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38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38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738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3章 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低气压与高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程标准 | 核心素养目标 |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 1.收听天气预报,感受天气变化,据此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材料,分析锋面系统,高压、低压系统的形成与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示意图及天气特征,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综合思维) |
一、锋与天气
1.重要概念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可判定,上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交界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
2.分类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低气压(气旋)
(1)低气压概述: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气流运动
①水平方向: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因此又叫气旋)
②垂直方向:以上升气流为主―→出现阴雨天气。
(3)典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
2.高气压(反气旋)
(1)高气压概述: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气流运动
①水平方向:
②垂直方向: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
(3)典例:
(1)暖气团的气温一定非常高。 ( )
(2)锋面过境一定会出现降水。 ( )
(3)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锋。 ( )
(4)气温低的地方形成高气压,气温高的地方形成低气压。 ( )
(5)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提示:(1)× 冷、暖气团是由该气团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当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时就是暖气团,反之就是冷气团。
(2)× 不论是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可能形成降雨,但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3)× 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4)× 高、低气压是指某时某地的气压分布状况,其形成与所影响地区的气温高低无关,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也可能存在高气压,而气温低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低气压。
(5)B [受高压系统控制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天气,降水少。]
锋与天气 |
2020年3月6日,中央气象台预报,3月6日夜间至9日,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有大风降温,西北地区至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有降雪或雨夹雪,南方持续阴雨,江南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冷空气到来之前,华北、黄淮等部分地区将有大雾天气。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中显示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反映的是哪种天气系统?
提示:冷锋天气系统。
问题2 (综合思维)冷空气影响某地时的天气变化呈现何种特征?
提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问题3 (区域认知)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新疆时,常会出沙尘天气,而不是雨雪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
[归纳提升] 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天气特征比较
m | 冷锋 | 暖锋 | 准静止锋 | |
概念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 |
符号 | ||||
剖面 示意图 | ||||
气团位置 |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 | |||
锋面坡度 | 较大 | 较小 | 很小 | |
雨区位置 | ||||
天气特征 | 过境前 | 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过境时 |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阴雨天气 |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 |
过境后 |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
我国典 型天气 |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 “一场春雨一场暖” |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
,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则形成暖锋。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冷锋、暖锋:
(1)看箭头指向和锋面坡度
冷锋 暖锋
(2)看雨区范围位置
(3)看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4)看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2020年1月6日,北京市民在街头拍摄雪后美景。1月5日晚,北京2020年第一场雪如期“到货”,全市普降中到大雪。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A B C D
(2)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
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D.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1)C (2)A [第(1)题,11月份的降雪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四图中只有C图符合。第(2)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
A.1日 B.3日
C.29日 D.31日
(2)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干旱
(1)D (2)A [第(1)题,读图可知,31日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降水增多、风速增大,符合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故选择D。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再结合气温较低,应该属于冬半年,冷锋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故选择A。]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
2019年8月4日,“利奇马”诞生于西北太平洋上,经过3天的海上“流浪”成长为超强台风并加速了靠近我国的步伐。10日凌晨,“利奇马”以超强台风姿态登陆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一举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第五强,登陆浙江第三强,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问题1 (综合思维)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旋活动时为什么带来阴雨天气?
提示:在低空,气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出现阴雨天气。
问题2 (区域认知)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旱情,那么“伏旱”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伏旱天气。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时,江苏主要吹什么风?
提示:以东北风为主。
[归纳提升]
1.气旋和反气旋天气分析
比较内容 | 气旋 | 反气旋 | ||
气压状况 |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 ||
水平气流与风向 | 平面示意 图(北半球) | |||
风向 | 北半球 |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 |
南半球 |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 ||
垂直剖面图 | ||||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 ||||
天气状况 | 多阴雨天气 | 多晴朗干燥天气 | ||
我国典型的天气 | 夏秋季节影响我 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
左右手记忆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朝向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弯曲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知识拓展] 锋面气旋与天气
1.锋面气旋概述
北半球锋面气旋
(1)概念: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平面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
(3)天气特征: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往往形成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分布: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2.锋面气旋的判断
(1)锋面位置的判断
锋面多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即图中的MD、ND、M′D′、N′D′处。这是因为冷暖气团在低压槽MD、ND、M′D′、N′D′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2)锋面性质及移动的判断
图中F、G、F′、G′点都在锋面的高纬度一侧,而E、H、E′、H′正好相反,故F、G、F′、G′处气温比低纬度的E、H、E′、H′处气温低,确定F、G、F′、G′为冷气团,E、H、E′、H′为暖气团。MD、M′D′为冷锋,ND、N′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方向移动,即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
一般来说,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而已。
(3)天气特点的判断
由图中可知,ND、N′D′为暖锋,故在锋前G、G′处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伴随着连续性降水天气;MD、M′D′为冷锋,故在锋后F、F′处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3.下图为北太平洋2020年6月13日台风“鹦鹉”的气象卫星遥感图像。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2)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1)A (2)D [第(1)题,该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空气漩涡,对应示意图A。第(2)
题,根据甲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以判定甲处风向为西南风。]
4.下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
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南半球的暖锋
(2)该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天气转阴,气温下降 D.天气转阴,气温升高
(1)C (2)B [第(1)题,图中气旋水平气流方向为顺时针,应该是南半球,锋的符号为冷锋,因此是南半球的冷锋。第(2)题,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地理实践力——如何看中央电视台天气形势图
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常展示卫星云图,并附以天气系统图和雨量分布图,来说明当时的天气情况、天气变化过程、发展趋势以及未来24小时、48小时大范围天气要素分布状况;同时还预报各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为广大观众提供了确切的气象信息。在看卫星云图时,应注意在云图上找出海洋(蓝色)、陆地(绿色)、云区(破碎的灰白色团块)、云团移动方向(红色箭头),看其颜色浓的云区(云层厚的地区)和颜色淡的云区(云层薄的地区)出现在哪些地区;在看气象图时,应注意看气压分布状况,确定天气系统分布情况,注意收看气象预报中有关分析天气系统发展趋势的内容(如台风移动路径或高、低气压中心,雨区等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下图为“2020年2月8日12:00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甲地天气系统及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高气压 阴雨连绵 B.低气压 狂风暴雨
C.反气旋 晴朗干燥 D.气旋 晴朗无风
2.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D.地面吸收热量增多
1.C 2.C [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气压值最大,可判断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A、B、D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出现大风天气,C正确。]
[素养立意] 本题组借助某时的天气形势图,考查了主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等知识,体现了等高线分布图的判读运用等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要求,通过天气形势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确定高、低气压中心及锋面类型、位置、移动状况,由此可判断其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状况。
题组1 锋面与天气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1.A 2.C [第1题,由图示可知,甲图中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暖空气在锋面上被迫抬升(或由图中空气运动的箭头是相对的判断),该锋是冷锋,故A正确,B错误;乙图中暖空气向冷空气移动(或由冷暖空气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判断),冷空气在锋面下后退,是暖锋天气,形成连续性降水,故C、D错。第2题,甲图为冷锋,北方寒潮是冷锋快速入侵造成的,故C正确;长江下游伏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华北平原春旱是受大陆气团影响;江淮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
题组2 高、低压气流
读图,回答3~4题。
3.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4.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3.A 4.B [第3题,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垂直气流呈下降运动,应为北半球高压中心。第4题,高气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
题组3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5.D 6.C [第5题,根据所学的锋面气旋知识,低气压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丙、丁为低压槽的位置,丙、丁分别为冷锋、暖锋所在的位置。第6题,根据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主要是与冷锋天气有关的现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多暴雨的夏季。]
教材P47活动
提示:
1.气旋东部为东南风(偏南风),气旋西部为西北风(偏北风)。
2.乌兰巴托的风力大于北京。
3.乙锋为冷锋,甲锋为暖锋。
理由:乙处气流由较高纬向较低纬运行,而甲处气流则是由较低纬向较高纬运行。
4.P地在乙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由阴转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4章 第2节 山地的形成 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学案,共14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高考地理全国通用版一轮教材复习 第17章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 学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