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09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09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09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共6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剖面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左图为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岩浆喷出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石瀑”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 甲 9 B. 乙 C. 丙 D. 丁2. 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类岩石的代表有花岗岩 B. 丙类岩石可能寻找到化石C. 环节①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D. 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大理岩【答案】1. B 2. 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由材料可知,石瀑景观是由火山熔岩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读右图可知,丁由沉积物沉积形成,为沉积岩,而沉积岩可以形成岩浆和变质岩,丁有三个箭头指向,为岩石融化形成的岩浆,则乙由岩浆冷凝形成,为岩浆岩,而甲为变质岩,故选B。2.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为沉积岩,甲为变质岩,花岗岩为岩浆岩,A错。丙为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B对。箭头③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属于外力作用,其他都为内力作用,C错。石灰岩形成大理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④为变质作用,D错。故选B。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 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下图中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下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3. B 4. B【解析】3. 左图中的岩石呈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图中岩浆火山喷发形成的丁是喷出岩,D错。乙没有喷出地表,是侵入岩,即花岗岩,B对。甲是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丙是变质岩,C错。4. 根据上题分析 的岩石类型,形成丙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数字②,B对。①是外力作用,③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却凝固作用,A、C、D错。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组成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它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左图为江郎山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 若右图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A. 甲 B. 乙 C. 丙 D. 丁6. 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C. 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 D. 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答案】5. B 6. A【解析】5. 若右图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结合箭头方向,则丁是变质岩,不可能是岩浆岩。丁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乙是沉积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都能转化成岩浆。甲是岩浆岩,丙是岩浆。江郎山的红色砂岩属于乙,B对。A、C、D错。6. 江郞山位于浙江省,属于湿润地区,形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A对。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B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角锋等地貌,C错。 地壳上升是内力作用,D错。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7~8题。7. 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7. C 8. D 【解析】7. 据材料可知,翠玉白菜属于变质岩;图中①②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岩,③分布在岩浆岩周围,是岩石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④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8. a、b为背斜和向斜构造,其形成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表面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其地势较低,故而经历了下降运动。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如下图),完成9~10题。9. 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 是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 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 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10. 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壳A. 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 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 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 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答案】9. A 10. A【解析】9. ①类岩石在图中已指明为玄武岩.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它的特征是带有孔隙。10. 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该处主要受地壳张力的作用,岩石向两边张裂.使得岩浆从地壳深部涌出.不断形成新的岩石。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图中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 乙处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C. 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D. 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12. 图中河流A. 丙处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积、冲积扇 B. 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C. 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 D. 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答案】11. D 12. C【解析】11. 图中甲处受内力作用发生断裂并相对于两侧岩层下降形成地堑,后流水携带泥沙在甲处不断堆积形成平原,其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甲地岩层没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不是向斜;乙处是地下岩浆侵入形成的,不是火山活动;老岩层先沉积,新岩层后沉积,①-②-③岩层年代由新到老。选D正确。12. 丙在河流下游,不会形成洪积、冲积扇,洪积、冲积扇多在河流流出山口处;丁在河流的凹岸,以侵蚀为主;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凌汛主要发生在有结冰期的河段,主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地区河段,图示河流不能看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是否是由低纬流向高纬。选C正确。有明显断裂面,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处,为断层;岩层相对其两侧岩层上升的是地垒,岩层相对其两侧岩层下降的是地堑。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变曲变形形成褶皱,岩层向上拱起变形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凹变形的为向斜。汤泉乡地处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地热资源丰富。下图为汤泉地热地质剖面图,片麻岩具有暗色与浅色矿物相间呈定向或条带状断续排列的片麻状构造特征,呈变晶结构。据此完成13~14题。13. 温泉疗养院适合建在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14. 根据材料,判断 P 处岩石所属的类型和特点是 A.沉积岩 层理发育 B.变质岩 致密C.喷出岩 多气孔 D.变质岩 多裂隙【答案】13. C 14. D13. 根据等温线,③点等温线在35-45℃之间,最适宜泡温泉(沐浴最佳水温在38℃,与人体温度相近)。14. 片麻岩位于岩浆附近,受高温高压烘烤,是变质岩(如学习的是湘教版教材,书本就有片麻岩的例子,是要求记住的)。根据定向或条带状排列的片麻构造特征,可推测多节理发育,多裂隙。潮间带是指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位置至潮水退到最低处露出水面的范围。某地质研究团队调查发现图示区域及其周边地区为一组厚度达1800余米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地层。该区域因周期性地受海水淹没,侵蚀、淤积变化复杂,形成不同特征的沉积岩。图5为研究区内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 据图判断该地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A.乙早于甲 B.丙早于乙C.丙早于丁 D.丁早于甲16. 该区域内有岩层重复出现,据此可推测该时段A.沉积环境有变化 B.地壳间歇抬升C.岩浆周期性活动 D.河流输沙量变化【答案】【解析】15. A 16. A 15. 判断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A:甲为岩浆岩而乙为沉积岩。在上下岩层序列中,岩浆岩形成的年代晚于其所在的岩层,而早于上覆岩层。因此判断乙早于甲。B:丙为断层而乙为沉积岩。乙沉积岩明显受到断层的影响,因此判断丙晚于乙。C:丙各丁并不在同一区域,因此无法判断两者之间的年代先后关系。因此,本题选A。16. 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不同的沉积岩。沉积岩相同,说明当时沉积环境相同,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等。该区域内有岩层重复出现,那么也就是说在两个重复出现岩层之间,这段时期沉积环境发生了改变,导致沉积岩发生变化。答案选A。B:地壳的间歇抬升,在不断的抬升过程中,沉积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一般不会重复出现特征相同的同一种沉积岩。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岩浆岩一般不成层状出现。D: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岩层的厚度,而不会影响到岩石的类型。【考点】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及不同岩层出现的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5岩石圈物质循环湘教版,共3页。
这是一份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讲义)-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岩浆岩,看岩浆岩,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天津贝壳堤,平顶海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练习)-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42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练习解析版docx、42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