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暗示翻山的困难)
B.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表现“我”和老余的惊慌失措)
C.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渲染山的险峻)
D.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写出了小姑娘动作的轻快、活泼)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3.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驿路(yì) 暮色(mù) 陡峭(qià) 荆棘(jīng)
B.露宿(sù) 竹蔑(miè) 撵走(niǎn) 讴歌(ōu)
C.简陋(lòu) 悠闲(yōu) 恍惚(huǎng) 瑶族(yá)
D.修葺(qì) 晶莹(yíng) 菌子(jǔn) 避风(bì)
4.填到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火塘里的灰是冷的,___________,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②这么陡峭的山,这么___________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③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___________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A.明显 茂密 修理B.显然 茂密 修葺
C.显然 茂盛 修葺D.明显 茂盛 修理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B.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C.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D.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
6.选出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B.他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了充满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文章。
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
二、填空题
7.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人迹 至 香气四 思巧妙 充满 气
8.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
①这么 (高大 陡峭)的山,这么 (茂盛 茂密)的树林……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修葺 修理)一下。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修长 直长)的眉毛和一对 (晶莹 晶亮)的大眼睛。
9.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陡峭: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修葺: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修长:
10.根据课文《驿路梨花》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
11.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下面表格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最高处。这么陡峭的高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 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晴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你们搞错了,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
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挨”、“延伸”、“消失”等词写出大山的绵延高大,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
B.对小茅屋由内到外的细致描写,侧面表现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C.“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词语间流露了“我们”有歇身之处后的愉快。
D.“我”和老余、瑶族老人都不是小茅屋的主人,小茅屋的真正主人是梨花姑娘。
13.下面对出现“梨花”的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们带来了欣喜和希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B.“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凄凉的意境。
C.“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句中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在此处建立起关联。
D.“梦中恍惚 ……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梨花林和梨花姑娘相映生辉,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的赞美之情。
14.下 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展现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社会风貌。
B.文章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直接描写。
C.文章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梨花的内涵不断丰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也不断升华。
15.阅读
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①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②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
③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④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
⑤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⑥“向导?谁啊?”我发问。
⑦“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⑧“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
⑨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
⑩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⑪“野马能当向导么?”
⑫“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
⑬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⑭“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⑮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⑯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咕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⑰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⑱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⑲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⑳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
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鸟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
㉑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又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选自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
(1)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
(3)品味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妙处。
①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
②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4)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做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5)“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做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部分
1.B
2.A
3.D
4.B
5.B
6.B
7.罕;溢;构;朝
8.陡峭;茂密;修葺;修长;晶莹
9.形容山势直上直下。;修理房子。;长。
10.示例:雷锋精神代代传
11.写“我们”发现茅屋的过程和借住在茅屋;写瑶族老人送粮,得知小茅屋的主人是哈尼小姑娘梨花;写“我们”修葺小茅屋,并见到小屋的新主人一群哈尼小姑娘
12.D
13.B
14.B
15.(1)选文记叙了我们在巴图大爷的带领下追寻野马的足迹,在沙漠中找到水源的故事。
(2)巴图大爷是一个沉着(冷静)、乐观、有耐心(坚持不懈)、阅历丰富、有智慧的老人。
(3)①“美”字不仅表现出在清泉滋润下小草、小花的勃勃生机,而且表达出我们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的惊喜心情。②“野”字不仅表现出我们因干渴之极而无拘无束喝水的样子,而且表达出作者对充满野性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赞美。
(4)选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表达出我们烦躁不安的心情。
(5)有希望,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的源泉。身处生活的“沙漠”,即使没有“野马” 作向导,只要我们沉着、乐观、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生命的“淸泉” 。能扣住文章意旨,结合生活实际答题,意近即可。段落
层次
层意
第一部分:写夕阳西下见梨花,深夜投宿有人家
第一层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了地点和时间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二部分:写雷锋精神放光彩,驿路梨花处处开
第一层
第二层
以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深化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15驿路梨花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15驿路梨花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