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上第二单元第1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五上第三单元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五上第三单元第3课时《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案 5 次下载
- 五上第三单元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五上第三单元第5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三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长方体、正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
对学生的了解,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以前,学
生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学习
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计算方法,这就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
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
特别是一些留守生,在缺乏父母督促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本课时,
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看、
拆、折、议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
愉悦,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
忆,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
学生头脑里生成”。本节课力求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
的认识规律,通过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比较归纳,引
导发现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创设环境,让学生在
看、摸、拆、折、议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学会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获取发现的快乐,
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潜能。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及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直观性。
同时让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直尺、剪
刀、透明胶等。
五、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
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不断
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
融为一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
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引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合作探究、放手操作、动脑思
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
想见见吗?(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介
绍好朋友?
以“朋友”导入,增强亲切感,介绍“朋友”增强自豪
感,同时对第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2、导入新课
(出示西凤酒外包装盒,简介西凤酒,对学生思想教育)
西凤酒厂的王叔叔知道大家懂得了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知
识,想让大家帮忙算算做这样一个酒盒需要多少纸板,大家
愿意吗?
抓住学生心理,助人为乐,而不是任务,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探究新知)
3、引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同学们请取出所准备的长方体纸盒,一起触摸正方
体表面各部分,口中说出所触摸的是什么面。
师:动手剪开长方体纸盒,在展开图上标出上、下、前
后、左、六个面,继续观察立体图和展开图的关系。
生:(拿着手中展开的长方体)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
面、前面和后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生:总共有三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交流中得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表面积的概念,通过让学生亲
自操作,认真观察,使其更清楚的看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
相等,也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师:既然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
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纸
盒,想一想、议一议、量一量、算一算,合作交流:
那些面大小相等?
每个面以哪条棱作为长和宽?
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合作探究计算方法,汇报
归纳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见板书)
(动手实践操作,合作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对新知的理解)
3、帮王叔叔解决问题
(1)利用所学方法帮王叔叔解决问题
王叔叔这个西凤酒的外包装盒长20厘米,宽19厘米,
高30厘米,做这样一个酒盒需要多少纸板?
引导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数学体会学以致用,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的喜悦
(2)做一做(见课件)
学生自主练习,集体订正
4、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结合所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联系正
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同桌讨论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
方法。
(2)集体归纳
(3)试做练习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
学生经历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到了表面积
的意义,而且也使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又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正方体知
识,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小结
谈收获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见课件)
1、我能行
(1)长方体或正方体( )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
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
2、我来当法官
(1)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
表面积是62分米。( )
(2)正方体的棱长8厘米,计算它的表面积是8×8×4.
( )
(3)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6倍。
( )
3、活学活用(分析指出下列各计算应考虑几个面的面积)
(1)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桶,( )
(2)粉刷教室的墙壁和顶棚( )
(3)给长方体罐头盒四壁贴一圈商标纸。( )
(4)给厅内大立柱油漆 ( )
(5)给长方形水池四壁和底部抹水泥 ( )
4、学以致用
无盖的长方体木盒表面积的计算(见课件)
5、拓展延伸
火柴盒外匣、内匣应算几个面?
先独立思考后出示火柴盒让学生观察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
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
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
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
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归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交流学习方法,
对知识的掌握及今后的学习相得益彰。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意义: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的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 长x高+ 宽x高)x2
S=2(ab+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S=6a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优秀第三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优秀第三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优秀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优秀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精品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精品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