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8.发现不一样的美 教案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27969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8.发现不一样的美 教案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8/127969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 发现不一样的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 发现不一样的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实践巩固,知识梳理,情感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发现不一样的美》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了解一些摄影拍摄的技法,同时了解摄影艺术的特有艺术魅力;通过实践感受摄影能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的构图,传达感情与意图,反映现实生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摄影兴趣和对周围事物的关注。通过分析教科书中的精美作品让学生知道美好瞬间无处不在,需要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激发起学生拍摄的欲望。通过师生之间的思考和交流,探索观察方法及摄影的不同技法。从分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明确通过摄影拍摄表达主题思想。通过欣赏交流摄影作品来了解每个同学的思维及情感信息,使学生享受摄影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课为一课时,是《留住美好瞬间》单元的延续课程。之前的课程对摄影的艺术发展史及拍摄技法有一定的渗透,使学生对于摄影艺术及技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此课是从摄影基础实践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捕捉生活细节,透过普通事物发现美,丰富拍摄内容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微距摄影,掌握摄影构成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欣赏、发现身边不一样的美。
过程与方法: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以不同的视角去拍摄完成一个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微观世界的精彩,激发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学会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摄影手段表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难点:学生在摄影实践中对技法的应用及画面的掌控能力,主题的体现。
教法、学法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借助探究法、互助法、实践法等教学活动来开阔学生视野,启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享受摄影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单反相机、读卡器、放大镜、花卉果蔬和玩具等静物。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和同学们聊一聊关于旅游趣事。
教师设问:
1.同学们旅游途中最喜欢做什么呢?
教师出示旅游途中拍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
猜一猜:这是什么?
2.教师展示全图。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开始认不出来,而这个全图打开之后认出来了呢?
3.引出微距拍摄,揭示课题:《发现不一样的美》。
二、新课教学
(一)微距摄影知识及技术讲解。
(1)教师介绍微距摄影。
我们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微距摄影可以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拍摄,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它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
(2)观看视频讲解,直观了解单反相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3)展示单反相机,教师示范拍摄方法。
eq \\ac(○,1)寻找到照相机中的花(MF)的标志,旋转至微距模式。
eq \\ac(○,2)双手持稳相机,通过取景框找到要拍摄的对象,半按快门对焦。对焦清晰后快速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二)实践初探。
(1)课堂练习一:拍一拍 寻找美
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动手尝试微距拍摄。教师巡回指导。
(2)作品反馈与小结。
通过微距摄影实践,从学生拍摄过程和作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品输入电脑,展示作品。教师根据作品分析、总结归纳拍摄要点。
微距拍摄要点:对焦、构图、角度。
eq \\ac(○,1)对焦:也称聚焦,对确保画面清晰度或清晰范围至关重要。
eq \\ac(○,2)微距常见构图:整体构图、局部构图、放大构图。
eq \\ac(○,3)不同的拍摄角度能够发现不一样的美:平视、仰视、俯视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三)深入探究
(1)展示摄影师爱德华•韦斯顿的摄影作品《卷心菜叶》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微距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建议学生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
提出问题:作品拍摄的是什么?联想到什么?从这张作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凝视作品,我们会慢慢感受到,这个弯曲的物体是一种形态,而根本不是 “卷心菜叶”。它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事物:拍岸的浪、拖地的裙摆。想象力就这样随着画面飞舞起来,让大家在视而不见的事物面前重新睁开了眼睛。画面也表现出作者博大的情怀。
(2)优秀微距摄影作品赏析。
学生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美的照片,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从学生分析作品过程中,教师归纳得出摄影作品画面的构成要素:形态(点、线、面)、色彩、质感等。
(3)教师小结: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如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把它们看作是(点、线、面)形态、色彩和质感的结合体。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
摄影它不单单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充满思想、情感、创意的一门艺术。当你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时候,那你的作品才是一件真正的艺术摄影作品。
三、实践巩固
(1)拍摄发现生活中这些不一样的摄影作品,关键是要有一双能捕捉生活细节、透过事物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去观察,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些细小、平时不容易被关注的事物,它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就能够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课堂练习二:留住美
用新颖的想法去创新作品,充分利用画面的构成要素去组织画面。拍摄一组生活中不一样美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
(2)作品展示,作品分享会。
四、知识梳理,情感提升。
教师利用板书对课堂进行小结:著名的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不一样的美是对我们观察力、创新力的培养,我们有了良好的观察方法,利用图像构成要素原则去关注身边的景与物,并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成为我们成长足迹的见证。
循着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猜一猜。
学生看视频,直观感受。
学生分组轮流体验微距拍摄。
学生根据教师追问,体会微距摄影艺术的魅力。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分析画面构成要素。
学生再次轮流巩固体验微距拍摄。
学生上台分享经验、总结、交流。
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互动与思考,为引出课题做铺垫。
通过视频、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对微距摄影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理论联系实践,将动手能力结合到创作实践中,让学生关注身边不一样的美。
通过作品展示,暴露常见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更易接受。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优秀作品分析,让学生感受通过自己动手,也能够创造出不一样的美丽作品。
根据不同的画面构成要素结合摄影拍摄来表现作品不一样的美。
利用板书,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同时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条理化。也达到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 寻访古民居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了解,初步探究,弘扬传承,保护土楼,课堂练习,作品展示,课堂小结,土楼的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 发现不一样的美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