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6节 保护土壤学案设计
展开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林 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
2.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 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 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 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3.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4.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
A. 人们更需要产品 B. 人们更需要木材 C. 人们更需要粮食 D.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5.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沙化 C. 土壤荒漠化 D. 以上三方面都是
6.每年的6月5日式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使用含磷洗衣服能给水提供养分,建议大量使用
B.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气塑料焚烧处理
C. 冬季使用工业盐做融雪剂清除积雪,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D.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7.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8.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人类可以随便利用 B. 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土壤资源并不丰富
C. 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可以进行毁林开荒 D. 土壤可以循环利用,所以大量开发利用没问题
9.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盐碱物质及盐分进入植物体内 B. 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
C. 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植物萎蔫 D. 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根细胞失水
10.在草原地区滥挖发菜、冬虫夏草和甘草等药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为会对土壤造成危害是( )
A. 化学污染 B. 生物污染 C. 盐渍化 D. 水土流失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我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硅属于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________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2.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________。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
13.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14.“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________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15.当土壤中含________ 过多,超过土壤的________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 ________、 ________和功能方式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________,间接被人体________,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16.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 、铅(Pb) 、砷(As) 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 0~30 厘米层含量都低于 30~60 厘米层含量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________。
17.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废电池
B.碎玻璃
C.枯枝败叶
D.过期药品
(2)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8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O 1 A=30cm,AB=51cm,CO 2=5cm,桶盖DO2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①由图乙可知,DCO2为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②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 A处的压力至少为________。
18.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三、解答题
19.“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________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的干燥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
步骤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长、宽、厚均为5厘米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
步骤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3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V1、V2和V3。请回答:
(1)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甲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为________。
(3)若发现V1________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1.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表:
(1)该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与每个气孔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甲植物为主要绿化树种。大气中SO2的主要危害是产生________现象,即pH小于________的酸性降水。除SO2外,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还有________(写出一种)。
(3)对SO2污染物的处理,可用NaOH溶液吸收(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2005年,我国排放SO2总量约达2549万吨。若全部用NaOH处理,则需NaOH固体多少吨?
22.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___________。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
(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焚烧垃圾可以达到年发电量4×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吨的烟煤释放出的能量。(烟煤的热值为3×107焦/千克)
(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________(选填“元素”或“单质”)。
(5)“可回收物”中包含铝制易拉罐和废弃铁制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3.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________ 。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__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 。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________ 。
24.目前,在不少步行街、住宅小区、景观带都可看见一些被移栽来的大树,许多城市也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山区的树木移栽进城。但移栽大树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大树移栽须谨慎:一要严格控制采集范围;二要注重移栽技术。
(1)图中被移栽的树木减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________ ,带上大泥球的目的是________ ,从而提高栽移的成功率。
(2)大规模的树木进城,对于城市来说能快速绿化、美化,但对山区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请列举其中的一条影响:________
25.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________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6.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过程一:查阅相关资料后,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①所示。
过程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过程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过程二中,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27.小明为研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一组探究活动。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报告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________。
(2)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a.1只鼠妇,b.10只鼠妇,c.湿土,d.干土,e.铁盒,f.玻璃板,g.纸板,h.阴暗,i.明亮,j.潮湿,k.干燥。请选择本实验用到的材料用具________(用字母填空)。
(3)【实验装置】在铁盒内以横轴中线为界,左右两侧分别放置________,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用字母填空)
(4)【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注意两侧的中央放的鼠妇数量要________;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目,要统计10次;
④实验结果:________。
(5)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可将鼠妇在不同湿度下的分布数量记录下来。
①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是________。
②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趋于准确,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6)得出结论:________。
表达和交流。
28.为研究植被对保持水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打算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并将表中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B
4. D
5. D
6. C
7. C
8. B
9. D
10. D
二、填空题
11. (1)非金属
(2)可回收
12. (1)分解有机物
(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13. (1)B
(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14. (1)木质部
(2)100
(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
15. 有害物质;自净;组成;结构;积累;吸收
16. (1)A有机物
(2)C
(3)分类回收等
17. (1)A,D
(2)费力;39.2N
18. (1)堆积泥沙
(2)泥石流
(3)少
三、解答题
19. (1)木质部
(2)100
(3)简便(或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合理均可)
20. (1)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2)(V1-V3)/125
(3)大于
21. (1)气孔密度越大,植物对SO2的抗性越强;每个气孔面积越大,植物对SO2的抗性越弱
(2)酸雨;5.6;—氧化碳(合理均可)
(3)3186.25吨
22. (1)C
(2)CH4+2O2=CO2+2H2O
(3)48000
(4)元素
(5)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四、实验探究题
23. (1)分解有机物
(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24. (1)蒸腾作用;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2)山区水土流失(或植被破坏)
25. (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
(2)控制变量
(3)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26. (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
(2)丙;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物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
(3)植树种草。
27. (1)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或干燥)的土壤里
(2)b、c、d、e、g
(3)c和d;j和k
(4)相等;鼠妇朝湿土一侧爬行,且在湿土一侧数量多
(5)控制单一变量(土壤湿度),设计对照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6)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8. 以相同的速度均匀地洒等量的水;种上草皮的土坡,流到引水沟内的水和泥沙量比没有种草皮的少 被测植物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气孔密度(个/平方毫米)
每个气孔面积(平方微米)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猜想
方案
支持猜想的现象
植被能保持水土
把泥土在玻璃箱子内堆成两个坡度约为30°的坡面,在低处安上引水沟,在其中的一个坡上种上草皮,另一个坡不作处理,________ ,分别观察引水沟中的汇水量和泥沙量。
__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6节 保护土壤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6节 保护土壤学案,文件包含44-46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保护土壤原卷版docx、44-46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保护土壤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学案设计,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