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展开18.1.3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是( )
A.8 B.10 C.12 D.14
2.如图,在△ABC中,AC=8,BC=12,AF交BC于F,E为AB的中点,CD平分∠ACB,且CD⊥AF,垂足为D,连接DE,则DE的长为( )
A.2 B. C.3 D.4
3.如图,△ABC的中线BE与CD交于点G,连接D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点G是△ABC的重心
B.DE∥BC
C.△ABC的面积=2△ADE的面积
D.BG=2GE
4.如图,在矩形ABCD中,P、R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E、F分别是AP和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长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
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
5.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明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6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12m B.MN∥AB C.△CMN∽△CAB D.CM:MA=1:2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点P是AD的中点,延长BP交AC于点N,求证:AN= AC。
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DC、AB的中点,直线EF分别与BC、AD的延长线相交于G、H.求证:∠AHF=∠BGF。
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C=60°,AE⊥BD于点E,F是CD的中点,DG是梯形ABCD的高.则四边形AEFD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9.如图,在△ABC中,E,F分别为AB,BC边上的中点,G,H是AC的三等分点,EG,FH的延长线交于点D.求证:①DG:EG=2:1;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0.如图,在△ABC中,AB=AC,CD是AB边上的中线,延长AB到点E,使BE=AB,连接CE.求证:CD= CE。
11.如图,△ABC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第二个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
(1)若△ABC的周长为1,则第2014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呢?
(2)若S△ABC=1,则第2014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解析】∵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
∴DE是三角形BC的中位线,AB=2BD,BC=2BE,
∴DE∥BC且DE= AC,
又∵AB=2BD,BC=2BE,
∴AB+BC+AC=2(BD+BE+DE),
即△ABC的周长是△DBE的周长的2倍,
∵△DBE的周长是6,
∴△ABC的周长是:6×2=12。
故选:C。
2.【答案】A
【解析】∵CD平分∠ACB,
∴∠ACD=∠FCD,
在△ACD和△FCD中,
∠ACD=∠FCD;CD=CD;∠ADC=∠FDC,
∴△ACD≌△FCD,
∴FC=AC=8,AD=DF,
∴BF=BC-CF=4,
∵E为AB的中点,AD=DF,
∴DE是△ABF的中位线,
∴DE= BF=2,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BC的中线BE与CD交于点G,
∴点G是△ABC的重心,
∴DE∥BC且DE= BC,所以选项A、B正确;
∵点G是△ABC的重心,根据重心性质或利用三角形相似可得BG=2GE,
∴选项D正确;
由△ADE∽△ABC,可知△ABC的面积=4△ADE的面积,
所以选项C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连接AR,
∵矩形ABCD固定不变,R在CD的位置不变,
∴AD和DR不变,
∵由勾股定理得:AR2= AD2+DR2,
∴AR的长不变,
∵E、F分别为AP、RP的中点,
∴EF=AR,
即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
故选C。
5.【答案】D
【解析】∵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N是△ABC的中位线,CM=AM,
∴MN∥AB,MN= AB,AB=2MN=12m,CM:MA=1:1,
∴△CMN∽△CAB;
故选:D。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6.【答案】作DM∥BN交AC于M,
∵AB=AC,AD⊥BC,
∴BD=DC,又DM∥BN,
∴NM=MC,
∵点P是AD的中点,DM∥BN,
∴AN=NM,
∴AN=NM=MC,即AN= AC。
7.【答案】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
∵E是CD的中点,且EM∥AD,
∴EM= 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
∴MF∥BC,且MF= BC。
∵AD=BC,
∴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
∵EM∥AH,∴∠MEF=∠AHF
∵FM∥BG,∴∠MFE=∠BGF
∴∠AHF=∠BGF。
8.【答案】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AB=D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BAD=∠ADC,
∵∠C=60°,
∴∠BAD=∠ADC=120°,
∵AB=AD,
∴∠ABD=∠ADB=30°,
∴∠DBC=∠ADB=30°,
∴∠BDC=90°,
∴BD⊥DC,
∵AE⊥BD,
∴AE∥DC,
又∵AE为等腰三角形ABD的高,
∴E是BD的中点,
∴EF是△BDC的中位线,
∴EF∥BC,
∴EF∥AD,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9.【答案】②连接BD交AC于O,连结BG,BH,如图所示:
∵E是AB中点,AG=GH
∴AE=BE,EG是△ABH的一条中位线,
∴EG∥BH,即GD∥BH,
同理可证BG∥DH,
∴四边形BHDG是平行四边形.
∴BO=OD,GO=OH,
又∵AG=HC,
∴AG+GO=HC+OH,
即AO=OC,
又∵BO=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①∵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2AE,AB∥CD,
∴△CDG∽△AEG,
∴DG:EG=CD:AE=2:1。
10.【答案】作BF∥AC交EC于F,
∴∠FBC=∠ACB,
∵AB=AC,∴∠ABC=∠ACB,
∴∠FBC=∠ABC,
∵BF∥AC,BE=AB,
∴BF= AC,CF= CE,
∵CD是AB边上的中线,∴BD= AB,
∴BF=BD,
在△FBC和△DBC中,
BF=BD;∠FBC=∠DBC;BC=BC,
∴△FBC≌△DBC,
∴CD=CF,
∴CD= CE。
11.【答案】(1)∵△ABC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第二个三角形,
∴第二个三角形与△ABC的周长之比是1:2,
则第二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第三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则第2014个三角形的周长是,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
(2)∵△ABC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第二个三角形,
∴第二个三角形与△ABC的面积之比是1:4,
则第二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第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第2014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