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学案
展开低碳食品知多少
什么是低碳食品 |
问题 在食品的生命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思维线索]
依据图示进行分析即可
提示:(1)减少从生产到消费的许多中间环节
(2)生产、销售、消费环节中的能源消耗,尽量选择清洁能源
(3)研发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4)尽量减少废弃物排放,做到循环利用
本地和应季蔬果 |
问题1 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的蔬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思维线索]
把握运输环节与生产特点分析即可
提示:与本地相比,选用外地生产的蔬果时,中间远距离运输环节、运输过程的冷藏保鲜环节都会增加能源消耗,从而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问题2 与应季相比,选用反季节生产的蔬果在哪些环节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思维线索]
反季生产→需投入额外的设备、能源
提示:与应季相比,生产反季节蔬果时需投入额外的设备、能源,增加了能源消耗,从而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食品的包装 |
问题 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食品的过度包装?
[思维线索]
从消费者和商家两个方面分析。
提示:从商家方面来说:注重保证产品质量即可,售卖时简化包装,且多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转变消费观念,尽量选择简易包装的商品,且选择包装材料可重复回收利用的商品。
分析讨论:
不同的食品选择,反映了公众的消费观念,代表了公众对低碳经济的态度,选择低碳的食品,会直接影响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进而影响到全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同,会促使整个社会积极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转变人类的发展模式,走向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执行任务:
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调查本地生产的蔬果的应季生产时间、上市时间,确定应季采购的品种,在加工时从减少能源消耗的方面选择加工的方法,制作“低碳晚餐”,随后交流的心得。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生态持续发展 ②社会持续发展 ③生态破坏 ④公平性原则 ⑤共同性原则 ⑥发展绿色经济 ⑦维护海洋权益
[学思心得]
有关环境问题的解题思路 |
(1)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1.C 2.A [从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环境问题,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该环境问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
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促进对外开放。
(6)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规模。
(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下图为B区域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 第(1)题,通过图表可判断出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这与两地的降水、土壤等因素有关。第(2)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垦造成的,表现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第(3)题,该产业链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
[答案] (1)A区域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大;B区域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人口密度小。
(2)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