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单元测试试题(精选)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65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试卷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单元测试试题(精选)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65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试卷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单元测试试题(精选)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7650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甲、乙二人约好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去某博物馆参加科普活动,如图,x表示的是行走时间(单位:分),y表示的是甲到出发地的距离(单位:米),最后两人都到达了目的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面有四个结论:①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后,停留了10分钟;②甲先到达目的地;③甲停留10分钟之后提高了行走速度;④甲行走的平均速度要比乙行走的平均速度快.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东东和爸爸一起出去运动,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沿相同路线前行,途中爸爸有事返回,东东继续前行,5分钟后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东东和爸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米),(米)与运动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两人前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 B.的值是15,的值是2700
C.爸爸返回时的速度为90米/分 D.运动18分钟或31分钟时,两人相距810米
3、下列各图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4、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5 B.x<5 C.x≠5 D.x≥-5
5、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点P从A点出发,沿A→B→C→A的方向运动,到达A点时停止.在此过程中,线段AP的长度y随点P经过的路程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6、下列图象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各图中反映了变量y是x的函数是( )
A. B.
C. D.
8、下列图象表示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9、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的值,若输入的值为1,则输出的值为2;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4 D.8
10、甲、乙两辆摩托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中、分别表示两辆摩托车与A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
①A、B两地相距;②甲车比乙车行完全程多用了0.1小时;③甲车的速度比乙车慢;④两车出发后,经过0.3小时,两车相遇.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______.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选定一些值.通过函数关系式求出对应函数值列成表格.
第二步:______.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中对应各点.
第三步:______.按照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有点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
2、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定义:用_______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4、汽车开始行使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Q(升)与行使时间t(小时)的关系是_____,其中的常量是_____,变量是_____.
5、某生物研究所的水池有两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进水管的水流速为2立方米分,出水管的水流速为1立方米/分,如果水池中原有10立方米的水,最大容量是40立方米,同时打开三个水管到水池放满后再将它们同时关闭,这一过程中水池中的水量V(立方米)与打开水管后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其中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城市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按a元/立方米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超过6立方米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c元/立方米收费,该市某用户今年3、4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
月份 | 用水量x(m3) | 收费y(元) |
3 | 5 | 7.5 |
4 | 9 | 27 |
(1)求a、c的值;
(2)写出每月用水量x不超过6立方米和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y与用水量x之间的关系式;
(3)已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立方米,求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
2、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x | …… | -4 | -3 | -2 | -1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y | …… | a | 4 | b | …… |
(1)请直接写出上述表中、的值:a= ,b= ;
(2)请在给出的图中补全该函数的大致图象;
(3)请根据这个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4)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在的范围内,请直接不等式的解集: .(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
3、小亮现已存款100元.为赞助“希望工程”,他计划今后三年每月存款10元.存款总金额y(单位:元)将随时间x(单位:月)的变化而改变.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并写出函教解析式.
4、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及其应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请把表补充完整,并在给出的图中补全该函数的大致图像;
(2)请根据这个函数的图像,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
…… | -5 | -4 | -3 | -2 | 0 | 2 | 3 | 4 | 5 | …… | |||
…… | -1 | 4 |
|
|
| …… |
5、图中的折线表示一骑车人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关系.骑车人9:00离开家,15:00回家.请你根据这个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人何时离家最远?这时他家多远?
(2)何时他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这时他离家多远?
(3)11:00~12:30他骑了多少千米?
(4)他在9:00~10:30和10:30~12:30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5)他返家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14:00时他离家多远?何时他距家?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分析】
由图象可得: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路程没有变化,可判断①,由甲35分钟时到达目的地,乙40分钟到达,可判断②,分别求解前后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可判断③,由前后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都比乙快,可判断④,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①由图象可得: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后,停留了20﹣10=10(分钟),故①符合题意;
②甲在35分时到达,乙在40分时到达,所以甲先到达的目的地,故②符合题意;
③甲前面10分钟的速度为:每分钟米,甲在停留10分钟之后的速度为:每分钟米,所以减慢了行走速度,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由图象可得:两段路程甲的速度都比乙快,所以甲行走的平均速度要比乙行走的平均速度快,故④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弄懂图象上点的坐标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就是20分钟前进3600千米的速度,即可判断A;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即可得到m=15,由此即可计算出n的值和爸爸返回的速度,即可判断B、C;分别求出运动18分钟和运动31分钟两人与家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3600÷20=180米/分,
∴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
∴m=20-5=15,
∴n=180×15=270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爸爸返回的速度=2700÷(45-15)=90米/分,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运动18分钟时,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18-15)=2430米,东东离家的距离=180×18=3240米,
∴运动18分钟时两人相距3240-2430=810米;
∵返程过程中东东45-20=25分钟走了3600米,
∴东东返程速度=3600÷25=144米/分,
∴运动31分钟时东东离家的距离=3600-144×(31-20)=2016米,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31-15)=1260米,
∴运动31分钟两人相距756米,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函数图像.
3、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解:A、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有时有两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y不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函数,
∴,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根号下为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5、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的长度随的增大而增大;当点从运动到的中点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点从的中点运动到点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点从运动到时,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减小至0,且和时,的值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的长度随的增大而增大;当点从运动到的中点时,随的增大而减小;且当时,的值最小,故可排除选项与选项;
当点从的中点运动到点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点从运动到时,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减小至0,且和时,的值相等,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去判断即可. 当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的一个与之对应,则称是的函数.
【详解】
当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的一个与之对应,则称是的函数.
由图象可知: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像表示法,正确理解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分析】
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
【详解】
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
只有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
8、D
【解析】
【分析】
根据一个x值只能对应一个y值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一个x值只能对应一个y值可知D不是y不是x的函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像的判断,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分析】
输入,则有;输入,则有,将代数式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输入,则有;
输入,则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程序流程图与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求解代数式的值.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从B到A共行驶的路程可判断①;求出乙车行驶时间,甲车行驶时间,根据减法求出时间差可判断②;根据时间与路程,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根据减法求出速度差可判断③;设两相遇时间为th.甲车行驶40tkm,乙车行驶48tkm,根据甲乙共走全程列方程,求出时间t可判断④.
【详解】
解:乙从B地到A共行走24km,故①A、B两地相距正确;
乙摩托车从B到A地用0.5h,甲摩托车从A地到B地用0.6h,
∴0.6-0.5=0.1h,故②甲车比乙车行完全程多用了0.1小时正确;
甲摩托车行驶的速度为24÷0.6=40km/h,乙摩托车行驶的速度为24÷0.4=48km/h,
∴48-40=8km/h,
故③甲车的速度比乙车慢正确;
设两车相遇时间为th.甲车行驶40tkm,乙车行驶48tkm,
∴40t+48t=24,
解得h,
故④两车出发后,经过0.3小时,两车相遇不正确.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从行程图像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看懂函数图像,列一元一次方程,时间差,速度差,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 列表 描点 连线
【解析】
略
2、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即可完成.
【详解】
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3、表格
【解析】
略
4、 Q=40-5t 40,5 Q,t
【解析】
略
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求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题意列出函数表达式即可.
【详解】
解:依题意,同时打开三个水管到水池放满后再将它们同时关闭,
放满所需要的时间为,
,
依题意,,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理解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a=1.5,c=6;(2)时,,时,;(3)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为21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求解;
(2)分时和当时,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求解;
(3)根据 ,将 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2)当时,,
当时,;
(3)∵ ,
∴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函数关系式,求函数值,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2)图像见解析;(3)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且函数值都大于0(答案不唯一);(4)
【解析】
【分析】
(1)将x=0,3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得y的值,即可求出a、b的值;
(2)描点、连线即可;
(3)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求得;
(4)观察函数图像,先确定的范围内的交点,再由上下位置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1)把代入解析式得;
把代入解析式得
故答案为:,;
(2)函数图像如图:
(3)由函数图像可知: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且函数值都大于0(答案不唯一)
(4)由图象可知:在的范围内
的解集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常量为100,10,变量为x,y,自变量为x,y是x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x为整数).
【解析】
【分析】
根据“存款数=现有存款+每月的存款”,由每月的存款为10元,则x月的存款为10x元,继而可得出,从而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存款总金额,
常量为100,变量为x,y,
自变量为x,y是x的函数,
函数解析式为,(,x为整数).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抽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理解函数中的变量,自变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计算.
4、(1)见解析;(2)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3)或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利用函数解析式分别求出对应的函数值即可;进而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即可;
(2)根据题意观察图象可知该函数图象的增减性,以此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题意直接利用图象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
… | -5 | -4 | -3 | -2 | 0 | 2 | 3 | 4 | 5 | … | |||
… | -1 | 4 | 2 | 1 | … |
补全图象如下:
(2)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和性质,能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并结合函数图象解题是关键.
5、(1)12:30~13:30,;(2)10:30,,;(3);(4),;(5);(6),14:30
【解析】
【分析】
(1)直接观察图象,即可求解;
(2)直接观察图象,即可求解;
(3)用12:30时对应的距离减去11:00对应的距离,即可求解;
(4)根据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段的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解;
(5)根据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段的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解;
(6)可先求出14:00到15:00的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可得他距家时,从14:00所骑的路程,即可求解.
【详解】
解:(1)由图可知,这个人12:30-13:30时,离家最远,这时他离家45km;
(2)由图可知,10:30时他开始第一次休息,从10:30到11:00,共休息了0.5h,这时他离家30km;
(3)11:00~12:30他骑了45-30=15km;
(4)他在9:00-10:30的1.5小时内的平均速度为:
30÷1.5=20km/h,
10:30~12:30的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为:(45-30)÷2=7.5km/h;
(5)由图象可得:他返家时间为从13:30到15:00,共1.5h,
45÷1.5=30km/h,
即他返家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
(6)由图可知,14:00时他离家18km
14:00到15:00的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为:
18÷1=18km/h,
(18-9)÷18=0.5h,
即回家路上,14:30时他离家9k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意义,能准确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像中表示是的函数的有几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表示y是x函数的图象是,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