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A卷 基础夯实——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展开
第九单元 溶液 A卷 基础夯实
1.将下列物质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酒精 B.汽油 C.冰块 D.牛奶
2.下列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碘溶于酒精中 B.用汽油洗去机器上的油污
C.用洗洁精洗去碗上的油渍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都是固体
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4.下列各组物质里,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
A.生石灰、石灰水
B.酒精、酒精的水溶液
C.盐酸、稀盐酸
D.二氧化碳、碳酸溶液
5.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6.夏天时候,打开存放在室温下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B.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受温度影响大,与压强无关
7.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 )
A.100g水中溶解了16g氯化钠 B.100mL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占16g
C.100mL溶液中氯化钠占16mL D.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6g
8.(双选)将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逐渐加水稀释,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剂质量不变
9.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的NaCl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NaCl B.每100gNaCl溶液中含有10gNaCl
C.NaCl与溶液质量之比是1:10 D.将10gNaCl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
11.某一瓶长期密封恒温放置的蔗糖水,若上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下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小于a% B.大于a% C.等于a% D.无法判断
12.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和溶解
B.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只有托盘天平、烧杯和玻璃棒
C.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D.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
13.有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裹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种化学物质,使用拉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氢氧化钠与水 C.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14.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加入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时b的饱和溶液中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
16.下图是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C.℃时,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时,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17.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然后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汽油,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溶剂 | 溶质 | 现象 |
先加水 | 碘 | 底部仍有碘固体,液体呈浅黄色 |
先加水 | 高锰酸钾 | 底部无固体溶液呈深紫色 |
再加汽油 | 碘 | 分层,上层呈深紫色,下层接近无色,底部无固体 |
再加汽油 | 高锰酸钾 |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深紫色,底部无固体 |
请回答:
(1)加入汽油后,投入碘的试管的上层液体名称是_________;投入高锰酸钾的试管的下层液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从实验现象可以归纳:碘的溶解性为______,高锰酸钾的溶解性为____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若将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来,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实验室里,用NaCl固体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操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图②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操作按实验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填序号);
(3)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填序号);
(4)配制该溶液需要用__________(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量取水();
(5)配制该溶液过程中,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
B.用于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带有水滴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时,将25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20.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问:
①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②需要水多少mL?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错;C、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C错;D、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D错。故选:A。
2.答案:C
解析:A、碘能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B、用汽油洗去机器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碗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解析: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A错误;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B正确;均一、稳定的液体可以为纯净物,如蒸馏水等,C错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搅拌不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错误。
4.答案:B
解析: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不是氧化钙,故A错误;酒精的水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故B正确;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所以盐酸和稀盐酸的溶质都是氯化氢,故C错误;碳酸溶液的溶质是碳酸,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因此反应速率比较快。
6.答案:C
解析: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夏天时候,打开存放在室温下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
7.答案:D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含义是每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6g,故选:D。
8.答案:AC
解析:加水稀释,溶剂质量增加,对溶质质量没有影响,因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相应的溶液的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AC。
9.答案:A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将某物质的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与题意相符。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是1:10,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9,或溶剂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9:10;
A、100g水中溶解了10 g NaCl,,说明溶质是10g,溶剂为100g,溶液质量为110g,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10:110=1:11,故选项错误;
B、每100 gNaCl溶液中含有10 g NaCl,则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10:100=1:10,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1:10,故选项正确;
D、将10 g NaCl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和溶剂质量之比10:90=1:9,故选项中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性质都相同,上部溶液的浓度是a%,所以下部溶液的浓度也是a%;故选C。
12.答案:C
解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A错误;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简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搅拌,B错误;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C正确;转移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试剂瓶,会使溶剂质量增大,改变所配溶液的浓度,D错误。
13.答案:C
14.答案:C
解析: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晶体,则溶液逐渐趋向饱和,饱和以后,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不会变化;故上列图象中符合加入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为图象C。
15.答案:D
解析:向时b的饱和溶液中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故C正确;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
16.答案:D
解析: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不是不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100 g水中溶解,即饱和溶液中含有,B错误;C.温度为℃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因此质量分数是相等的,C不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温度高于℃时,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正确;故选D。
17.答案:(1)碘的汽油溶液;高锰酸钾水溶液
(2)碘易溶于汽油,微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
(3)向含少量碘的水中加入少量汽油,在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振荡,然后静置,将底部液体放出,碘即“富集”在少量汽油中
解析:水的密度比汽油大,且两者互不溶解,因此汽油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从表中现象可知,碘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所得溶液为碘的汽油溶液;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汽油,所得溶液为高锰酸钾的水溶液。由于碘微溶于水,因此其水溶液很稀,可根据其易溶于汽油的性质,通过加少量汽油的方法,使其“富集”于汽油中。
18.答案:(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托盘天平
(2)④②③⑤①
(3)②
(4)100
(5)AC
解析:(1)图①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图②中仪器a的名称是托盘天平。
(2)用NaCl固体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为④②③⑤①。
(3)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②所示操作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4)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0%=10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合90mL);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一次测量,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因此配制该溶液过程中量取水时最好选择100mL的量筒。
(5)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侧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选项正确;用于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带有水滴,会造成实际所取用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选项错误;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选项正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选项错误。
19.答案:(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3)1:5
(4)BC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点的含义是℃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25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20g,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20g:100g=1:5。
(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变为℃时的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a物质在℃时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在℃时的溶解度,所以三种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最多。
20.答案:①2.1g
②147.9mL
解析: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所以需硝酸钾的质量=150g×1.4%=2.1g,故答案为:2.1g;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故水的质量=150g-2.19=147.9g,由公式:推出故答案为:147.9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