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组成和变化 课件
展开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组成和变化知识点一 把握分类依据 理清物质类别核心知识再现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1)按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C60、甘油、P4、Fe2O3、O3、氢氧化铁胶体、铝热剂、福尔马林、CH3CHO、NaHSO4、冰水混合物、漂白粉、H2SO4、液氯、烧碱、H3PO4、胆矾、葡萄糖、CO、笑气、MgCl2、石膏、ZnSO4、乙醇、Cu(OH)2、H2CO3。①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60、P4、O3、液氯甘油、CH3CHO、葡萄糖、乙醇③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H3PO4、H2CO3烧碱、Cu(OH)2NaHSO4、胆矾、MgCl2、ZnSO4 ⑦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铁胶体、铝热剂、福尔马林、漂白粉、石膏Fe2O3、NaHSO4、胆矾、MgCl2、ZnSO4、Cu(OH)2 甘油、CH3CHO、葡萄糖、CO、笑气、乙醇Fe2O3、NaHSO4、H2SO4、烧碱、胆矾、MgCl2、ZnSO4(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⑥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⑦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⑧饱和CaCO3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⑨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⑩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均属于非电解质( )××××√2.熟记常见混合物的俗称与成分(1)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4)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12)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3.对胶体的再认识(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1~100 nm),胶体的特性是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2)胶体不带有电荷,但胶体粒子常带有电荷。(3)Fe(OH)3胶体粒子为多个Fe(OH)3粒子的集合体,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粒子少于1 mol。(4)纳米材料不是胶体,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才形成胶体,烟、雾、紫水晶都是胶体。(5)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不是气溶胶。(6)部分盐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溶于水,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而除杂,因此常用作净水剂。高考真题演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20·江苏]PM2.5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2020·天津]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 )(3)[2017·天津]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4)[2016·全国卷Ⅱ]制备Fe(OH)3胶体,可以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2.[2021·浙江1月]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A.CaCl2 B.H2SO4C.Ba(OH)2 D.Na2CO3答案:D解析:氯化钙属于盐,是由简单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A错误;硫酸属于酸,B错误;氢氧化钡属于碱,C错误;碳酸钠属于盐,碳酸根离子中C、O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D正确。3.[2021·广东卷]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A解析:铸客大铜鼎由青铜材料制成,青铜属于合金材料,A符合题意;河姆渡出土陶灶是陶瓷制品,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B不符合题意;兽首玛瑙杯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不符合题意;角形玉杯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材料,D不符合题意。考点题组针对练 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如图所示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检验雾霾是否为胶体C.所有芳香烃都属于非电解质D.雾霾中的PM2.5能吸附重金属离子而对环境影响较大答案:A解析:SO2属于酸性氧化物,NxOy中的NO和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其他分散系不能发生,则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检验雾霾是否为胶体,B正确;芳香烃都不溶于水,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雾霾中的PM2.5具有吸附性,吸附的重金属离子有毒,对环境影响较大,D正确。2.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A.固态氯化钠 B.干冰 C.液氨 D.铜 E.硫酸钡晶体 F.甲烷 G.五氧化二磷 H.稀硫酸 I.熔融的硝酸钾 J.石墨 K.酒精 L.胆矾溶液 M.氢氧化铜 N.熟石灰 O.盐酸。(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H、I、J、L、OA、E、I、M、NB、C、F、G、K解析:(1)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够导电,其中D(铜)、J(石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H(稀硫酸)、I(熔融的硝酸钾)、 L(胆矾溶液)、O(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2)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其中A(固态氯化钠)、E(硫酸钡晶体)、I(熔融的硝酸钾)、M(氢氧化铜)和N(熟石灰)均属于电解质。(3)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其中B(干冰)、C(液氨)、F(甲烷)、G(五氧化二磷)和K(酒精)均属于非电解质。题组二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以及在胶体中滴加适量HI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能聚沉水中带负电荷的杂质B.乙转化为丙的过程中发生聚沉、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验证乙中是否生成了胶体D.煮沸的目的是促进Fe3+水解生成更多的Fe(OH)3答案:A解析:氢氧化铁胶体不带电,胶粒带正电荷,能聚沉水中带负电荷的杂质,A项错误;乙转化为丙的过程中,氢氧化铁胶体在HI的作用下,先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后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最后I-被铁离子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因此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验证乙中是否生成了胶体,C项正确;煮沸的目的是促进Fe3+水解生成更多的Fe(OH)3,D项正确。4.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制备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黄色 题组三 纳米材料的应用5.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新型超轻纳米材料(基本微粒直径为1~100 nm)。这种材料结构上由一维氮化硼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纳米晶片复合而成,整个材料内部充满气孔。这种材料耐高温,且用它吸附完有机物后,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下列关于该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B.该材料的基本微粒不能透过滤纸C.该材料在2 000 ℃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常使用D.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答案:B解析:该材料的基本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该材料的基本微粒能透过滤纸,A项正确、B项错误;氮化硼晶体属于共价晶体,可耐高温,结构稳定,C项正确;该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性,D项正确。6.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9 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由铜制成的“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C.“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D.“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答案:D解析:“纳米铜”只是物质的颗粒变小,但不影响其化学性质。知识点二 认识物质性质 理解物质变化核心知识再现1.认识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表现为色、态、味、密度、硬度、熔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表现为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溶液的酸碱性、热稳定性等。2.理解物质变化的“四个方面”(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只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溶解、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由于无新化学键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有的有能量变化,有的无能量变化,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等。(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3.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四化”易错提醒:①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物质的燃烧。②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③爆炸有的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物理变化引起的。高考真题演练1.[2021·湖南卷]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答案:A解析:清理江河淤泥,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化工企业“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是指将有害固体、液体、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微生物降解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热处理等方式处理垃圾,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2.[2021·全国甲卷]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某些食品加工时,可以适量的使用防腐剂,但不能超量使用,也不能把不可用作防腐剂的物质当成防腐剂使用,A项错误;废旧电池中含有镍、汞等重金属离子,掩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等,B项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等有毒气体,C项正确;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和赤潮等环境问题,D项错误。3.[2021·山东卷]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石墨用作润滑剂B.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C.聚乙炔用作绝缘材料D.乙二醇溶液用作汽车防冻液答案:C解析:石墨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容易在层间发生相对滑动,是一种很好的固体润滑剂,A项不符合题意;氧化钙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B项不符合题意;聚乙炔的结构中有单键和双键交替,具有电子容易流动的性质,是导电聚合物,C项符合题意;乙二醇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汽压,冰点显著降低,故乙二醇可以用作汽车防冻液,D项不符合题意。4.[2021·湖南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C.SO2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答案:B解析: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会被氧化为Fe3O4,B正确;工业上常用SO2漂白纸浆,且SO2还可用于杀菌、消毒,C错误;根据原电池原理,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形成原电池,锌做原电池的负极,保护铁不被腐蚀,D错误。5.[2020·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等相关知识,考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A项正确;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用水煤气可以合成甲醇等含氧有机物,B项正确;煤的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体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D项正确。6.[2019·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与STSE的联系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来生产乙醇,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石油是由多种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利用石油生产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变化;C项,由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涉及化学变化;D项,反渗透膜法分离出淡水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D。考点题组针对练题组一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用来浸泡毛豆以保持新鲜绿色B.浓H2SO4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C.NaHC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答案:C解析: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不可用来浸泡毛豆以保持新鲜绿色,故A错误;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B错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与其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2.下列材料或物质的应用与其对应的性质完全相符合的是( )A.Mg、Al合金用来制飞机外壳—合金熔点低B.食品盒中常放一小袋Fe粉—Fe粉具有还原性C.SiO2用来制造光导纤维—SiO2耐酸性D.葡萄酒中含SO2—SO2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Mg、Al合金用来制飞机外壳是利用其密度小,硬度和强度都很大的性质,不是因为合金熔点低,故A错误;食品盒中常放一小袋Fe粉,利用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防止食品被氧化,故B正确;SiO2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是利用其光学性质,不是耐酸性,故C错误;葡萄酒里都含有SO2,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不是用来漂白,故D错误。3.下表中,陈述Ⅰ、Ⅱ均正确且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D解析:三价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铜,所以用FeCl3 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与铁比铜金属性强无关,故A错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铝钝化,所以铝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但钝化时铝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陈述Ⅱ错误,故B错误;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无关,故C错误;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故D正确。题组二 物质变化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2)16O变成18O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明矾净水涉及到化学变化( )××√解析:(1)臭氧变成氧气是化学变化,故(×);解析: (2)16O变成18O的变化是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解析: (3)明矾净水是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涉及到化学变化,故(√);(4)生石灰作干燥剂涉及到化学变化( )(5)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 )(6)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解析: (4)生石灰作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涉及到化学变化,故(√);解析: (5)蓝色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解析: (6)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故(×);(7)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8)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9)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 (7)混合物分离操作中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均属于物理变化,故(√);解析:(8)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解析: (9)加热NH4Cl晶体,晶体分解生成HCl和氨气,在试管上部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整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11)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12)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解析 (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蛋白质变性,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故(√);解析 (11)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盐析产生沉淀属于物理变化,故(×);解析 (12)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故(×);√××(13)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14)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反应( )(15)“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解析 (13)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故(×);解析 (14)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但属于物理反应,故(×);解析 (15)“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故(√)。5.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具体操作或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A解析:利用雷达探测巡视表面土壤厚度、冰层结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利用模拟月壤研究从钛铁矿(FeTiO3)中提取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利用阳光将废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物质过程中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利用深海锂电池为“奋斗者”号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属于原电池原理,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6.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Cl2·4H2O固体按分类属于混合物B.FeCl2·4H2O固体加热脱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获得的纳米级Fe粉,属于胶体分散系D.FeCl2高温反应制备纳米级Fe后的混合物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酸性答案:D解析:FeCl2·4H2O是结晶水合物,是化合物,故A错误;FeCl2·4H2O和FeCl2是化学式不同的化合物,则FeCl2·4H2O加热脱水生成FeCl2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纳米级 Fe 粉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Fe2+易被氧化,反应在N2保护气下,H2与Fe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和HCl,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 Fe+2HCl;反应后的气体中 HCl 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故D正确。7.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答案:D解析: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错误;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C错误;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8.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镁离子结合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操作①是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和烧杯三种玻璃仪器,B错误;氯化镁能溶于水,因此要得到氯化镁晶体,则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C正确;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则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D正确。9.(1)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KOH,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_____,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_______,要证明该分散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D复分解Fe2O3+6H+===2Fe3++3H2O胶体用一束光照射该红褐色液体,从侧面能够看到一条光亮的道路 解析:(1)①C2H5OH是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O2是非金属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Fe2O3是金属化合物,由离子构成,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FeCl3是盐,KOH是碱,二者都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因此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C、D;都是氧化物的是B;②在上述相连的物质中,FeCl3与KOH在溶液中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3沉淀和KCl,反应方程式为FeCl3+3KOH===Fe(OH)3↓+3KCl,故合理选项是D,该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Fe2O3,Fe2O3与HCl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FeCl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④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胶体,可根据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比较大,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即发生丁达尔效应证明。(2)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的效果。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由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3+2NaOH===Na2SO4+H2ONaHS+HCl===NaCl+H2S↑NaHS+NaOH===Na2S+H2O解析:(2)①SO3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产生Na2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②NaHS与HCl反应产生NaCl、H2S,反应方程式为:NaHS+HCl===NaCl+H2S↑;NaHS与NaOH反应产生Na2S、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NaOH===Na2S+H2O。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微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微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微专题3化学与STSE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微专题3化学与STSE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含解析),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核心考点聚焦,专项热考突破,专题体系构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答案C,答案A,答案D,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