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学案,共16页。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实验探究: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操作
向一只烧杯中加入1.0 mol·L-1CuSO4溶液约30 mL,再加入适量锌粉,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温度的变化
现象
Zn逐渐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温度升高,颜色变浅
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微观探析
Zn把电子直接传递给Cu2+,离子方程式:Zn+Cu2+===Cu+Zn2+
2.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装置示意图
实验现象
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固体生成,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用温度计测量两烧杯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微观探析
在硫酸锌溶液中,负极一端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
在硫酸铜溶液中,正极一端的Cu2+获得电子被还原成Cu沉积在铜片上
电子或离子
移动方向
(1)导线(外电路)中,电子从Zn片(负极)移向Cu片(正极)。
(2)盐桥(内电路)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
工作原理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Zn+Cu2+===Zn2++Cu
3.盐桥原电池工作原理
(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
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给出电子。
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3)构造
①两个半电池;
②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和电解质溶液。
③两个隔离的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起来。
(4)盐桥的作用
①形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两侧溶液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
③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相比单液原电池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2)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导线→正极( × )
(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 )
(4)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过溶液流向铜电极( × )
(5)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 )
1.上述铜锌原电池中:
(1)若用温度计测量装置内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无变化,由此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 CuSO4溶液中的Cu2+不能与锌直接反应。
(2)若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为什么?
提示 不偏转。如果要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装置中必须形成闭合回路。若取出盐桥,很显然该装置未形成闭合回路。
2.在原电池中,哪极的电势高?
提示 正极的电势高。
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 D
2.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1)将铁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
①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用原电池原理除去银器皿表面的黑色硫化银,其处理方法: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皿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银器皿表面的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在此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2H++2e-===H2↑ ②Fe-2e-===Fe2+
③Fe+2H+===Fe2++H2↑
(2)①2Al-6e-===2Al3+ ②3Ag2S+6e-===6Ag+3S2- ③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
解析 (2)“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必然发生变化:Ag2S―→Ag,显然这是原电池的正极反应:3Ag2S+6e-===6Ag+3S2-,负极反应应为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2Al-6e-===2Al3+,正极生成的S2-和负极生成的Al3+在溶液中都能水解且相互促进:2Al3++3S2-+6H2O===2Al(OH)3↓+3H2S↑,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产生。则原电池的总反应: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
(1)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2)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②结合介质的酸碱性确定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将两式相加得总反应式。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正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弱。
例如:a和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快。
3.设计原电池
(1)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外电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在负极上失去电子,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在正极上得到电子。
(3)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
请用CuCl2溶液、FeCl2溶液、盐桥、铁片、石墨棒设计原电池,实现电池反应:CuCl2+Fe===FeCl2+Cu。
设计思路
示例
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从而确定电极反应
氧化反应(负极):Fe-2e-===Fe2+
还原反应(正极):Cu2++2e-=== Cu
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负极材料:铁片
正极材料:石墨棒
电解质溶液
画出示意图
(盐桥原电池)
(1)构成原电池两个电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
(2)将Mg和Al用导线连接放入NaOH溶液,Al不断溶解,说明活泼性:Mg<Al( )
(3)足量的Zn与稀H2SO4反应时,滴入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c(SO)增大( )
(4)增大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能加快原电池反应的速率( )
(5)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
答案 (1)× (2)× (3)× (4)× (5)×
1.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若纯锌与粗锌(含Fe、C等)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哪种方法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提示 粗锌中的锌、铁、碳与稀硫酸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2)若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常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为什么?
提示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铜、锌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
2.在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强的电极一定作负极吗?
提示 不一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不只与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有关,如Mg、Al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活动性Mg比Al强,但却是Al作负极。
3.某同学将反应2Al+6H+===2Al3++3H2↑设计为原电池,装置如图,请分析此同学设计的装置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而被保护。
4.根据反应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的转移。
1.10 mL 1 mol·L-1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3 mol·L-1硫酸溶液
B.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C.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
D.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
答案 C
解析 加入适量的3 mol·L-1的硫酸,增大了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Zn足量,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2.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SO4溶液蓝色变深
D.如果将Cu电极改为Fe电极,Zn电极依然作负极
答案 C
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
实验
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答案 C
4.设计原电池Cu+2Fe3+===Cu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u Cu-2e-===Cu2+ 碳棒 2Fe3++2e-===2Fe2+
设计原电池时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含有与电极材料相同元素的阳离子。
(2)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
题组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
1.下列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均发生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Zn和Cu既是电极材料又是反应物
C.工作过程中,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
D.相同条件下,图乙比图甲的能量利用效率高
答案 B
解析 甲、乙均为原电池,A项正确;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项错误;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C项正确;图乙中Zn没有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能最大限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正确。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B.正极反应为Cu2++2e-===Cu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将铜片直接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答案 D
解析 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负极),2Ag++2e-===2Ag(正极),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D选项正确。
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2Fe3++Cu===Cu2++2Fe2+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答案 C
解析 该原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实质是Fe3+与Cu的反应,C正确;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A错;电极Ⅱ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2+,B错;电子在负极上产生后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不可能通过溶液和盐桥,D错。
4.(2020·泰安高二检测)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 C
解析 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阴离子通过,所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不变,B项错误;乙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溶液中Cu2+逐渐减少,为维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Zn2+会不断移向乙池,使溶液质量增加,C项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D项错误。
5.(2020·西安检测)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K2SO4饱和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甲烧杯
答案 C
解析 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8H++5e-===Mn2++4H2O,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溶液的pH增大,A项错误;甲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乙烧杯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2+-e-===Fe3+,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则电流方向为从a到b,C项正确;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SO移向乙烧杯,D项错误。
题组二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6.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
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2e-===Li2+
答案 B
解析 由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可知,Li元素化合价升高(0→+1),Mn元素化合价降低(+4→+3)。Li被氧化,在电池中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MnO2在正极上得电子,电极反应为MnO2+e-===MnO。
8.理论上,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已知电池反应:N2H4+O2===N2+2H2O,则其电极反应式不可能是( )
A.O2+4H++4e-===2H2O
B.O2+2H2O+4e-===4OH-
C.N2H4+4OH--4e-===N2+4H2O
D.N2H4+4H++2e-===2NH
答案 D
题组三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9.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式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答案 C
解析 由电池反应式可知,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中,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故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池反应式不符。
10.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A.A>C>D>B B.A>B>C>D
C.C>A>B>D D.B>D>C>A
答案 A
11.a、b两个烧杯中均盛有100 mL等浓度的稀H2SO4,将足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因为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Zn粉过量,故而H2的量由H2SO4的物质的量决定。a中部分Zn与CuSO4发生反应置换出Cu,并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了,但最终产生H2的体积相等。
12.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 D
解析 由反应2Fe3++2I-2Fe2++I2可知,反应开始时甲中Fe3+被还原,乙中I-被氧化,A、B项正确;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中I2被还原,则乙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甲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3.由锌片、铜片和2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1.68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稀硫酸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_______g 锌,有_______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溶液体积不变)。
答案 (1)Zn-2e-===Zn2+ 2H++2e-===H2↑
(2)由Cu极经导线流向Zn极
(3)4.875 9.03×1022 0.75 mol·L-1
解析 (3)产生0.075 mol H2,通过0.075 mol×2=0.15 mol电子,消耗0.075 mol Zn和0.075 mol H2SO4。所以m(Zn)=0.075 mol×65 g·mol-1=4.875 g,N(e-)=0.15 mol×6.02×1023 mol-1=9.03×1022,c(H2SO4)==0.75 mol·L-1。
14.已知可逆反应:AsO+2I-+2H+AsO+I2+H2O。
Ⅰ.如图所示,若向B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Ⅱ.若改为向B中滴加40%的NaOH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与Ⅰ中偏转方向相反。
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两次操作中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操作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中,C1棒上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Ⅱ中,C2棒上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次操作中均发生原电池反应,所以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
(2)两次操作中,电极相反,电子流向相反,因而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3)2I--2e-===I2 (4)AsO+2OH--2e-===AsO+H2O
解析 Ⅰ.滴入浓盐酸,溶液中c(H+)增大,题给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I-失去电子变为I2,C1棒上产生电子,并沿外电路流向C2棒,AsO得电子变为AsO。
Ⅱ.滴加40%的NaOH溶液将H+中和,溶液中c(H+)减小,题给可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电子在C2棒上产生,并沿外电路流向C1棒,I2得电子变为I-,AsO失电子变为As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复习,新课教学,思考与讨论1,课堂检测,思考与讨论2,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探究——原电池的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