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十六年前的回忆|部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809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评价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目语文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型 学习目标1、能从具体的语言、神态、表情等词句描写当中感受李大钊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重难点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学 案温馨提示课文回顾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群学互助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a 被捕前: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父亲为什么而忙碌?⑶ 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b 被捕时:⑴ 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没有道理可讲的。”⑵ 文中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C 法庭上: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⑴ 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⑵ 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⑶ 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2、读到课文结尾处,再次出现了“4月28日”,我找到了与结尾相照应的句子是 。作者采用的就是 的写法。文中还有多出,如:A、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B、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C、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总结写法 。 达 标 检 测 【巩固练习】读句子,理解句子含义。1.“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这是对父亲的 描写,反映了父亲 。2.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全身搜了一遍”写出了敌人 ,而这也与李大钊的“ ”形成鲜明对比。【拓展延伸】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这段话中表示“看”的词是 ,请你再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语: 、 、 、 。2、文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是 ,描写他神态的词是 。面对我们的哭喊,父亲表现的如此是因为 。3、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 。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评价反思】 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被捕前”部分,学习“被捕时”部分,学习“法庭上”部分,学习“被害后”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1 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 文,识记字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观察指导,练写生字,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