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17课《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两次到壶口季节不同、感受不同,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壶口瀑布特点的。
3、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4、感受瀑布的美,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两次到壶口季节不同、感受不同,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壶口瀑布特点的。
3、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1、两次到壶口季节不同、感受不同,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壶口瀑布特点的。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黄河壶口瀑布不仅危险、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还有刚柔相济的品性。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将继续寻找壶口瀑布的美。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去壶口瀑布前,还要写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从精妙用词、多种修辞、长短句式、表达方式、动静相称、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结构层次、句子的表达作用等角度赏析。
(一)“构思之美”:
第一段:简洁入题,总领全文。
第二段和第三、四段:巧作铺垫、详略有致。
第五段:视点变化,侧面映衬。
最后一段:议论抒情、篇末点题。
全文的题材:游记散文,写景抒情。
(二)阳刚之美:
请你找出描绘壶口瀑布阳刚之美的句子,并做简要分析。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感受:写出了河水奔涌向前的湍急和它的不可阻挡之势,表现了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时,突然脚下出现了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感受:把河水的变化多端的态势写出来,从畅快驰骋到危机四伏,紧张。正像人的人生经历: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原本人生道路顺顺利利,突然出现了大挫折,要学习黄河精神,迎难而上,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
③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感受:连用四个跌,写出水流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表现瀑布被急急吸去的态势,也写出这种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
④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感受: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表现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
(三)阴柔之美:
请你找出描绘壶口瀑布阴柔之美的句子,并做简要分析。
①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背景中。
②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感受:写出黄河柔中有刚,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磅礴美
①“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洪流的气势磅礴之美。
②“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这里生动地写作了瀑布的汹涌磅礴气势。
(五)用词精妙之美
①(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②“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句中的“涌”“挤”“撞”“推搡”等动词,写出黄河水从上游涌向壶口时的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表现了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③“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明确:句中的“跌”字写出了壶口险峻的地势,表现了河水之急,瀑布之险。
(六)修辞之美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壶口瀑布声大如雷,雨季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景象。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表现出来了。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水柔和、优美等不同的形态。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于黄河水以人的品性,表现了河水外柔内刚的品性,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5)“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明确:通过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奔腾激越的情势。
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七)情感美
朗读最后一段:“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明确:连用两个“伟大”,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在急剧地升华;读者读到此处也恍然顿悟:作者在优美的写景文字背后,实际上实是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精神境界,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
作者赋予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3、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与景物融为一体的?
明确:主观体验与客观景物交相融合是文学作品中写景的基本要求,本文也不例外。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有时直接写自己的感受,更多的则是将自己观景时的体验融入景物描写中。文章在描写河水时,大量使用拟人手法,主客观合一,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除了写景,作者还用不小的篇幅表达自己的思考。梁衡散文中的主观表达多是有感而发,抒情和议论都有所凭依。情景交融,创造有“我”之景,这一点尤为突出。
4、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明确: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着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三、写作特色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抒情
本文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在写初到壶口,描写瀑布的声音时,就用“隐隐如雷”写出了瀑布涛声如雷、如万马奔腾的气势。在写瀑布之水黄河的形态和精神时又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而在赞美黄河精神时,又将拟人与排比相结合,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和谐,感情洋溢,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借景抒情。
写景不能孤立地写景,还要在写景中抒情言志。在写景中抒情,可以巧妙地将感情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同时还可以通过巧妙的联想来绘景抒情。
如本文先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遇强则抗、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借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赞美黄河的力量之美,进而赞美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这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宁压不弯、勇往直前民族意志。在写法上由景到神,再到志,赋予了景物思想之美。
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②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③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1.选文第①段中“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以及丰富的姿态美。
2.选文第①段中描写的壶口瀑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①水流宏大、凝重、气势猛烈;
②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
3.为什么说“这壶口中浓缩了一个世界”?
明确:小小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感情,象征着各种人性,既是大自然的客观世界,也包含了人的感情世界。
4.选文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去,因为这一句是以水的奋力抗争之力的事实证明了水的力量。
5.结合选文,理解第③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明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正是对中华民族坚韧刚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赞美。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解释“读读写写” 中列出的词语。
2、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
3、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作业。
八、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课件PPTpptx、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案docx、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课件PPTpptx、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同步练习docx、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pptx、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案doc、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导学案doc、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练习doc、第17课《壶口瀑布》mp3、17《黄河壶口瀑布》视频资料qlvmp4、旅游宣传片壶口瀑布mp4、航拍中国壶口瀑布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