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文件包含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能力提升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期末)埔寨地处热带地区,旱季(11月到次年4月)、雨季(5月到10月)分明。束埔寨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丰水期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0000平方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处有11.5米;枯水期湖面最小时仅为27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答案】B【解析】从图可知,丰水期湖泊水位高于地上水库的高度,湖泊水可进入地上水库,成为地上水库的水源。故选B。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月-6月 B.5月-9月 C.8月-12月 D.11月-次年4月【答案】D【解析】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湖泊边缘泛滥区出露湖面的季节,即该地区的枯水期。该地湖水位的季节变化与降水季节变化一致,湖泊枯水期为旱季(11月~次年4月),所以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11月~次年4月。故选D。3.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柬埔寨大部分地区盛行(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答案】B【解析】11月~次年4月东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B正确。故选B。(2020·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期末)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C【解析】湖泊水和河流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从图中看9月~12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主要季节是秋季,C正确。故选C。5.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答案】D【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和湖泊水位低,D正确。故选D。(2020·江西东湖·南昌二中高二月考)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答案】B【解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解析】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D【解析】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2020·广西兴宁·南宁三中高二月考)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公里、最宽处约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分析,沙坝介于大小兴凯湖之间,湖水水位低,则沙坝裸露面积大;湖水水位高,沙坝裸露面积小。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湖泊水位高,天然沙坝面积最小,故选C。10.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主要来源的季节最可能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兴凯湖是乌苏里江的西源。乌苏里江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夏秋季节多雨水补给,冬季其他补给方式少,湖水补给成为主要补给来源。故选D。(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三月考)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B【解析】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1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B项正确。1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D【解析】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选项正确。(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1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答案】D【解析】b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流量都有增加且甲测得洪峰流量早于乙水文站,可知这次暴雨带来河流洪峰先经过甲再流经乙水文站。若①、②、③三地出现降水,则甲水文站均不会出现洪峰。即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④地。1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乙水文站位于湖泊下游。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选C。(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湖泊水量平衡指某一时段内湖泊水量的收支状况,是根据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之差来计算湖中蓄水量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湖泊一年中入湖水量和出湖水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该湖泊可能位于A.江淮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答案】C【解析】读图,图中实线表示入湖水量,虚线表示出湖水量,根据图示曲线形态,该湖泊有春汛、夏汛两个汛期,且7、8补给量大,说明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可能位于东北地区,C对。江淮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一年只有一个汛期,A、B、D错。故选C。17.该湖泊所在流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 D.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答案】A【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所在流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A对。该流域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式,但不是主要补给水源,B、C、D错。故选A。18.该湖泊一年中的最高水位出现在A.4月 B.7月 C.8月 D.9月【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曲线,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湖泊水位上升。该湖泊从7月到9月初,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湖泊水位上升,9月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故一年中的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D对。3月份水量增加较小,其它月份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水位下降,A、B、C错。故选D。(2020·浙江卷)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甲洋流( )A. 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 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 在性质上属于寒流【答案】D 【解析】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正确。故选D。20. 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 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 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 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浪高,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2020·黑龙江香坊·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月考)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推测艾比湖现湖区湖水最浅的位置是A.东侧 B.西侧 C.北侧 D.南侧【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该河源于准噶尔盆地周围的高山,是高山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是艾比湖湖水的补给,艾比湖现湖区湖水最浅的位置是西侧。所以选B。22.下列不属于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人类活动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C.过度开垦,长期引湖水灌溉 D.入湖河流减少,稀释作用减弱【答案】C【解析】从经纬度位置看,该湖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决定了湖水变咸;同时考虑全球变暖的影响,题干中“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的信息,说明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水变咸,不是引湖水灌溉造成的。所以选C。23.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是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②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风沙加剧,影响交通 ④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湖水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会变坏;蒸发量减少,则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风沙加剧,影响湖区周边交通。①②③对,大片湖区干涸,地下水位会下降,④错。所以选A。(2019·新疆石河子一中期中)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4.鳗苗从马尾藻海到欧洲,下列可借助的洋流是A.巴西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拉布拉多寒流【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鳗苗从马尾藻海到欧洲,横跨大西洋,可借助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故选B。25.与乙地相比,甲地的自然环境深受海洋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甲地A.沿岸有寒流经过 B.纬度较高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地处中纬西风带【答案】D【解析】据区域轮廓可知,甲地处西欧,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大西洋水汽能够深入,故选D。(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26.图中洋流流向出现错误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B【解析】由经纬度判断,图示海区为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洋流应为逆时针流动;①为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②为南赤道暖流,由东向西流;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由北向南流;④为西风漂流,由西向东流;②④流向错误。选B正确。27.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是( )A.①沿岸 B.②沿岸 C.③沿岸 D.④沿岸【答案】C【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增温的现象,厄尔尼诺发生时,美洲沿岸①地区降水增多;太平洋西岸③地区降水减少影响农业生产;②④地区海洋为主。选C正确。28.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 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答案】C【解析】拉尼娜现象是南太平洋海水变冷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美洲西海岸温度更低,A错;海水温度更冷,不可能向所经过的区域输送大量的热量,B错;使得太平洋东西两侧海水温差变大,进而影响东西两侧的气温,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C正确;太平洋东侧变冷降水更少,太平洋西侧水温较高,降水增多,全球降水异常而不是增多,D错。选C正确。(2020·广东禅城·佛山一中高二期末)“太平洋垃圾岛”(下图)是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上漂浮的垃圾带,以塑料垃圾为主,覆盖面积超过160万km2。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在此发现有大量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最可能源自(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B.美国夏威夷群岛C.日本东海岸 D.加拿大西海岸【答案】C【解析】考查洋流的影响。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了海洋,而不断循环式运动的洋流会使原本分散的小块垃圾被逐渐地汇聚在一起,并最终形成“垃圾岛”。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房屋建筑需要考虑地震的破坏和影响,而木质结构的房屋抗震系数高;日本的经济发达,人均汽车拥有量大,更新快,报废汽车多,废弃物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到达该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该垃圾岛会( )A.加剧全球变暖 B.增加海洋气象灾害C.影响洋流流向 D.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答案】D【解析】考查垃圾岛的影响。塑料微粒具有聚集有害生物、病毒体的作用,并且非常容易被贝类、浮游生物吃掉,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生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0·山西忻府·忻州一中高一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31.有关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B.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答案】D【解析】图中索马里洋流是7月份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是寒流,A错误。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离岸风,是西南季风,B错误。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底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C错误。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D正确。32.索马里半岛沿海平原有一条沙漠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是( )A.季节性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干燥 B.该地地势高,降水少C.该地夏季西南风来自陆地比较干燥,降水少 D.东北季风比较干燥,降水少【答案】B【解析】索马里半岛沿海平原有一条沙漠带,沿海平原的地势较低,与其形成无关的是该地地势高,降水少,B无关。季节性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干燥,A有关。该地夏季西南风来自陆地比较干燥,降水少,C有关。东北季风来自亚欧大陆,比较干燥,降水少,D有关。(2020·湖北襄城·襄阳五中高三一模)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答案】B【解析】东北季风来自内陆地区,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很少,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较多,给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较多,但因阿拉伯海纬度低,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结合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下垫面是海洋,故热量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34.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 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 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断面乙西北是盐度更高的波斯湾和阿曼海,不会给阿拉伯海输入淡水,根据材料: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断面甲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盐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为阿拉伯海输入海洋淡水;印度半岛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通过地表径流为其提供淡水,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也能为其提供淡水,故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该题选B。35.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答案】D【解析】在冬季时,阿拉伯海盛行东北季风,阿拉伯海海水通过西海岸从阿拉伯海海区流向印度洋,印度洋海水通过东海岸从孟加拉湾流向阿拉伯海;夏季时,盛行西南风,印度洋海区海水从西海岸流向阿拉伯海,因此只有在季风转换时,季风环流最弱时,印度洋从断面甲向阿拉伯海输入的淡水最少,因此答案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解答题(共30分)(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36.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表面约有75%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仅占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读“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河流有哪些补给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补给?(2)河流水和湖泊水之间是怎样相互补给的?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水体流向。(3)河流水和地下水之间是怎样相互补给的?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水体流向。(4)在黄河下游地区,普遍存在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答案】(1)图中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其中雨水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2)丰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河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湖泊水补给河水,如下图所示。(3)当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补给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流,如下图所示。(4)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这些泥沙在下游河段堆积致使河床抬升,形成“悬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单向补给地下水的现象普遍。【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河流为外流河,河流源头有冰雪覆盖,沿途有湖泊,因此可以推断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因为位于外流区,雨水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2)丰水期,河流的水位上涨速度比湖泊更快,故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河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河流的水位下降速度比湖泊更快,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湖泊水补给河水,如下图所示:(3)当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补给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流;因此总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如下图所示。(4)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下游河段堆积,使黄河下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地下水位,使河流单向补给地下水的现象普遍。(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一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如图二所示),使得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1)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侧洋面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2)说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靠近太平洋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3)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4)简析厄尔尼诺现象对图一中渔场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2)自西向东。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水平大气由高压流向东测低压。(3)东岸洪涝,西岸干旱。(4)海水水温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生活环境;海面自西向东的气流减弱了秘鲁寒流,鱼类饵料减少。【解析】(1)由图可知,在太平洋赤道以南地区的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太平洋的东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温度低;太平洋的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水温高。(2)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岸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洋面附近的气流由西侧的高压流向东侧的低压区;高空由太平洋东侧上空流向西侧上空。(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降水增多易形成洪灾;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岸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易形成旱灾。(4)厄尔尼诺现象使得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