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13.房间的一角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7844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13.房间的一角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7844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13 房间的一角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美版四年级下册13 房间的一角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200字,教学流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主题
《房间的一角》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美版第八册第13课,本课课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借房间一角的绘画题材,激发学生热爱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热爱生活。通过照片与线描作品的对比,直观地说明:在绘画时,要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通过想象夸张有选择地添加替换物体,来表现出具有特色的房间一角。使学生通过观察形成真实的感受,并能够创造性的进行写生。房间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空间,它是生活的居所、心灵的港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房间的美、表现房间的美就成了本课的教学中心。一方面是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房间装饰与陈设的美,感悟生活的美。另一方面是表现,学会表现美。运用线条描绘房角一角摆设的形态、方位、主次、疏密关系所产生的美感。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掌握线的美术语言,对写生的观察表现缺乏经验,本课通过运用线描的方式让学生对房间的一角进行观察写生。这个时期学生正处于向写实造型的转型期,对空间、立体没有概念,对不同视角观察的体验少,对于写生中物体非常规角度的描绘存在困难。
画面构图的主体意识不强,画面零散表达不明确。对于画面黑白灰对比关系把握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房间因功能而设计、追求实用美观的理念,掌握线条这一美术表现语言。
技能目标:学会用线条在写生基础上房间一角,突出主次关系,把握黑白灰节奏。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他们发现美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感受家的美好。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重点:学习用线描写生的方式绘画房间的一角,突出主次关系和体现黑白灰节奏。
难点:能够用线条画出的房间陈设的特定角度物体的形态,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策略一: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VR眼镜。VR运用先进的3D技术,让观察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场景的立体效果。学生可自主地变换视点展开模拟真实的观察,从而掌握写生“用眼作画”的方法。建立学生立体观察、立体表现的观念。
策略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子白板来的实时批注编辑、手绘、交互等功能直观引导观察、认识主体、讲解写生步骤、研究画面取舍、促进作业评价,从而提升学生写生的创造性和准确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VR体验
情境感受
教师引导观察3D房间
提问:1、说说看见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让学生展示自己房间一角照片,介绍自己房间
1、让学生带上VR眼镜体验3D儿童房。
2、QQ微信群收集学生拍摄的房间。
运用VR眼镜观察3D儿童房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回归生活现场感受房间的空间感、立体感和装饰美。
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微信QQ群收集自己的图片为课堂写生服务。。
展示交流
介绍特色
1、教师:你的房间一角都有哪些摆设呢?你最喜欢这一角中的什么?
3、欣赏梵高在阿尔的卧室,第一眼见到什么?房间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床就是画面的主体。因其面积最大,位置接近中心。黄和橙给人温馨的感受。
1、相互介绍自己房间的内介绍自己房间的摆设和对这个摆设的感受。理解房间的特色正是与主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有关。
3、学生观察判断画面的主体,谈色彩感受。
运用TBL软件的随机抽取技术选择学生作品。谈谈自己房间的特色和美感,互相介绍房间激发兴趣,提升审美素养。
运用TBL白板软件编辑对比突出画面的主体和概括画面的色彩关系。
(三)
多维观察
尝试表现
剖析重点 分析线描写生房间的方法
1、学生回忆画方形家具 (以方形家具为例)
2、观察VR中物体不同角度的形态
3、学生尝试画出所见角度物体
4、VR截图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比较发现透视的变化
教师借助白板勾勒外形凸显家具形体变化。
教师小结:观察角度不同 产生 平与斜形状变化
1、学生:回忆试画方形家具
2、学生:观察3D房间中桌、床、柜的不同角度。体悟因观察角度所带来的家居等物体形态变化。培养“用眼作画”的写生观念和创作习惯。
3、学生尝试画出所见角度物体
比较找出形状的变化,从中发现简单的透视规律。
利用VR眼镜寻找不同角度家具,发现真切的变化,可信度高、易于学生认识的转变,不再凭记忆表现。充分适应这个时期学生写实转型期的美术发展特点。
运用电子白板拖动屏幕模拟观察视线、定格画面标识家具形状既简便又直观。提高了课堂时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突破难点。
(四)
白板示范
比较分析
1、教师在白板上直接示范
作画步骤:画主体物 添次要物
教师提问:线条作画的顺序?
从前到后
2、教师:引导学生回到VR中观察,对照教师示范,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想?
这就是画面的取舍。
教师小结:在写生时,要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有选择地添加或删减物体,突出主体物。
3、教师提问:添加上线条画面有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画面线条疏密的添加,产生了不同深度的黑白灰层次。
1、学生直观认识线条表现的作画步骤。从主体到点缀,从前到后。
2、学生从3D房间中寻找教师所画的角度,注重对画面的增减的比较发现。从中认识取舍的艺术加工手法就是:以写生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增减。
3、学生感受线条黑、白、灰关系的装饰美
通过VR眼镜对房间一角的观察,让全体同学同时看到教师的写生角度,这是传统技术手段做不到的。
通过VR眼镜让学生比较中认识取舍就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艺术加工,使其理想化,更富有美感,更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电子白板实时批注编辑功能:在讲解画面中线条的疏密所产生的黑白灰关系时、教师运用剪切拖动的技术手段,通过比较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线的密度不同画面的深浅层次的差异。
(四)
指导表现
个性创作
学生根据图片写生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表现及时向其他学生展示说明。
学生:根据草图资料,运用自己已有的美术工具,通过增加或删减一些摆设,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房间。
借助TBL的手机软件可实时将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和问题上传屏幕,进行有效引导。
(五)
评价交流
总结提升
1、教师点评作业 TBL上传作品
2、教师总结:吴冠中的画作与实景对比说明艺术的取舍提炼在创作中的作用。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体会。
借助TBL的手机软件可直接将学生作业上传屏幕,而且多张作业同步显示和个体作业局部放大都十分便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13 房间的一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