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教科版物理必修二 基础练习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答案解析
展开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2.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A.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3.土星最大的卫星叫“泰坦”,每16天绕土星一周,其公转轨道半径为1.2×106 km.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 )
A.5×1017 kg B.5×1026 kg
C.7×1033 kg D.4×1036 kg
4.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用上述物理量估算出来的地球平均密度是( )
A. B.
C. D.
5.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其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6.牛顿力学规律不适用于下列运动的是( )。
A.子弹的飞行
B.飞船绕地球的运行
C.列车的运行
D.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
7.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的速度大
B.“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的周期长
C.“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的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的加速度大
8.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不变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9.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该中心恒星与太阳质量的比值约为( )。
A.
B.1
C.5
D.10
10.(多选)如图所示,P、Q是质量均为m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上的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B.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C.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P受地球引力大于Q所受地球引力
11.(多选)一颗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转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这颗卫星运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
A.(R+h) B.R
C. D.
12.(多选)甲、乙两恒星相距为L,质量之比=,它们离其他天体都很遥远,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
A.两恒星一定绕它们连线的某一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
B.甲、乙两恒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3
C.甲、乙两恒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D.甲、乙两恒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2
13.(多选)2003年8月29日,火星、地球和太阳处于三点一线,上演“火星冲日”的天象奇观。这是6万年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5576万公里,为人类研究火星提供了最佳时机。如图所示为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冲日”的虚拟图,则有( )。
A.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
C.2004年8月29日,火星回到了该位置
D.2004年8月29日,火星没有回到该位置
二、非选择题
14.事实证明,行星与恒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其他物体间,已知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往月球,当飞至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宇宙飞船受到地球与月球引力的合力为零。问:此时飞船在空间什么位置?(已知地球与月球中心间距离是3.84×105 km)
15.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颗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1天,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界中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2=27.3天.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同步卫星的高度h=3.6×104 km,则月球到地心的距离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密度均匀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现在从M中挖去一半径为的球体,如图所示,求剩下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F为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第三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所以“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故A项错误;设卫星轨道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卫星受到的引力F=G,故C项正确;设卫星的周期为T,由G=mr得T2=r3,所以卫星的周期与月球质量有关,与卫星质量无关,故B项错误;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于离地球很远,受到地球引力很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主要是月球引力提供,故D项错误.
2.B
【解析】
根据题意不能求出行星的质量.故A项错误;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得:M=,所以能求出太阳的质量,故B项正确;不清楚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所以不能求出行星的密度,故C项错误;不知道太阳的体积,所以不能求出太阳的密度.故D项错误.
3.B
【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G=mr,化简得M=,代入数值得M≈5×1026 kg,故B项正确.
4.A
【解析】
地球表面有G=mg,得M= ①,又由ρ== ②,由①②得出ρ=,故A正确。
5.A
【解析】
无论地球绕太阳公转还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统一表示为G=mr,即M∝,所以=,选项A正确。
6.D
【解析】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的情形,如子弹的飞行、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列车的运行等,A、B、C三项适用;粒子的运动接近光速,对于微观的情形牛顿力学不适用,故D项不适用。
7.B
【解析】
由G=mω2r=m=mr=ma,得v=,ω=,T=2π,a=,由于r天>r神,所以v天<v神,ω天<ω神,T天>T神,a天<a神,B项正确。
8.A
【解析】
根据G=m可得v=,半径减小,则速率变大;根据G=mr可得T=2π,半径减小,则周期减小,A项正确。
9.B
【解析】
由G=mr得M∝,已知=,=,则=×≈1,B项正确。
10.AC
【解析】
计算均匀球体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时,r为球心到质点的距离,因为P、Q到地球球心的距离相同,根据F=G,P、Q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P、Q随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但轨道半径不同,根据Fn=mrω2,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同.综上所述,A、C两项正确.
11.ABC
【解析】
由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定义可得v=(R+h),故A正确;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线速度表达式可得G=m,在地面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G=mg,由上式解得v=R,故B正确;根据G=m(h+R),解得R+h=,v=(R+h),联立解得v=,故C正确,D错误。
12.AD
【解析】
据题意可知甲、乙两恒星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围绕两星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一定相同,故A正确,B错误;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则有m甲r甲ω2=m乙r乙ω2,得==3∶2,根据v=rω,知v甲∶v乙=r甲∶r乙=3∶2,故C错误;根据a=rω2知,向心加速度之比a甲∶a乙=r甲∶r乙=3∶2,故D正确。
13.BD
【解析】
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由G=m可得v=,所以轨道半径较大的火星线速度较小,A项错误,B项正确;火星轨道半径大,线速度小,火星运动的周期较大,所以一年后地球回到该位置,而火星没有回到该位置,C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设地球、月球和飞船的质量分别为M地、M月和m,x表示飞船到地球球心的距离,则F月=F地,即=,代入数据解得x=3.46×108 m。
15.(1)A和B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和B的向心力相等.且A和B和O始终共线,说明A和B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mω2r=Mω2R,r+R=L,联立解得R=L,r=L.
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mL,
化简得:T=2π.
(2)将地月看成双星,由(1)得T1=2π.
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mL.
化简得:T2=2π.
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1.01
16.设地球质量为M,同步卫星质量为m1,月球的质量为m2,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
G=m1()2(R+h)①
G=m2()2r②
①式除以②式,得=
所以r=·(R+h)=×(3.6+0.64)×104 km≈3.84×105 km.
17.完整球体的质量M=ρ×πR3
挖去的小球质量
M'=ρ×π=ρ×πR3=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没有挖掉之前球体与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F1=G=G
被挖掉的小球与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F2=G=G=G
故剩下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F=F1-F2=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