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18张PPT) 课件 8 次下载
-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的研究(52张PPT) 课件 8 次下载
-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47张PPT) 课件 9 次下载
-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66张PPT) 课件 8 次下载
-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微专题1 有机物分子式及结构式的确定(14张PPT) 课件 7 次下载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知道有机化学方程式与反应机理的关系,了解研究有机反应机 理的基本方法,形成有机化学研究的思维模型。2.了解甲烷卤代反应、酯化反应、酯水解反应及烯烃加成反应的 机理,能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推理有机反应的机理,培养证 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
1.反应机理又称 ,指 转变为 所经历的 。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揭示了反应中化学键因 的相互作用而发生 形成_____ 。
2.有机反应机理研究(1)甲烷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为了探究甲烷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人们借助核磁共振仪和红外光谱仪对该反应过程进行研究,记录到·Cl的核磁共振谱线和·CH3等基团的存在。于是认识到CH4与Cl2的反应机理为 。具体过程为:链引发:Cl2 ·Cl+·Cl链增长:·Cl+CH4―→HCl+·CH3·CH3+Cl2―→CH3Cl+·Cl链终止:·Cl+·Cl―→Cl2·Cl+·CH3―→CH3Cl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2)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同位素示踪法①将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原子替换为该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反应后再检验该同位素原子所在的生成物,从而确定化学反应机理的一种方法。②乙酸乙酯水解原理:将乙酸乙酯与H218O混合后加入稀H2SO4作催化剂,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存在18O的物质有两种:一种是H218O,另一种是 。于是判断酯水解时断裂的是 基上的 键,在________的碳原子上加上羟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18O +CH3CH2OH,明确了酯水解的反应机理,反过来也认识到了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即酸脱 ,醇脱 。
(3)乙烯和HBr加成反应的研究利用质谱仪可以检测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乙烯碳正离子( ),推断该反应为 ,反应机理如下:第一步:HBr―→H++Br-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Br+CH2==CH2―→CH3CH2Br
(1)Cl2在水中也能产生Cl-,因此可以和CH4发生取代反应( )(2)根据CH4和Cl2反应的机理,反应不能得到纯净的CH3Cl( )(3)1 ml CH4和1 ml 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1 ml CH3Cl和1 ml HCl( )(4)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利用的是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不同( )(5)含18O的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18O可以存在于生成的水中( )
(6)CH3—CH==CH2和HBr的加成反应中,利用质谱仪检测出反应过程中产生两种中间体, ,则最终的加成产物应为2种( )
1.已知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过程中,催化剂(Ⅰ)可形成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R·,自由基R·和CH2==CH2链引发形成R—CH2—CH2·,然后经过链增长和链终止最终形成聚乙烯,试完成下列反应过程:
(2)链引发:R·+CH2==CH2―→ (链增长活性中心)(3)链增长:R—CH2—CH2·+mCH2==C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H2==CH2和HBr的加成反应是离子型反应,其机理是在反应过程中CH2==CH2首先和H+形成中间体 ,然后再和Br-形成CH3CH2Br,试写出CH3—CH==CH2和HBr在一定条件下生成2-溴丙烷和1-溴丙烷的反应机理。
提示 HBr―→H++Br-
1.已知CH4与Cl2反应的产物中除CH3Cl外,还有CH2Cl2、CHCl3、CCl4。下列关于生成CH2Cl2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A.2Cl·+CH4―→2HCl+·CH2B.·CH2Cl+Cl2―→CH2Cl2+Cl·C.·CH2Cl+Cl―→CH2Cl2D.CH3Cl+HCl CH2Cl2+H2
解析 CH4和Cl2的反应为自由基型链反应,在生成CH2Cl2的过程中,应先生成·CH2Cl自由基,然后再和Cl2反应生成CH2Cl2和Cl·。
2.已知CH3COOH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当 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是
解析 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为羧酸脱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据信息,18O可以存在于 或H218O中,不可能存在于 中,故B项不可能。
A. D.H218O
3.乙酸和乙醇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现有CH3CO18OH和CH3CH2OH两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则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8 B.90 C.92 D.86
解析 酯化反应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所以合成的酯为CH3COOCH2CH3,不含有18O,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
4.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同一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自动脱水:
有人提出了醇氧化的两种可能过程:
①去氢氧化: ,失去的氢原子再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②加氧氧化: ,反应过程为先加氧后脱水;要证明这两种过程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仍然准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18O2和铜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氧化乙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若18O只存在于产物H2O分子中,则说明乙醇的氧化是按①过程进行的B.若在产物H2O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乙醇的氧化是按①过程进行的C.若在产物乙醛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乙醇的氧化是按②过程进行的D.若乙醇的氧化按②过程进行,则18O只能存在于产物乙醛分子中
1.CH4与Cl2反应的机理是①Cl2 ·Cl+·Cl②·Cl+CH4―→·CH3+HCl③·CH3+Cl2―→·Cl+CH3C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得到纯净的CH3ClB.产物中最多的是HClC.该反应需一直光照D.产物中CH3Cl、CH2Cl2、CHCl3、CCl4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 由反应机理②知,·Cl与烃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HCl,故产物中有机物除CH3Cl外还有CH2Cl2、CHCl3、CCl4,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最多的产物为HCl,故A、D项错误,B项正确;由反应机理②③知CH4+Cl2 CH3Cl+HCl,·Cl起催化作用,故一旦光照下产生·Cl,反应即可进行完全,C项错误。
2.“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下列用“示踪原子”标示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H2CH3+H218O CH3COOH +CH3CH218OHB.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K37ClO3+6HCl===K37Cl+3Cl2↑+3H2OC.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18O2 2CH3CH18O+2H2OD.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
解析 酯化反应的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生成的水中的氧原子由酸提供,D项正确;而酯水解时水中的羟基回到酸中,A项错误;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时,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为0价,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为0价,即生成的Cl2中既含37Cl又含Cl,B项错误;乙醇催化氧化时,醇只是脱去两个氢原子,即生成的水中的氧原子只由O2提供,C项错误。
3.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用同位素示踪法。如有下列反应:可以推知,下面的物质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应是CH3—CH==CH—CH2—CH3↑ ↑ ↑ ↑① ② ③ ④A.①③ B.①④ C.② D.②③
2R—14CH==CH—R′ R—14CH==CH—R+R′—14CH==CH—R′
解析 根据已知反应后所得产物可推知断裂的位置与连接方式。
即断裂的化学键为双键两侧的键。
4.同位素在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H3COOCH2CH3+HOD―→CH3COOD+CH3CH2OHB.CH3COOCH2CH3+HOD―→CH3COOH+CH3CH2ODC.CH3CO18OCH2CH3+H2O―→CH3CO18OH+CH3CH2OHD.CH3C18OOCH2CH3+H2O―→CH3C18OOH+CH3CH2OH
解析 C项,CH3CO18OCH2CH3+H2O―→CH3CO18OH+CH3CH2OH,反应中乙酸中的羟基来源于水,所以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18O在乙醇分子中,错误。
5.1912年,法国化学家格列雅(Victr Grignard)因发展了有机镁试剂(也称为格式试剂,简写为RMgX)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其反应机理是带有负电性的烃基与带有正电性的基团结合,从而发生取代或加成反应,下列反应有机产物不合理的是A.RMgBr+H2O―→ROHB.RMgBr+R′Br―→R—R′
解析 A项,RMgBr+H2O―→ROH反应中负电性的烃基R—与负电性的—OH结合,不符合上述反应机理,错误;B项,RMgBr+R′Br―→R—R′反应中负电性的烃基R—与正电性的—R′结合,符合上述反应机理,正确;C项,RMgBr+CO2 RCOOH反应中负电性的烃基R—与正电性的—COOH结合,符合上述反应机理,正确;
D项,RMgBr+ RCH2CH2OH反应中负电性的烃基R—与正电性的—CH2CH2OH结合,符合上述反应机理,正确。
6.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会生成两种产物M和N(不考虑立体异构),其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室温下,M可以缓慢转化为N,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1,3-丁二烯所有原子可在同一 平面内B.反应过程中,首先是Br-进攻1,3-丁二烯的 不饱和碳原子,然后Br+再进攻C.有机物M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四组峰, 峰面积之比为2∶1∶1∶2
D. (aq)转化为 (aq)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 A项,1,3-丁二烯(CH2==CH—CH==CH2)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正确;B项,由反应历程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首先生成带正电荷的 ,故应当为Br+先进攻不饱和双键,然后Br-再进攻,错误;
C项,有机物M分子中存在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之比,则有机物M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2,正确;D项,由图示可知M的能量大于N,M转化为N为放热反应,正确。
7.研究表明,臭氧层的破坏与“氟利昂”的排放密切相关,其化学反应机理如图(以二氯二氟甲烷CF2Cl2为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使CF2Cl2分解产生的Cl·是臭氧生成氧气的催化剂B.ClOOCl(过氧化氯)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CF2Cl2分解为CF2Cl·和Cl·,反应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臭氧层破坏的关键因素是氟利昂和紫外线
解析 A项,由过程分析可知①CF2Cl2 CF2Cl·+Cl·,生成的Cl·促进臭氧分解生成氧气,同时最后又生成Cl·,所以Cl·原子在促进臭氧分解生成氧气反应的前后均不发生变化,具有催化作用,正确;B项,ClOOCl相当H2O2中的H被Cl取代形成,其结构式为Cl—O—O—Cl,所以ClOOCl中含有非极性键,正确;
C项,CF2Cl2分解为CF2Cl·和Cl·,反应中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错误;D项,氟利昂在紫外线条件产生的Cl·促进臭氧分解生成氧气,臭氧层破坏的关键因素有氟利昂和紫外线,正确。
8.酯化反应是中学有机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之一。如图为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图,a试管中装有适当过量的无水乙醇、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小心均匀加热(避免副反应)至充分反应,请回答:
解析 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CH2CH3+H2O
(2)b试管中装的液体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往往在b试管中可以看到少量气泡,写出与此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 ===2CH3COO-+CO2↑+H2O。
2CH3COO-+CO2↑+H2O
(3)甲同学为了研究该反应机理使用了2H作同位素示踪原子,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采用“CH3CH218OH”做该实验,结果含18O原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酸分子中被取代的原子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
不合理,2H无论替换乙醇羟基上的H还是乙酸羧基上的 H,结果2H都在产物水分子中,不能体现反应机理
CH3CO18OCH2CH3
解析 酯化反应中,由于2H无论替换乙醇羟基上的H还是乙酸羧基上的H,结果2H都在产物水分子中,不能体现反应机理,所以不合理;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可知,CH3CH218OH中18O原子会出现在乙酸乙酯(CH3CO18OCH2CH3)中;乙酸在反应中会脱去羟基,羟基的电子式为 。
(4)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和_______剂,以此加快反应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平衡知识答题)。
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产率
解析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增大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课标定位素养阐释,2反应机理,答案B,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作业ppt课件,共19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