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
展开三年级阅读秋季第18讲::阅读专项
(一)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这篇文章主题是什么?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
2、“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能说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
3、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打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讶不已,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狠下决心,改掉以前的错误,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他看到几个孩子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了时光老人。他又“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即使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思考:这篇文章主题是什么?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当他重新拥有青春时,他是怎么做的?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流浪汉说些什么?
(三)美丽的秋天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着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 ) 辛劳( )
2.解释下列词语。
(1)悦耳:—————————————————————————(2)此起彼落:———————————————————————
3.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四)登山人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 解释词语。
(1)气馁:
(2)领略:
2. 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人___________,第二人_________,第三人__________。
3. 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五)放飞蜻蜓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陶行知为什么劝说翠贞他们放飞蜻蜓,他是为了保护蜻蜓,还是为了教育这些孩子们?
—————————————————————————————
- 你觉得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3.当你看见别人捕捉益虫益鸟的时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是一篇 ,《我敬佩的一个人》是一篇 ,《在上学的路上》是一篇,《蚂蚁历险记》是一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秋季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