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的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都是游泳
B.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
C.行走是人特有的运动方式
D.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主动运动
2.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囊的外面有很多韧带 ⑤附着在关节外的骨骼肌有收缩的特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腹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B.骨的运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C.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D.完成运动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其它系统配合
4.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
C.乌贼喷出“墨汁” D.狗撒尿做标记
5.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6.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编号
模型卵的特点
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
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
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7.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D.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8.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C.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9.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10.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
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
11.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包含核酸的内核组成,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12.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B.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起点
C.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约需280天左右
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13.某成年女性因患子宫肌瘤摘除了子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B.月经正常,第二性征不正常
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D.生有能力和第二性征均正常
14.青春期中下列现象需要避免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保持和异性正常交往
B.讲究个人生理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正确看待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树立远大理想
D.对自身生理变化感到焦虑和不安,有羞耻感
15.下列各组动物中,发育方式均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
①蝗虫
②蝴蝶
③蟋蟀
④苍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 )
A.胚盘、卵白和包在外边的内壳膜
B.卵白、卵黄和包在外边的内壳膜
C.胚盘、卵黄和包在外边的卵黄膜
D.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内壳膜
17.如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属于分解者
18.“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是描写鸟正处在什么时期( )
A.求偶期 B.育雏期 C.产卵期 D.孵化期
19.下列农业生产的实例中,利用植物有性生殖原理的是( )
A.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草莓
B.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高产抗病水稻
C.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繁育优良品质的苹果
D.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大量繁殖甘薯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 )
A.豌豆种子的圆滑与皱缩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
C.姚明长的较高,刘翔长的较瘦
D.丹丹是单眼皮,强强也是单眼皮
21.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 )
A.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包含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DNA和染色体指同一种物质
22.某饲养场的羊群由白羊和黑羊组成,且白毛基因对黑毛基因为显性。在基因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黑毛羊羔
B.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白毛羊羔
C.一对黑毛羊交配后可生下黑毛羊羔
D.一对黑毛羊交配后可生下白毛羊羔
23.下列有关人的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自然状态下,每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人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
24.黑皮花生营养价值较高,是由普通花生经辐射选育而成,可留种使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皮花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B.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更适应生活环境
C.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己改变
D.黑皮花生出现说明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
2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原因是( )
A.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几率大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得遗传病
C.近亲结婚会影响身体健康
D.近亲结婚生男比生女的几率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6分)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动物生来就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 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法和观察法。
27.(10分)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 菌和 菌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了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8.(10分)如图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双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DNA(基因)中储存的 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 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3)若父母都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可推测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 (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4)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于双亲中的 。
29.(10分)图是黏虫发育过程不同时期的形态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黏虫的发育过程和方式是
A ①→②→③→④,变态发育 B ③→④→②→①,不完全变态发育
C ③→②→④→①,完全变态发育 D ①→③→②→④,没有变态的发育
(2)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差异的时期是[ ]和[ ]。
(3)黏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 期。
(4)黏虫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针对黏虫的生活史,如果要进行防治,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
30.(14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内容之后,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1、2、3号均带有芽眼,4号无芽眼。取4个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4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5cm深处的泥土中,按下表要求分别连续管理培育20天,1、2、3号均能发芽,4号没发芽。
请回答下列问题:
花盆
温度
光照
水分
1号
20℃
黑暗
适量
2号
20℃
充足
适量
3号
20℃
充足
不浇水
4号
20℃
充足
适量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其优点是 。
(2)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与霉菌的 、细菌的分裂生殖以及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类型相同。
(3)你认为小刚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的原因是 。
(4)2、3号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通过对照实验说明 。
(5)通过以上4组实验,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的内在条件是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的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都是游泳
B.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
C.行走是人特有的运动方式
D.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主动运动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解答】解:A、不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如螃蟹生活在水中,但螃蟹的运动方式为爬行,A错误;
B、蝗虫具有翅、后肢发达,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B正确;
C、行走不是人特有的运动方式,虎、狼具有发达的四肢,运动方式也是行走,C错误;
D、主动运动应该是能够按照动物自己的主观意愿移动自己,可以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是借助外力,比如水流或是风力等等,像珊瑚虫,海绵就不能主动运动,D错误。
故选:B。
2.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囊的外面有很多韧带 ⑤附着在关节外的骨骼肌有收缩的特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分析】1、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解答】解: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体育锻炼,能使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并提高伸展性,从而增加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故①③不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⑤是骨骼肌的特性也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无关,②④是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
故选:B。
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腹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B.骨的运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C.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D.完成运动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其它系统配合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错误。
B、骨的运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正确。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正确。
D、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正确。
故选:A。
4.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大熊猫吃冷箭竹 B.中华攀雀在筑巢
C.乌贼喷出“墨汁” D.狗撒尿做标记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1、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叫攻击行为。
2、迁徙行为:指某种动物或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3、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4、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5、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鸟类还有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
【解答】解:A、“大熊猫吃冷箭竹”是取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
B、“中华攀雀在筑巢”是鸟类的繁殖行为。B符合题意;
C、“乌贼喷出‘墨汁’”是防御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分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解答】解:A、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不可能生存,A正确;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因此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
C、动物的学习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消退甚至消失,而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D正确。
故选:C。
6.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编号
模型卵的特点
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
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
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分析】此题考查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的实验:
1、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说明不是依据形状大小;
2、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说明不是依据形状大小和颜色;
3、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说明有可能依据形状大小和颜色和褐色斑点;
4、带褐色斑点的方块,弄回巢中,进一步说明灰雁只依据褐色斑点识别自己的卵.
据此解答:
【解答】解:A、形状大,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形状大小和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褐色斑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D.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A、水稻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A错误;
B、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B错误;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利于增产,C正确;
D、稻田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分解者,物质能循环,D错误。
故选:C。
8.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C.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解答】解: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和动物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B不符合题意;
C、动物能够适应其生活的环境并能改变其生活的环境,C不符合题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动物不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解: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A正确。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有些动物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等生物防治的办法。D错误。
故选:D。
10.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
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
【分析】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很好的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
腐生是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获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解答】解: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分解植物的遗体获取营养物质,属于腐生。A不符合题意;
B、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分解植物的遗体获取营养物质,属于腐生,B不符合题意;
C、引起人患手癣的真菌从人的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属于寄生。C符合题意;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分解植物的遗体获取营养物质,属于腐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包含核酸的内核组成,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分析】(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
(2)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据此解答。
【解答】解:A、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能力,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B正确。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B.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起点
C.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约需280天左右
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解答】解:AB、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的,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生命的诞生,AB正确。
C、怀孕到40周左右(280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人体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大约需要38周。C正确。
D、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女性的生殖器官是卵巢。D错误。
故选:D。
13.某成年女性因患子宫肌瘤摘除了子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B.月经正常,第二性征不正常
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D.生有能力和第二性征均正常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解答】解: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卵巢,它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输卵管,它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若输卵管堵塞,自然状态下,该女性不能怀孕,人们可借组试管婴儿技术完成受孕。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子宫与外界的通道是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所以 因患宫颈瘤摘除子宫的妇女并没有摘除卵巢,她将正常排卵,没有月经,即第二性征正常。
故选:C。
14.青春期中下列现象需要避免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保持和异性正常交往
B.讲究个人生理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正确看待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树立远大理想
D.对自身生理变化感到焦虑和不安,有羞耻感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解答】解:A、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开展正常交往,做到自尊自爱,A正确。
B、讲究个人生理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B正确。
C、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青春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集中精力学习塑造美好心灵、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C正确。
D、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D错误。
故选:D。
15.下列各组动物中,发育方式均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
①蝗虫
②蝴蝶
③蟋蟀
④苍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1)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2)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解答】解:①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②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
③蟋蟀的发育过程均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④苍蝇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C。
16.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 )
A.胚盘、卵白和包在外边的内壳膜
B.卵白、卵黄和包在外边的内壳膜
C.胚盘、卵黄和包在外边的卵黄膜
D.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内壳膜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其中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相当于细胞核。
故选:C。
17.如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属于分解者
【分析】M是青蛙、家蚕和蝗虫的共同特征,它们的个体发育均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家蚕和蝗虫属于昆虫纲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M是青蛙、家蚕和蝗虫的共同特征。
A、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温恒定,青蛙、家蚕和蝗虫属于两栖类和昆虫类,体温不恒定,故不符合题意。
B、青蛙、家蚕和蝗虫均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蜻蜓蟑螂、蝼蛄、青蛙、蟋蟀、蝗虫等;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故符合题意。
C、青蛙是在水中产卵,故不符合题意。
D、青蛙、家蚕和蝗虫都是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是描写鸟正处在什么时期( )
A.求偶期 B.育雏期 C.产卵期 D.孵化期
【分析】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解答】解:“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鸟类的育雏行为。
故选:B。
19.下列农业生产的实例中,利用植物有性生殖原理的是( )
A.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草莓
B.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高产抗病水稻
C.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繁育优良品质的苹果
D.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大量繁殖甘薯
【分析】(1)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
(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解答】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超级杂交水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利用了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B符合题意;
C、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繁育优良品质的苹果,运用了嫁接技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大量繁殖甘薯是扦插技术,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 )
A.豌豆种子的圆滑与皱缩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
C.姚明长的较高,刘翔长的较瘦
D.丹丹是单眼皮,强强也是单眼皮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A、豌豆种子的圆滑与皱缩,是豌豆种皮的形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是山羊和绵羊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正确的是山羊的毛多与少、或绵羊的毛多与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姚明长的较高,刘翔长的较瘦,是身体的高度与胖瘦,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正确的是姚明长的较高,刘翔长的较矮,或姚明长的较胖、刘翔长的较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丹丹是单眼皮,强强也是单眼皮,是同种物种的同一形状,是同种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正确的是丹丹是单眼皮,强强是双眼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 )
A.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包含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DNA和染色体指同一种物质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
B、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C正确;
D、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错误。
故选:C。
22.某饲养场的羊群由白羊和黑羊组成,且白毛基因对黑毛基因为显性。在基因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黑毛羊羔
B.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白毛羊羔
C.一对黑毛羊交配后可生下黑毛羊羔
D.一对黑毛羊交配后可生下白毛羊羔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某饲养场的羊群由白羊和黑羊组成,且白毛基因对黑毛基因为显性。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因此白毛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黑毛羊的基因组成是aa。
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黑毛羊羔,如Aa×Aa,遗传图解如图1;
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可生下白毛羊羔,如AA×Aa或Aa×Aa;遗传图解如图1、图2;
一对黑毛羊交配后只能生下黑毛羊羔,如aa×aa,遗传图解如图3。
故选:D。
23.下列有关人的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自然状态下,每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人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解: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A正确。
B、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B错误。
C、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C正确。
D、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正确。
故选:B。
24.黑皮花生营养价值较高,是由普通花生经辐射选育而成,可留种使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皮花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B.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更适应生活环境
C.与普通花生相比,黑皮花生的遗传物质己改变
D.黑皮花生出现说明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C、黑皮花生是由普通花生经辐射选育而成,在此过程中花生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C正确。
B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变异是不定向的,新的变异也不一定更适应生活环境。BD错误。
故选:C。
2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原因是( )
A.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几率大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得遗传病
C.近亲结婚会影响身体健康
D.近亲结婚生男比生女的几率大
【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解答】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6分)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动物生来就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先天性 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 后天学习 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实验 法和观察法。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解答】解: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动物生来就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先天性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后天学习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等,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而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的发生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学习;实验
27.(10分)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 细 菌和 真 菌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了 水、无机盐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有机物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分解 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生产者﹣﹣﹣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了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答】解:土壤中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鱼的内脏埋入花盆的土壤中一段时期后,扒开土壤,发出鱼的内脏不见了,这是因为鱼的内脏被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而这些物质又被花盆内的花吸收、利用,来制造了有机物,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这种现象说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1)细;真
(2)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3)分解
28.(10分)如图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有性生殖 。双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DNA(基因)中储存的 遗传信息 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 分化 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3)若父母都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可推测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 Bb (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4)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于双亲中的 父亲 。
【分析】(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解:(1)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因此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基因)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不能配成对,其数目减少一半。形成受精卵,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基因)又恢复成对,与体细胞一致,使其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能维持物种稳定。
(2)许多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了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父母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因此无耳垂是隐性的基因组成是bb,父母有耳垂是显性,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Bb.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无耳垂的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bb,其父母的基因组成是Bb。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遗传信息;(2)分化;(3)Bb;(4)父亲
29.(10分)图是黏虫发育过程不同时期的形态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黏虫的发育过程和方式是 C
A ①→②→③→④,变态发育 B ③→④→②→①,不完全变态发育
C ③→②→④→①,完全变态发育 D ①→③→②→④,没有变态的发育
(2)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差异的时期是[ ① ]和[ ② ]。
(3)黏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 蛹 期。
(4)黏虫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针对黏虫的生活史,如果要进行防治,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幼虫期 。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①成虫、②幼虫、③卵、④蛹
【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黏虫的发育经过③卵、②幼虫、④蛹和①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黏虫的发育过程和方式是③→②→④→①,完全变态发育,故选C。
(2)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差异的时期是[①]成虫和[②]幼虫。
(3)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黏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蛹期。
(4)“黏虫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针对黏虫的生活史,如果要进行防治”,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故答案为:(1)C
(2)①;②
(3)蛹
(4)幼虫期
30.(14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内容之后,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1、2、3号均带有芽眼,4号无芽眼。取4个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4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5cm深处的泥土中,按下表要求分别连续管理培育20天,1、2、3号均能发芽,4号没发芽。
请回答下列问题:
花盆
温度
光照
水分
1号
20℃
黑暗
适量
2号
20℃
充足
适量
3号
20℃
充足
不浇水
4号
20℃
充足
适量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其优点是 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繁殖速度 。
(2)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与霉菌的 孢子生殖 、细菌的分裂生殖以及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类型相同。
(3)你认为小刚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的原因是 避免因马铃薯块茎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 。
(4)2、3号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水分 ,通过对照实验说明 马铃薯块茎发芽不需要浇水 。
(5)通过以上4组实验,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的内在条件是 需要带有芽眼 。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解答】解:(1)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因此,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应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的生殖速度
(2)霉菌的孢子生殖、细菌的分裂生殖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都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为避免因马铃薯块茎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小块。
(4)从表中可以看出2、3号唯一不同的培养条件是水;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水,2和3号均能发芽,通过对照说明土豆的生长发芽不需要水。
(5)通过以上4组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的内在条件是土豆发芽需芽眼。
故答案为:
(1)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繁殖速度
(2)孢子生殖
(3)避免因马铃薯块茎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
(4)水分;马铃薯块茎发芽不需要浇水
(5)需要带有芽眼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