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12.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PPT课件
展开课 标 解 读
重点一 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分类(1)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2)非可再生资源: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矿产资源。3.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重 点 突 破
(2019·广东省)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图12.1),完成1~2题。1.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D.西北地区大都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2.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A.广州 B.重庆 C.拉萨 D.上海
典 题 精 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青藏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高;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和可利用区。第2题,四个城市中,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拉萨,因为其位于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答案】1.A 2.C
重点二 土地资源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2)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5.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其自然原因
6.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漫画一、漫画二反映了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漫画三反映了林地破坏严重;漫画四反映了草地破坏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7.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018·广东省)读“某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图12.3),完成1~2题。1.2008—2017年该市(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持续减少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 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C.退耕还湖 D.退耕还林
【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是类型齐全,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2008—201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第2题,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为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建设用地继续侵占其他用地,最合理的做法是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答案】1.D 2.A
重点三 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2)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2)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1)三线利弊对比分析:
(2)影响:可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9·湖南湘西)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华北地区。【答案】C
绿色电力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这种方式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且不需要消耗化石燃料,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1.下列选项中全属于绿色电力的一组是( )A.火电、水电 B.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小水电C.潮汐能发电、矿物燃烧发电 D.风电、生物能燃烧发电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有( )①清洁无污染 ②投资成本低廉 ③总能量巨大、可再生 ④受自然条件影响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过 关 训 练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于低温、高压且气体充足的环境,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组成,外形类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可燃冰”燃烧值高、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据此,完成3~4题。3.与常规能源相比,“可燃冰”( ) A.为清洁能源 B.为可再生资源 C.开发成本高 D.能量来自地球内部4.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污染小,我们应积极推进“可燃冰”的研发和开采B.“可燃冰”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 000年,我们可以放弃其他新能源的研究C.“可燃冰”目前只在我国南海海域有发现D.“可燃冰”试采的成功,说明其商业化开采马上可以实现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2.7),完成5~6题。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盆地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地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6.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草地大幅增加牲畜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C.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
13.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积极开拓能源进口途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采。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陆上石油进口四通道——2006年,中哈通道开始投入使用;2011年,中俄通道投入使用;2017年,中缅通道开始为中国西南地区输送原油;中巴通道正在修建中。材料二 2017年5月18日,我国成为世界可燃冰成功开采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其燃烧后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极小;它还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千米,同体积可燃冰能让汽车行5万千米。
(1)中国四条陆上石油进口通道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中哈和中巴两条输油线路均在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卸油,中缅输油线路与传统海上运输相比有何优点?
运输距离短,运输更加安全。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中巴通道建设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可燃冰的开采地位于我国的________海域,这里与我国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距离最近。(4)由材料二可知,可燃冰与传统能源相比优势显著,它的开采及利用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穿越崇山峻岭(高大山脉阻挡),水资源短缺(严重干旱)。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可改善环境质量;证明我国的科技实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1.(2019·江苏连云港)图12.13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A.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 B.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人均数量大C.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较小 D.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充足
直 击 中 考
(2020·广东省)2019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台。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读图12.14,完成2~3题。2.图中所示的垃圾属于( )
3.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个人应当承担的主要义务是( )A.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共享 B.制定政策,落实资金C.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 D.宣传动员,积极组织
(2019·海南省)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图12.15), 完成4~5题。4.四川省木里县2019年“330”森林大火发生地(甲地)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该林区主要分布于( )A.横断山脉 B.武夷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D.长白山脉
5.一段时间以来,乙山脉北麓存在着违法占用大片林地和农田修建别墅的现象,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②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 ③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④植被遭破坏,干扰和侵占动物的栖息地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2019·内蒙古包头)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2.19),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为主。(2)横断山脉主要受来自_______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
(3)说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规律及自然原因。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成因: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地形较平坦,土壤肥力较高,利于耕作;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南方降水较多(湿润区),以水田为主;北方降水较少(半湿润区),以旱地为主。
(4)图中甲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出现了规模不等的“红色荒漠”,分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力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较多,坡面水流速度快,对土壤的冲刷力强。人为原因:人类采伐林木、毁林开荒、采矿等行为破坏了植被,使地表裸露;同时使表层土壤的结构变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
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十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第十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课件,共21页。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突破,典题精析,过关训练,管道运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角洲,直击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导航,考点突破,母题集训,中考预测,考点分析,课堂巩固,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