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学案设计
展开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学习目标:
1.识别染色体组型,并举例说明核型分析的意义(生命观念)
2.调查家系性状,构建常见的遗传系谱图,并进行性状遗传分析(科学思维)
3.举例说明性别决定方式,阐释性别平等的遗传学证据(社会责任)
课堂自学、夯实基础:
任务一:人类染色体组型(又称之为染色体核型)
1、什么是人类染色体组型?
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简单构建染色体组型的确定步骤:
任务二:请用遗传图解分析人类的性别比例为什么接近于1:1?
亲本:(男性染色体)44(常)+XY x (女性染色体)44(常)+XX
任务三:以红绿色盲为例(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为致病基因,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分析下列问题:
1、请在下表中写出人类色觉正常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2、请用遗传图解分析女性携带者和正常男性结婚,后代的患病情况如何?
性别 | 男性 | 女性 |
基因型 |
|
|
表型 |
|
|
3、你能说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何特点吗?为什么?
任务四: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例(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D基因为致病基因,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分析下列问题:
1、请在下表中写出人类正常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型
2、请用遗传图解分析正常女性和男性患者结婚,后代的患病情况如何?
性别 | 男性 | 女性 |
基因型 |
|
|
表型 |
|
|
3、你能说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何特点吗?为什么?
当堂训练:
1.在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中,若双亲都不患病,所生的子女
A.表现型都正常 B.患病概率为50%
C.患者多为女性 D.患者多为男性
2.在色盲患者的家系调查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大多数是男性
B、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子女都正 常
C、患者的祖父一定是色盲患者
D、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外孙可能患病
3.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B.人类女性的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
C.人类男性的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 D.人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5.决定猫的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决定黑色,b基因决定黄色,杂合子表型为黑黄相间。现有黑黄相间的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四只黑黄相间的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
A.三雄一雌 B.全为雌猫 C.雌雄各半 D.全为雄猫
6.下图显示某家系中血友病的遗传,Ⅲ–1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
A.1/2 B.1/4
C.1/8 D.1/12
7. 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女性无此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症属于X连锁遗传 B.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 D.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占1/2
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
9.家蚕属于二倍体生物,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下图表示家蚕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处于 (填“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
(2)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图中 段被抑制,导致细胞分裂不能完成。
(3)若雌性个体在图中GH段细胞分裂正常,IJ段细胞分裂异常,染色体都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形成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
10.右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 基因的传递途径:
(2)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 。
11.下图为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家族部分系谱图,已知家族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2)图中患病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 号个体。
(3)图中8号个体和9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4)若8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
12.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呈显性;正常肤色(A)对白化呈显性。下面是一个白化病和色盲症的遗传谱系。请回答:
(1)I1的基因型是 ,I2的基因型是 。
(2)Ⅱ5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
(3)若Ⅲ10 x Ⅲ11生出色盲男孩的几率是 ,生出女孩是白化病的几率 ,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几率 。
13.果蝇的长翅(B)与残翅(b)、红眼(D)与白眼(d)是两对相对性状。让长翅红眼雌果蝇与残翅白眼雄果蝇杂交,F1 雌、雄果蝇全为长翅红眼,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的F2如下表。
第31题表
F2 | 长翅红眼(只) | 长翅白眼(只) | 残翅红眼(只) | 残翅白眼(只) |
雌果蝇 | 896 | 0 | 298 | 0 |
雄果蝇 | 448 | 446 | 148 | 147 |
请回答:
(1)基因D和基因B互称之为 基因 。基因D位于 染色体上。
(2)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3)F2 长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
(4)要测定F2 中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与其交配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
14.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
(2)只考虑花色,F1全为紫花,F2出现图中不同表型的现象称为 。
(3) F2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其中杂合子占 。
(4)欲测定F2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 的雄株测交,若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
15.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 长翅红眼 | 长翅白眼 | 短翅红眼 | 短翅白眼 |
雌蝇(只) | 151 | 0 | 52 | 0 |
雄蝇(只) | 77 | 75 | 25 | 26 |
请回答: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基因B与b互为__________基因。
(2)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
(3)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
(4)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遗传图解如下。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案:
1-8 ACADB CDC
9.(1)减数分裂Ⅱ
(2)BC、FG
(3)ZZ或WW或没有性染色体
10. 1—4—8—14 1/4 0
11.(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XbY 1
(3)1/2
(4)1/8
12. AaXBY AaXBXb 1/6 1/4 1/18 1/72
13.(1)非等位基因 X (2)BbXDY (3)5/6 (4)4
14.(1)宽叶 两 (2)性状分离 (3)AAXBY或AaXBY 2/3
(4)aaXbY 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1:1:1:1
15.(1)自由组合 等位 (2)4 5/6 (3)3/8 (4)bbXrXr 短翅白眼雌果蝇
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染色体组型,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学案,共6页。
高中生物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学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