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1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2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3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4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5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6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7页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内容要点,内容结构,大陆和洋底地形,地表形态的演化,大陆漂移,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大陆的分合,类型判断,区域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Contents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1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
    2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3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
    4
    分析全球海陆分布大势,概括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运用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揭示全球海陆演化的机理。阐述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及其特征,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地表的作用。了解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揭示其成因,分析其危害,探讨防治对策,为防灾减灾服务。
    内容要点
    关键词地表形态 landform of the earth surface)气候带 climatic zone 气候型 climatic type时空变化 change of time and spatial自然灾害问题 natural hazard question
    内容结构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气候的时空变化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
    火山喷发与地震带的活动
    风灾与水旱灾害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沙漠化
    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
    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大陆和洋底地形
    地表形态的演化
    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一)七大洲和四大洋1、海陆对比:地球表面积5.1亿km2 其中陆地1.49亿km2 , 海洋3.61亿km2 即陆地占29.2% , 海洋占70.8% 总比例:7:3,故又称为“水球” 。
    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 km²)作为最小的大陆,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 km²)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亚洲与欧洲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亚洲西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
    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
    continent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范围是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地区外,还包括东南太平洋岛屿。
    地球陆面的基本单元
    海:陆地的边缘;面积较小;占11%,较浅,2000-3000 m;温度变化大,含盐度较小,32/1000以下。洋:远离大陆;面积较大,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大,4000-5000 m;温度稳定;有较完整的洋流系统;含盐度较大,35/1000。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 洋

    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º W线为界; 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º E线为界; 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º E线为界; 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
    海 洋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分布几乎连绵不断;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特别是在56º~65º S之间,除仅有少数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这种现象表明地球陆地系统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亚欧、非洲、北美和南美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

    陆地占东半球总面积的35%,占西半球的20%。陆半球:地球上以西经1°32‘,北纬47°13’为中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法国罗亚尔河河口。水半球:地球上以东经178°28‘,南纬47°13’为中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新西兰。水半球是相对於陆半球的半球。
    陆地占陆半球面积的47.3% ,陆地占水半球面积的9.5%。陆半球有全球七分之六的陆地,包括欧洲、非洲、北美洲、亚洲大部份、以及南美洲大部份。欧洲为陆半球的中心。
    然而,因为陆半球的海洋面积仍然大於陆地面积,所以陆半球是指大部份的陆地所在的半球,而不是陆地面积大於海洋面积的半球。
    (2)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多,南半球中、高纬度海洋多。(3)对趾性(相反),陆地的95%在另一半球都是海洋。
    除南极大陆以外,所有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北美和南美,而且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即亚澳之间的亚澳陆间海、欧非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
    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
    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即亚非之间的苏伊士地峡(运河)、欧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南北美之间的巴拿马地峡(运河)。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
    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亚洲大陆东缘弧沟系发育,即岛弧和海沟伴生;★南北半球极地的海陆分布正好相反,北为北冰洋,南为南极大陆。
    二、大陆和洋底地形
    (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陆地平均高度840m。陆地最高点:8844.43m(2005-10-9公布),最低点:死海海面为-392m,高差9236m.山地一般分布于大陆边缘(美洲最典型)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
    (1)山地38%,平原36%,高原、盆地、丘陵占26%(2)平原:一般分布于大陆中部(3)高原:分布无明显特点,大部分位于较古老的地盾之上。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两条高山带: 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 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特殊地貌类型: 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亚洲:山地为主,平均海拔950m,基岩海拔最高,新构造运动影响大。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
    欧洲:平原为主,平均海拔300m,海拔居七大洲最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大。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
    非洲:古老的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m,是一块古老的地盾。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北美洲:具有亚欧的共性,山地,平原并重,平均海拔720m,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共同影响。南美洲:平原和高原并列,平均海拔590m,形成原因: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 ,新构造运动强烈。
    澳大利亚: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340m,冈瓦纳古陆的影响。南北美、澳,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理单元,即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山地或高原。南极洲:以高原为主(冰面高厚),平均海拔2350m。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深度大、高差大
    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 m。洋底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如洋底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 034 m,而由洋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山,海拔4 170 m,所以海洋的最大高差为15 204 m。
    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大陆架——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世界上的大陆架占海洋总面积的7.6%,平均坡度 0。07`。大陆架水深0~200 m, 宽度10~1 000 km以上。大陆架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底还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其下限不等,一般为2 000~3 000 m。世界上的大陆坡占海洋总面积的8.5%。
    大洋底——大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2.7%。大部分深度为 2 500~6 000 m。洋底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海台、洋盆,海沟等。
    四大洋中都有高峻的洋脊,且彼此相接贯通,全长约80 000 km。
    洋脊贯通四大洋
    其中以大西洋洋脊最为典型、壮观,它宽约1 500~2 000 km,相对高度约1 000~3 000 m,约占大西洋面积的1/3,它的位置居中,与东西两岸的距离几乎相等,“中脊”之名即由此而来。
    地表形态的演化
    互相对立 互为影响
    互相转化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板块的划分 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外地核
    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   
    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
    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潜没,潜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缩小,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深海钻探的结果证实,海底扩张说的上述观点是成立的。
    洋中脊处新洋壳不断形成,两侧离洋中脊越远处洋壳越老,证明了大洋底在不断扩张和更新。海底扩张说较好地解释了一系列海底地质地球物理现象。
    它的确立,使大陆漂移说由衰而兴,主张地壳存在大规模水平运动的活动论取得胜利,为板块构造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扩张说在扩张机理方面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难题。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不断俯冲、消亡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因此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又可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可延伸到大陆边缘,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据勒皮雄等人的观点,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其中以大陆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有欧亚、阿拉伯、非洲、北美、南美和南极洲等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有太平洋、菲律宾海、纳兹卡、科科斯、印度-澳大利亚和加勒比等板块。(见世界构造图)
    六大板块十二个板块微板块
    由于地槽转化为褶皱带并不是同步的,按历史构造的观点,根据地槽转变为褶皱带所经历的构造阶段(时代)的不同,对地壳构造进行的分区即历史分区: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及分区名称
    1、地台区:中朝地台(华北地台区)、塔里木地台区、扬子地块(又称扬子地台或西南地台区) 2、加里东期褶皱带(区):东南加里东褶皱区、祁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区。
    3、海西期褶皱带(区):天山阿尔泰海西褶皱区、兴安内蒙(兴蒙)海西褶皱区、昆仑山海西褶皱区。 4、印支燕山期褶皱带(区):三江滇西印支褶皱区、秦岭印支褶皱区、唐古拉早期燕山褶皱区、冈底斯晚期燕山褶皱区 。
    5、喜马拉雅期褶皱带(区):喜马拉雅新生代褶皱带、台湾新生代褶皱带。

    据全秋奇,1989
    据全秋奇,1989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2.板块的运动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早期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 (2)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驱动。
    (3)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4)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限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
    (5)近年来,根据大洋钻探的成果,发现大洋中有两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件,有的学者推测,巨大的陨击作用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均衡补偿作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成海洋板块的张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的方向运移。
    (二)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
    岩石圈表面是由若干变动着的洋盆和漂移着的大陆组成的。1.大洋的发展 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

    胚胎期:大陆裂谷 东非大裂谷 莱茵裂谷 贝加尔裂谷幼年期:红海、亚丁湾、加利福尼亚湾成年期: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遗痕:喜马拉雅山脉
    2.大陆的分合(见下图:世界海陆演化模式图) 大陆自距今7亿年的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合、分、再合、再分的过程,大陆相继发展演变,同时产生各地质时期的褶皱带。
    世界海陆演化模式
    图中的字母分别标识:a.前寒武纪;b.寒武纪;c.泥盆纪;d.上石炭纪;e.上二叠纪;f.中生代早期;g.上白垩纪;h.新生代。所绘缝合线表示陆地板块的合成
    2、大陆的分合
    演化过程:元古代Pt;大陆为一整块寒武纪E:四块陆地泥盆纪D:三块陆地石炭纪C:二块陆地二叠纪P:一块联合古陆三叠纪T:劳亚古陆(美、亚)、 冈瓦纳古陆 二块大陆
    侏罗纪J:三块大陆:美洲、 欧亚、 冈瓦纳白垩纪K:六块大陆:非、 南极、南美洲、印、美洲、 欧亚第三纪早期:七块大陆第三纪晚期:六块大陆未来(1亿年后):一个大联合的大陆
    (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
    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球表层的运动有两点基本的假定:①板块的内部是刚性的,是没有相对运动的。②运动集中发生在板块的边界,而板块的边界是狭窄的。
    (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
    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减灾的角度,未来构造活动的应突出两个内容: (1)关注大陆。与大陆相比,海洋是年轻的,而大陆则古老。大陆是记录地球全部历史的档案馆。此外,主要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大陆,且破坏性大,这也是地理学更注重的是陆地系统而不是海洋系统的原因之一。 (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东岸气候带 内陆 气候型 西岸
       世界各地区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从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点来分析,可以舍其小异,取其大同,把全世界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和气候型。  
    世界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分低、中、高纬度带扼要说明各气候型的气候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还有高地气候。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理斯多德(Aristotle)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把地球上分为五个气候带,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天文气候带。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他首先把全球气候分为五个气候带(A、B、C、D、E),其中A、C、D、E带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旱气候,各带之中又划分为若干气候型。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斯查勒认为影响人类活动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气温和降水,这二者在气团的性质、锋带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他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置和它们季节变化将全球气候分成三大带: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和高纬度气候带。
    再按照桑斯维特(C.Warren Thornt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或称需水量Ep)和水分平衡的方法,用总可能蒸散量(Ep),土壤缺水量(D),土壤储水量(S)和土壤多余水量(月)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限(见图7-5),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个气候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一)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   柯本用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干燥指标这是十分牵强的,实际上气候的干燥程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联并不那么简单。
    再者,干燥气候并不能与A、C、D、E等四带相提并论,后者是按照温度来分带的,大体上具有与纬线相平行的地带性。而干燥气候的形成有几种原因:有的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有的是因为处于信风带的背风面,受不到海风的影响(如热带沙漠);有的是因处在冷流海岸,逆温现象严重(如热带大陆西岸沙漠);有的是地处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如温带沙漠)。
    这些干燥气候在A、C、D几个气候带内都可出现。各种干燥气候的干燥程度虽然相似,但其昼夜长短、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其他天气条件并不相同,因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带而异。因此,干燥气候只能作为A、C、D带内的一种气候型,并不能单独列为一个气候带。
    (二)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   柯本在进行气候分类时只注意气温和降水量数值的比较,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地带性的差异。在柯本世界气候分类图上,除A类和E类气候完全适合纬度带原则外,其余的气候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带状分布。
    例如,我国黄河下游、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云贵高原和印度德干高原等地都属于Cwa类,这样就把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不同纬度带的季风气候混为一谈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斯查勒的气候分类法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世界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在应用动力气候进行世界气候分类时,季风这个因子是不容忽视的。
    在斯查勒气候分类中把我国的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北美东部的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等同起来,又把我国南方的热带季风气候与非洲、南美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等同起来,这都是不妥当的。
    四、周氏(常用)气候分类 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适当修改,将世界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四大区,在各纬度带中又分若干气候类和气候型 。
    分析着眼点; 1、天文气候 2、大气环流 3、海陆分布及热力差异 4、洋流 5、特殊地形
    气候:(1)类型:17种: 极地—冰原气候 高纬—苔原气候,(极地常寒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西)海洋气候,大陆湿润性,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季风(东)亚热带:(西)地中海式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季风气候,湿润气候(东)热带:(西)干旱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季风气候(印度,中南半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东)赤道:赤道多雨气候山地气候
    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气流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由于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0毫米以上。  
    一、赤道多雨气候 赤道多雨气候位于赤道区域和赤道的两侧,大约向南、向北伸展到纬度5°-10°左右,各地的宽窄不一,它是在赤道低压带中形成的。在赤道低压带中,水平的风力很小,南北两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这一带海洋面积宽广,陆地面积小,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大,一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全年昼夜长短差别小,基本上昼夜平分。这类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苏门答腊岛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一带,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二、热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一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加勒比海中诸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的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海地带等。这里长时期受信风影响,正当迎风海岸,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Tm,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对比不显著,所以没有热带季风现象,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三、热带干湿季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出现在热带多雨气候区的外围,纬度位置一般在5°_15°左右,也有伸达25°左右的,主要分布在上述纬度的中美、南美和非洲。由于一年中赤道低压槽的南北移动(图7--12),一年中有干、湿季的区别。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四、热带季风气候   在热带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特别是在我国的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表现如下:
    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以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南北伸展,平均位置约在纬度15°_25°间。因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不同,可分三种亚型:5a热带干旱气候型、5b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和5°热带半干旱气候型。  (一)热带干旱气候型5a  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区有非洲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这些地方具有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在沿岸地带亦因冷洋流的影响,空气稳定,雨量也极为稀少,荒漠面积一直延伸到海岸地带。这里的气候特点如下:
    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在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在南美智利北部的阿里卡,在连续17年中仅下过三次可以量出雨量的阵雨,三次总量仅0.51毫米;又如智利的伊基克曾经连续4年无雨,但在第五年的一次阵雨中就降了15毫米的雨,在另一年伊基克有一次阵雨竟降了G3.5毫米的雨。由此可见热带干旱气候区中的降水量极少,而变率却极大,在全年世界雨量变率图(图7-14)上,其年雨量变率皆在40%以上,在这里所谓多年的平均降水量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般讲来在这种地方年降水量小于125毫米。降水性质多属暴发性的阵雨,雨时极短而强度大,往往引起水土流失,冲刷成灾,对农业并无好处。
     (二)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5b   在热带大陆西岸,有冷流经过的海滨地带如图7-16所示,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冷流、南美的秘鲁冷流、北非的加那利冷流和南非的本格拉冷流的沿岸地带,纬度在20°一30°附近,个别地区可伸至10°左右,出现一种热带多雾干旱气候。这里降水量极为稀少,如非洲的诺洛斯港(图7-17)年降水量仅58.4毫米,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年降水量仅30.5毫米,比热带内陆干旱气候区的降水量还要少。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副热带高气压的东部边缘,盛行着下沉气流,再加上冷流的影响,使空气下层气温减低,有明显的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所以多雾而少雨,如非洲西南部的斯瓦科普蒙德一年中有150天以上的雾日。
    (三)热带半干旱气候5c   在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为热带半干旱气候。热带半干旱气候有一短暂雨季,年雨量比干旱气候较多。一般讲来,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年雨量小于250毫米,而热带半干旱气候区的年雨量却介于250-750毫米,它是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间的过渡地带。它的雨季出现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如北非的凯斯(图7-18),在5-10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时,因赤道低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
    第三节 中纬度气候  六、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位于热带干旱气候的向较高纬度的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出现在北非、近东(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澳大利亚南部、阿根廷(潘帕和巴塔哥尼亚)以及南非部分地区。它也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副热带干旱气候(6a)与副热带半干早气候(6b)。
     ※副热带干旱气候6a   副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的延伸,它亦具有少雨、少云、日照强、气温高、蒸发盛等特点。但由于纬度位置稍高,与热带干早气候相比有以下两点差异:   1.凉季气温较低,年较差比热带沙漠大:副热带干早气候区在盛夏期间烈日高照,又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其酷热程度与热带沙漠相似,如美国西部干旱区亚利桑那州的尤马,曾经出现连续80天(只有一天例外)白昼最高气温在38℃以上,最热月乎均气温达33℃(见图7-19)。但因凉季正勺: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时间较短,有时又有源自高纬度的极地大陆气团侵入,1月份个别日子的最低气温可降至0℃以下(见图7-20)。1月平均气温为13℃,气温年较差达20℃,比热带沙漠为大。   2.凉季有气旋雨,土壤蓄水量比热带沙漠大:在凉季温带气旋路径偏南时,这里有少量的气旋雨,在8月份当热带海洋气团侵入时,有少量的对流雨。
    七、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副热带大陆东岸。约以纬度30°为中心向南向北各伸5°左右,它是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它是在副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这里的气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八、副热带湿润气候   东亚大陆因海陆热力对比显著,所以季风发达,形成特殊的副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美大陆东岸美国25°_35°N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岸都盛行副热带湿润气候。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来讲,它们和东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的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气候特点与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行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九、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   在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一40°之间的地带,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这里是热带半干早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间的过渡地带。这里的气候特征和相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副热带季风气候及副热带湿润气候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
     十、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约以50°纬度为中心向南、向北伸展10°左右。在欧洲占据的面积很广,包括英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等,在北美则分布在太平洋海岸的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在南半球则分布在南美40-60°S两岸,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1.终年盛行西风,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冬暖夏凉,年较差小:这一带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最冷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上,像爱尔兰和法国沿海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能达到7℃以上。例如,法国的布勒斯特(48.25°N),最冷月平均气温为7.2℃(图7-28)。夏季,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如布勒斯特为18.3℃,气温年较差为11.1℃,和同纬度其他大陆性气候地区比较起来则显得很小(对比图7-28、29)。就一般情况而论,这类气候的年较差约在6-14℃之间。
    2.气旋多,全年湿润有雨,冬雨较多:这里正当温带锋面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丰沛。这种气旋从长距离的洋面而来,多半已进入锢囚阶段,云和降水区相当宽广,特别是冬季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中所占比例稍大,夏季因受副热带高压北移影响,气旋活动较少,因此夏雨相对来讲比较少。全年没有干季,相对湿度比较大。土壤储水量高,在平原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左右,在迎风坡山地如挪威沿海山地,阿拉斯加山地和智利沿海山地的西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十一、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纬度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的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分,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的一部分远东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十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对比图7-30和32),但是在风向、风力上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有明显的季变。从成因上讲,它的冬季寒冷少雨不是由于大陆季风的作用,而是由于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入陆已深,经过大陆变性作用,气温不像温带海洋气候那样暖和。空气湿度已大大减小,所以虽有锋面气旋经过,但冬雨也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那样多,但比温带季风气候的冬雨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十三、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温带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区包括温带的草原和荒漠,在北半球占有广大的面积,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这里因位居大陆中心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的影响,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夏季在其南部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日射强,且又得不到海风调剂,在大陆强烈增温的作用下,形成浅热低压,成为热带大陆气团的夏季源地。冬季在其北部因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大陆强烈冷却,形成冷高压,又成为极地大陆气团的冬季源地。亚洲大陆由于面积辽阔,东西向延伸范围更广,再加上西藏高原的屏障作用,所以中纬度干旱气候区面积很大,
    有:西南亚干旱气候区,苏联的中亚干旱气候区,我国的西北干旱气候区等。北美大陆面积较小,中纬度干早气候分布在美国西部,包括内华达州、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部。在南半球只有南美洲南端伸入到温带纬度,在阿根廷的大西洋沿岸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巴塔哥尼亚干旱气候区。它的形成原因和上述北半球情况不尽相同,它不是因为:大陆面积广大,在大陆中心形成的,而是因为正当西风带的大陆东岸,是西风带的雨影区域,西岸有安第斯山脉屏峙,西风过山后下沉,绝热增温,空气干燥. 又因沿岸有冷流经过,空气稳定,又不在气旋活动的路径上,因此全年少雨。然内陆面积狭小,又滨临海岸,却仍然是干早气候。
    海洋在大气形成中起什么作用:(1)洋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能源:海洋吸收了进入地表的太阳辐射的80%,且其中的85%贮存在海洋表层,这部分能量以长波有效辐射、潜热、和显热交换形式输送给大气。(2)既是大气巨大的热量贮存库。又是大气温度的调节器;(3)是地球上CO2的贮存库:以缓解人类活动排放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4)洋流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输上起重要作用。
    类型判断
    步骤:1.根据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南北半球。2.根据最冷(热)月气温,确定气候带,最冷月气温>0℃,为亚热带或热带。3.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或雨量季节分配确定干旱或湿润。方法:表格法,图形法,柱状图法。
    小结: 冷月℃: 0℃\温带与亚热带,15℃\热带与亚热带 热月℃: 10℃\ 亚寒带与苔原, 20℃\ 亚寒带与温带, 25℃ \亚热带与热带 降水mm : 500 \干旱与湿润,2000\ 湿润、海洋与雨林
    举例: 气候类型判断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直接表现在各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上。一般可分为: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这是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地表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全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为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前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多,暖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少,冷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各气候类型都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跨大陆东西。
    例如:在低纬度地带,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是赤多雨气候;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是热带干湿季气候;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向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度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
    从各大陆来说,非洲气候纬度地带性最为突出。
    (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既可以表现为同一气候带内分异出若干不同的气候型,如同属于亚热带纬度的亚欧大陆部分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型(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帕米尔和青藏高原等的高地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
    也可以表现为同一个气候型跨越不同的气候带,如亚欧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以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显著,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宽广,内地距海遥远,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结构复杂,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又有所不同,因此在温带和亚热带均可以分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不同的气候型,从而使气候带和气候结构在纬向地带性差异的基础上,又叠加了非纬向地带性的差异。
    (三)气候的垂直地带性
    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当然这是有一定限度的,即所谓最大降水带,过此带后降水反倒减少。
    高地气候的垂直气候带有以下几个特征:1.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分异因所在地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高差而异。2.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
    3.湿润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主要以热量条件的垂直差异为决定因素,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关。
    4.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起伏显隐等种种局地条件不同,气候的垂直变化各不相同,确有“十里不同天”之变,山地小气候的差异远比平地更为复杂。
    5.山地的垂直气候带与随纬度而异的水平气候带在成因及特征上都有所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5
    区域特征
    亚洲:季风气候特点是世界独一无二,大陆性气候显著,年平均雨量650mm。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平均降水量723 mm,气候湿润。非洲:热带大陆性为主,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平均雨量690mm。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为主,平均年雨量670mm。南美洲:热带海洋性气候发育,平均年雨量1350mm,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洲。澳大利亚:热带大陆性为主,干旱区面积所占比例83%,年平均雨量450mm。南极洲:高寒,降水量50 mm,风大。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一、气候的时空变化1.大冰期与大间冰期气候—几千万年到几亿年2.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几十万年3.副冰期与副间冰期气候—几万年4.寒冷期(或小冰期)与温暖期(或小间冰期)气候—几百年到几千年5.世纪内气候—不到100年
    根据时间尺度,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的气候变化。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22亿年—1万年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冰期—7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冰期—2-3亿年☆第四纪冰期—200万年前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左右至19世纪末2次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最适宜气候期●15世纪开始的寒冷期
    (三)近代气候变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全球气温明显上升●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世界气候有变冷现象●70年代以后,世界气候又趋变暖
    1880-1940:+0.5℃1940-1965:-0.2℃1965-1993:+0.3℃
    气候变化的原因
    一、天文学方面的原因二、地文学方面的原因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
    (一)冰期与冰川的作用☆地壳负重下降☆地壳卸负上升☆大量植物和动物迁徙,有选择性的灭绝,形成新的物种☆改造河流水系,形成大量湖泊
    (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近代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气候的明显变暖。而气候变暖被认为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剧烈增加,从而导致“强烈温室效应”有关。
    全球气温升高可能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将使地球上的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会因此而上升,以致淹没大片陆地。这种危险事实上已经在一部分地区出现。
    何谓“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上的一种物理特性。假若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适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这温度上的差别是由于一类名为温室气体所引致,这些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而影响到地球整体的能量平衡。
    在现况中,地面和大气层在整体上吸收太阳辐射后能平衡于释放红外线辐射到太空外。但受到温室气体的影响,大气层吸收红外线辐射的份量多过它释放出到太空外,这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但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结果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
    温室气体: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气层中的水气(H2O)虽然是“天然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认为它的成份并不直接受人类活动所影响。
    ‘温室效应’增强后的影响
    i) 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 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
    ‘温室效应’增强后的影响
    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
    ii) 海平面升高 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预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间。
    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
    i) 经济的影响 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区域。所以,海平面的显著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例如:加速沿岸沙滩被海水的冲蚀、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ii) 农业的影响实验证明在CO2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可会影响大气环流,继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与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由于未能清楚了解‘全球变暖’对各地区性气候的影响,以致对植物生态所生成的转变亦未能确定。
    iii) 海洋生态的影响沿岸沼泽地区消失肯定会令鱼类,尤其是贝壳类的数量减少。河口水质变咸可会减少淡水鱼的品种数目,相反该地区海洋鱼类的品种也可能相对增多。至于整体海洋生态所受的影响仍未能清楚知道。
    iv) 水循环的影响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某些地区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 ,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份的蒸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利用带来压力。
    第四节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 自然灾害问题
    一、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 普遍关注 随着世界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索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开发,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由此引发了频繁发生的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表1.4.1 20世纪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资料来源:陈顺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活动构造研究.第四纪研究,2001,21(4):315
    此外,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剧增,城镇等聚落和人类经济活动场所的扩展又使自然灾害袭击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就表明,现代社会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在加大。
    表1.4.2 20世纪后50年,每10年重大自然灾害统计
    资料来源:陈颙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活动构造研究.第四纪研究,2001,21(4):315

    关于全球性灾害发生的背景及其成因,有的学者认为:一是因全球气候变暖深刻影响致灾因子的长期变化趋势;二是由于人类社会灾害易损性增大,抗灾能力相对下降的结果。作为防灾、减灾的对策,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的灾害响应理论认为:区域灾害是人类居住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这种不平衡只能通过人类活动(管理和规划)才能得到改善。
    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因子对承灾体作用的结果,故没有致灾因子就没有灾害。国际上对致灾因子的分类,一般是首先划分成自然致灾因子与人为致灾因子,然后根据致灾因子产生的环境进一步划分为:
    岩石圈所产生的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大气圈、水圈所产生的致灾因子——台风、暴雨、风暴潮、海啸、洪水、干旱等;生物圈所产生的致灾因子——病害、虫害等;来自地外的致灾因子——太阳耀斑爆发、太阳磁场变化、太阳黑子增多、陨石撞 击地球等。
    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20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人类也处在重重矛盾之中,环境问题已经从局部的小范围发展成地区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了,显然其影响也更广泛更深远了。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以下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10-50公里范围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阻挡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因此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北极圈的臭氧浓度明显降低,南极圈的臭氧层还出现了空洞。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它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近数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化合物与哈龙作制冷剂、除臭剂、喷雾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释入大气并扩散入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为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统计表明,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种正受到威胁。1996年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毁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影响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四)酸雨蔓延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降落地面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及名胜古迹遭受破坏。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主要是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人类的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越高,消耗的能源也越多,酸雨的危害也就越大。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区,一个在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一个在北欧,另一个就在中国。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酸雨区不断扩大,目前酸雨区面积已接近国土面积的1/3。其控制已被列入国家绿色工程计划。
    (五)森林锐减
      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和不恰当的开垦,再加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近50年,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而且其锐减的势头至今不见减弱。我国森林覆盖面积20.36%,约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森林锐减的势头却并不逊色。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六)土地荒漠化
      过度的放牧及重用轻养使草地逐渐退化,开荒、采矿、修路等建设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沦为荒漠,我国在这方面是较为突出的。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的贫困化。
    (七)资源短缺
      近数十年来,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有很多资源显现出短缺的现象。最重要的有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胁,2000年缺水人口增加到1/2以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为供应粮食所需的耕地日见紧张,而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却在不断地占用大量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在使耕地的质量不断降低,这一切使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正随着工业建设的速度急剧增加,很多矿产的储量在近数十年内迅速减少。专家预计,再有50~60年即可耗去石油储量的80%,某些贵金属资源则已近消耗殆尽。   如再不认真对待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人类总有一天会面临无米作炊的绝境。
    (八)水环境污染严重
      人口膨胀和工业发展所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水废水终于超过了天然水体的承受极限,于是本来是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鱼类死亡,藻类疯长,更为严重的是,本来足以滋养人体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质而使人染病,甚至致人于死地。工农业生产当然也因为水质的恶化而受到极大损害。水环境的污染使原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加上水的洪涝灾害,构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水危机。
    (九)大气污染肆虐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细小的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它们与太阳光作用,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1998年我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可见问题之严重。
    (十)固体废弃物成灾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的,至今已成为地球,特别是城市的一大灾害。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周围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有的工业废弃物中含有易燃、易爆、致毒、致病、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更为严重。
    显然,上述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这是涉及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挑战,人类不能回避,更不能听之任之,贸然对待。人类必须、也只有人类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
    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人类灾害-环境污染
    二、火山喷发与地震带的活动(一)火山喷发火山灾害包括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巨量火山灰,炽热的火山碎屑熔流,致命的含硫磺气体以及爆炸、岩崩、滑坡、次生泥石流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表1.4.3 1980年5月—1993年8月全球火山灾害
    资料来源:根据韩振海等.火山灾害及其监测预防.自然灾害学报,1993,2(4):8687经整理
    上述火山喷发活动,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绝大多数火山喷发活动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即分布在板块的边缘地带,从而清楚地表明全球火山活动在地质构造上的内在联系。也有个别火山地处板块内部(如夏威夷群岛的火山),且活动性很大,对此应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些火山都是沉睡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相继活跃起来,从而提醒世人对休眠火山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几乎同步发生,即地震相对频繁时,火山喷发也相对多起来。
    中国火山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新疆、云南、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共有1 000多座。其中有历史记载的近期喷发的火山有10余座,如长白山(1597年、1688年和1702年喷发)、五大连池的老黑山(1719—1721年)和火烧山(1720—1721年)、云南腾冲火山(1603年)、台湾大屯火山(1951年)、 青海可可西里山(1973年)等。
    火山成因
    在我们的地球上,火山活动一般常在一些不寻常的地质背景上发生,其中大多数都在构成岩石圈的庞大的板块边界处。
    火山成因
    约80%的地球活火山及其相关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聚,并且其中一个俯冲到另一个下面的。俯冲下去的板块,一方面因挤压而造成局部压力增加,一方面其自身也融为岩浆;这时,上面受到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出来,形成火山。
    还有另一种不同的情况,是在大洋中脊轴上,这里,岩浆自地幔涌出并向脊的两侧分开,形成新的洋底。这类火山活动实际上都发生在水下。
    火山类型
    火山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它们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
    火山喷发
    1、裂隙式喷发(冰岛型) 2、中心式喷发  宁静式(夏威夷型)爆裂式(培雷型)中间式(斯特朗博利式 )3、熔透式喷发 
    腾冲火山
    腾冲火山柱状节理
    (二)地震带的活动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是一种分布广泛、造成损失极大的地质灾害之一。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1. 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 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地震有关概念
    1、 波和横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2.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震源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3、 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按照震级分:超微震:<1微震:>1,<3弱震:>3,<5强震:>5,<7大地震:≧7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
    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按成因分: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构造地震2、 火山地震3、 冲击地震(陷落地震)4、 诱发地震(水库地震)
    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微观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壳变形,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微观先兆: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地震预报
    汶川 5·12
    汶川大地震
    区域构造背景     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地壳岩石突然破裂的结果。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亚洲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同时,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产生向东挤压,这种挤压受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
    汶川大地震
      经过长期的构造应力能量的累积,最终在映秀地区发生突然释放,破裂构造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迅速扩展,产生了地震破裂带。导致本区构造活动频繁,地应力集中,是地震的多发区(图1)。
    龙门山主体长期以来的应力蓄积,蓄积到了一定程度,     地壳破裂,发生地震
    从区域上说,四川地块岩石圈根极其稳定(深约200千米),自晚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以来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犹如“地轴”和磐石,坚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的向东挤压,迫使向东流动的地壳物质沿高原东缘推积,并向四川地块超覆,形成宽大的南北向挤压构造带(东经105-110°),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中部南北向地震带。
    龙门山断裂带是这个带中最东缘的逆冲断层带(图2)。2001年11月昆仑山8.1级地震后,汶川地震发生表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由北部转向东部,沿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带北东方向约300千米长的地带释放。
    图2 龙门山及其附近地震构造图
    8.0
    龙门山断裂带特征     龙门山构造带主要有三条断裂带组成:从西向东分别为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图3),这三条断裂新生代以来的活动特征均表现出由南西向北东斜向逆冲,并伴随右旋滑动分量。
    根据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推断,汶川强震的发震构造是因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也称北川-映秀断裂,该断裂在北西西-南东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逆冲运动,属于逆冲型地震,与台湾1999年7.3级强震的类型一致。地震破裂滑动面向西倾,倾角约60°。
    根据主震和余震分布情况,初步推断这次大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破裂方向主体受北东向龙门山构造带控制。
    图3 龙门山断裂构造系与在遥感影像图上强震震中位置
    图4 汶川强震震中构造示意图与震源机制解释
    这次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同样表现出相同的运动特征。据地震资料反演得出的震源深度在12-19千米,投影结果正好处在深部北川-映秀断裂带上(图3)。
    从现场获得的震中区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清楚地指示了发震断裂上盘由西向东的逆冲和右旋走滑活动分量(图4,图5A、B)。
    图5A、B 汶川地震震中区地表破裂构造指示由西向东逆冲运动
    裂缝雁行斜列指示右旋走滑分量
    发震断裂动力学性质分析
        据分析和对比,汶川强震有两个显著特征:    其一,这是逆冲型地震。世界上许多大陆地震为平移断裂地震或正断层地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在两个地块平行边界,或一个地块相对另一个下落的断面上。而汶川地震运动是一个地块逆冲到另一个地块之上。
    发震断裂动力学性质分析
    这种地震类型主要发生在板块汇聚边界带上,如喜马拉雅构造带、台湾地震带、天山构造带等。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震构造为平移断裂或正断裂型。逆冲型地震主要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分布。
    发震断裂动力学性质分析
    震源机制分析表明,龙门山向东逆冲作用伴有向北的滑移,致使余震明显地向北东方向扩展,使茂县、绵竹、北川、青川等县市,甚至陕甘地区遭受重大损失。
    其二,震源浅,破坏性巨大。汶川地震的另一个特征是震源深度浅,属于浅震。关于震源深度,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认为位于10千米,后来定在19千米。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确定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
    浅层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1995年神户7.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也约10千米,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深度22千米,也属浅源地震。
    最新的构造动力学认为,青藏高原东部并非上百千米厚的岩石圈(地球的最外层的固体圈)整体向东同步挤压,而是分层向东流动,并且各层的流动速度不同,造成地壳的分层运动。就如五屉橱在搬运推挤时,各个抽屉分别抽拉的效果一样。汶川浅源地震可能证实了中地壳快速流动,导致龙门山向东的逆冲运动所致。
    汶川地震出现的特征,表明青藏高原大陆动力作用的新动向,应该引起关注。
    为汶川8.0级地震破裂过程,破裂时间80秒,破裂长度216km,破裂方向为北东229度,方位角为32度,代表断层滑动,颜色深浅代表应力强度。
    三、风灾与水旱灾害(一)风灾风灾对人类是一大威胁。沙漠中的风暴和寒潮带来的暴风雪,都已为人们所熟知。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这些在热带海域中形成的气旋,挟有大量水分,登陆时横扫大地,狂风暴雨交加,水灾常伴随而生,以致造成重大损失。
    1996年和1997年全球主要风暴灾害
    根据下述资料整理而成:①姜彤等.1996年全球自然灾害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7,6(4):15 ②姜彤等.1997年全球自然灾害回顾与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8,7(3):2-3
    风灾种类较多,其中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漩称为热带气旋,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的总称。
    龙卷风也是风灾之一,它是一种范围小而时间短促的猛烈旋风,直径约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中心气压很低。其风速通常可达每秒几十米到一百米以上,常出现在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下。云形呈漏斗状下垂。如抵达地面,破坏力极大,人、畜、器物常被卷至空中带往他处;经过水面时,常吸水上升如柱。龙卷风移动速度约为每小时数十千米,所经路程,短的只有几十米,长的可超过100千米。持续时间可自几分钟到几小时。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划分为6种类型:中心风力在7级和7级以下的称“热带低压”,8到9级称“热带风暴”,10到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到13级称“台风”,14到15级称“强台风”,16级或以上称“超强台风”。这几种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相互转化。
    台风只有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时才称为“台风”,如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则称为飓风。
    黑风暴又称沙尘暴,是一种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天空能见度大大降低的恶劣天气现象。 我国的沙尘暴灾害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等地区,从时间上看,以4-5月份为多发季节,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事实证明,封沙、育草,营造防护林,注重整体防护效益,是防御沙尘暴的有效措施之一。
    (1)大气环流和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新疆冷槽向南加深,迫使冷空气迅速南下,加之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多为戈壁,受热较快,使锋面前后暖冷空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增加,造成锋面大风强度增大。 (2)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冬季雨雪少,又兼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表土质地松散,一旦天气转暖解冻,大风吹起,易形成沙尘暴。 (3)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频发的沙尘暴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 响,它不但危害我国的环 境质量,而且波及韩国、 日本等东亚地区。但科学 家的研究表明,沙尘暴也 并非一无是处,它所携带 的大量沙尘可以起到抑制 我国北方和韩日两国的酸雨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说,来自亚洲内陆地区的沙尘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大气中造成酸雨的酸性物质。专家运用数值模式,量化了沙尘输送对于东亚酸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及其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可使中国北方和日韩两国的降水酸性减小。
    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
    (二)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都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气象学往往把降雨的多年平均状况视为正常现象,超过平均值就称为涝,低于平均值就是旱。
    1996年和1997年全球主要水旱灾害
    根据以下资料整理而成:①姜彤等.1996年全球自然灾害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7,6(4):14—16 ②姜彤等.1997年全球自然灾害回顾与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8,7(3):1-3
    四、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一)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及其危害
    厄尔尼诺(El Nino)——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使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拉尼娜 (La Nina)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因出现在圣诞节前后,故称“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
    它表示一系列的海--气反常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东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冷水区的消失(2)太平洋赤道地区东南信风的消失(3)西太平洋赤道地区的热水向东部扩散(4)由上述三种现象引起的一系列气候反常
    拉尼娜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拉尼娜,西班牙语意为“圣女”。
    (二)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研究
    (二)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研究
    1.热带太平洋上的海温异常不仅具有局地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遥相关影响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气候。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突出表现。3.南方涛动现象(Southern Oscillation)——存在于全球热带东西方向的气压反相振荡,与厄尔尼诺合称ENSO。4.一次ENSO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方涛动指数(SOI)达到最低值,即印度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气压升高,东太平洋气压降低,赤道对流区向东移动,由此带来了全球热带的气候异常和对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和气候的显著影响,这种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称为一次ENSO事件。
    厄尔尼诺危害示意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影响】
    ◆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影响】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五、沙漠化 (一)沙漠化的概念
    在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上采用了“沙漠化”这一名词,并明确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由此可见,沙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
    苏丹沙漠
    撒哈拉沙漠
    青海湖
      土地从它的良好发育阶段发展到严重沙漠化阶段过程中,地表组成物质也进行了新的分异,最突出的特点是细粒物质的吹失和粗粒物质在地表的富集,伴随这一过程发生了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减少,从而使土地生产力下降,造成土地的贫瘠化。
    地表组成物质
    (二)沙漠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植被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植被覆盖率方面。一般沙漠化土地从潜在的阶段向严重的阶段发展,其植被覆盖度便由大变小。此外,植被的变化还包括群落的结构及植物种群组成上的变化。
    地表植被
    通常采用生态系统的破失度与沙漠化程度相对照的方法,来确定沙漠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系统破失度为1级时,该系统正处于退化阶段,表现为植株数量减少,植株变矮,盖度下降;当生态系统破失度进入3级时,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基本成分消失,整个生态系统崩溃,此时,沙漠化过程已发展到严重阶段,呈现出流沙密集类似沙质荒漠的景观。
    生态系统
    (三)沙漠化的形成原因   总体来说,沙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一个地区共同作用的过程。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形成的松散沙质土壤,受到大风的吹扬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柴和不适当的利用水资源等(见下表),使干旱或半干旱的疏松土壤失去了植物的保护,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沙漠化过程。水资源利用不当所造成的沙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带的内陆河沿岸更应引起注意。
    中国沙漠化的人为成因类型
    资料来源:朱俊凤等.中国沙漠化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四)沙漠化的危害与防治1.沙漠化的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对全世界沙漠化做出评估:
    (1)全球9亿人受到沙漠化的影响。(2)全球2/3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沙漠化的危害。(3)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即35.92×108 h㎡受到沙漠化的威胁。(4)沙漠化土地还在发展中,从1984年的34.75×108 h㎡增加到1991年的35.92×108 h㎡,增加了3.4%。(5)全球由于沙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为423亿美元。
    非洲是世界上沙漠和沙漠化最严重的大洲,其中又以萨赫勒地区尤甚,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气候干旱,再加上人为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破坏了草原植被,沙漠化日趋严重。于是,在1968—1973年这里出现了持续的干旱沙漠化,结果使25万居民和数十万牲畜因缺乏食物而死亡,大量的居民流离失所。
    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从西部大西洋伸延到东部非洲之角,横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和厄立特里亚9个国家。
    2.沙漠化的防治1991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内瓦召开了沙漠化防治第八次顾问会议,强调指出了:①沙漠化是土地退化,不仅涉及到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具有干旱季节的半湿润地区也有存在,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②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③正是这样,所以在治理方面需要把防治沙漠化的方案列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去并且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1994年10月,在巴黎举行了《国际防治沙漠化公约》签约仪式(1995年改称《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1997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亚洲防治沙漠化部长级会议,具体落实《公约》的亚洲附件,形成了防治沙漠化“北京宣言”。
    www.themegallery.com
    Thank You !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结构,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二水旱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0页。

    地理必修1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1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教课ppt课件,共27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