课堂上学生能仿照例题的模式去解决类似问题,但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样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变化学生就会出错。因此应该加强对权的理解的认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2011平均数第2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pptx、2011平均数第2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doc导学案doc、2011平均数第2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2011平均数第1课时平均数pptx、2011平均数第1课时加权平均数教案doc、2011平均数第1课时平均数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20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第1课时pptx、RJ中学数学八年级下第二十章2011平均数第1课时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