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949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7949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核心素养,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核心归纳,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 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难点: 理解民法规定的六项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合作探究】
议题:理清法律关系 维护民事权利
材料一 2019年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服装购销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将服装运输至乙公司,同时约定“解决合同纠纷,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双方均可向各自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之后,乙公司陆续支付了大部分货款,尚欠15万元。甲公司多次催讨均未果,遂诉至法院。
(1)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材料二 初中生王某14周岁,在百货商场自作主张花费1 500元为自己买了一枚金戒指。王某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王某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购买金戒指未经父母同意为由,找到商场要求退货。
(2)王某购买金戒指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 (1)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是: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甲公司和乙公司。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甲公司给付货物的行为和乙公司给付货款的行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各自所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
(2)无效。根据法律规定,王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监护人代理,或者经他的法定监护人的同意、追认。王某购买金戒指的行为只有经过其父母追认才有效,而从“王某父母找商场退货”这一情节可知,其父母拒绝追认。因此该行为无效。
【核心归纳】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典例1 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买了一块手表,后因为手表机芯问题,找到店员小顾要求退货。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 )
A.小张和小顾 B.小张和小杰
C.小张和小杰、小顾 D.小顾和小杰
答案 B
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本题中,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买了一块手表,参与买卖关系的是小张和小杰双方,小张是买方,小杰是卖方,而小顾是店员,因此不是该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小张和小杰,应选B。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因自然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3)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典例2 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 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台电脑。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
A.刘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退货
B.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退货
C.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
D.刘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
答案 C
解析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从事的重大行为由监护人负责行使。在本材料中刘某明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行为是无效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所以商场应该退货。正确答案选C。
探究点二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合作探究】
议题: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李先生为自己爱车投保时,要求投保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盗抢险。但是保险公司核发的保单中,却仅仅确定了第三者责任险和盗抢险,没有确定车辆损失险及相应保费。保险推销员将保单正本交给李先生时没有做任何解释,李先生以为保单没什么问题就收下了。一个月后,李先生的爱车被他人烧坏,遂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以李先生未投保车辆损失险为由,拒绝赔付其损失。
(1)保险公司的做法违背了民法的什么原则?
(2)请列举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 (1)保险公司在未与李先生充分协商、说明的条件下开具了保单,说明保险公司存在严重过错,这种行为违反了诚信、公平的民法基本原则。
(2)①平等原则,主要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②自愿原则,主要指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④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⑤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⑥绿色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核心归纳】
正确认识民法的诚信原则
(1)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不实施欺诈和规避法律的行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2)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将有关事项和真实情况如实告知对方,禁止隐瞒事实真相和欺骗对方当事人。
(3)民事主体之间一旦作出意思表示并且达成合意,就必须重合同、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当事人背信弃义、擅自毁约的行为。
(4)民事活动过程中发生损害,民事主体双方均应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
典例3 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 )
A.自愿原则 B.诚信原则
C.绿色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 B
解析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本题中,根据前几次合同的履行,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实际上是默认的“交流电机”。甲方为了自己的盈利违背了诚信原则。
【知识网络】
含义
范围
主体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客体
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①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②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解析民法基本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